您的位置:首頁 > 互聯網 >

        比特幣無法成為通用貨幣的5大原因

        2019-01-21 11:13:29 來源: 火星財經

        比特幣交易不可逆產生的容錯機制欠缺、算法冗余產生的資源浪費、共識機制產生的底層信用薄弱等問題,是無法解決的問題。文 | 劉向明比特幣是

        比特幣交易不可逆產生的容錯機制欠缺、算法冗余產生的資源浪費、共識機制產生的底層信用薄弱等問題,是無法解決的問題。

        文

        比特幣是區塊鏈的重要應用,核心是“去中心化”框架下的分布式記賬,交易信息按發生順序固化為一段無法篡改、可溯源的區塊,層層累加地將歷史數據凝固在鏈中,因此具備信息完整共享、可溯源、不可篡改等特征。正是由于比特幣顛覆了傳統的中心記賬,因此成為對沖基金、風險基金追逐的熱點,幣值從2010年5月至2018年1月出現爆發式上漲,從每個0.021美元瘋狂上漲至每個兩萬美元。但在近期,比特幣接連上演“大跳水”,2018年11月14日幣值兌美元下跌了648.75美元,跌幅高達10.36%;11月20日比特幣跌破4100美元,跌逾16%;11月25日跌破4200、4100、4000、3900、3800、3700、3600、3500美元8道關口。在比特幣跌勢帶動下,加密貨幣集體下挫,瑞波幣、以太幣等一周內跌幅超過25%,說明資本投資風向發生轉變。

        比特幣究竟能否成為一般貨幣?只有回答了這個問題,才能洞悉比特幣的本質。眾所周知,一般貨幣的首要功能是價值度量,比特幣的幣值波動過于劇烈,不是一種有效的價值衡量媒介。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比特幣本身“去中心化”、分布式記賬的核心架構,從根本上決定了其不能成為一般貨幣。原因主要有五個方面:

        第一,不具有貨幣資本杠桿效用,制約社會擴大再生產。勞動創造價值,其實資本也在創造價值。資本具有勞動力和其他生產要素不具備的杠桿效用,通過未來預期收益的折現,撬動相關要素投入,使得擴大再生產成為可能。正是基于此,貨幣需要隨著生產的擴大、經濟的發展,不斷增加供給。比特幣顯然不具備資本金融的杠桿效用,因為其總量是恒定的2100萬個,且生產速度每4年減半,不能隨著經濟發展穩步增加,無法為實體經濟提供擴大再生產的貨幣支撐。

        第二,不具備容錯機制,不利于資本的價值發現。真實世界的信用體系由交易主體締結的契約構成,由于信息不充分、交易主體有限理性,初始契約并不完美,需要根據交易演進動態調整,該過程也是信用體系強化的過程。正是由于信用體系建立的基礎是信息不充分和交易的有限理性,由此促成風險投資和價值投資的興起,支撐新技術、新經濟、新產業的價值發現。與此相反,比特幣將交易信息固化為一段無法篡改、可溯源的區塊,意味著契約無法動態調整,喪失了試錯、容錯機制,資本的價值發現作用以及風險投資等價值挖掘機構均無法存立。

        第三,幣值高度不穩定,弱化資本增值特性。依托貨幣資本預付制,資本伴隨社會生產、擴大再生產而動態循環,并不斷增值。換言之,只有資本增值,實體經濟的循環才能周而復始地運轉。若以比特幣作為支付媒介,社會生產的循環將不可持續,一方面是因為比特幣價格波動劇烈,無法衡量資本是否增值,最終導致生產無法進行;另一方面是因為比特幣存在支付延遲。比特幣網絡平均每10分鐘產生一個區塊,每個區塊大概能存放600至700筆交易,在網絡擁堵的情況下,一筆轉賬交易需排隊等待若干個區塊之后,才能被打包確認。幣值不穩定疊加支付延遲,導致交易各方均可能會出現完全隨機式的盈利和虧損,這在正常的商業邏輯中是不可接受的。

        第四,基于拼算力的“偽去中心化”,不能重塑信用體系。比特幣賴以高增的理由,是其“去中心化”和分布式記賬,提供基于共識算法、信息加密、智能合約等技術的自信任機制,從而重塑信用體系。但比特幣的生產過程是通過大量計算尋求一個隨機數,為了增加“挖礦”成功率,礦機需通過不斷提高芯片性能、擴大設備規模、降低能耗比等方式提高算力。目前,全球比特幣算力最強的“礦機池”均由對沖和風投基金控制,前十大“礦機池”的算力占比超過80%,這顯然有悖于“去中心化”的初衷。另外,由于算力集中度高,頭部“礦機”可能據此廣播虛假信息、操控信息傳播,進而造成信用扭曲,這也有悖于比特幣重塑信用體系的初衷。

        第五,底層信用較為薄弱,易造成私人截斷“鑄幣稅”。目前所有國家的貨幣均為主權貨幣,背后的底層信用是政府稅收和黃金儲備。政府發行貨幣的重要目的之一是獲取“鑄幣稅”,如美聯儲通過向全世界發行美元和美元等價物(如美債),獲得生產資料、產成品等資源,并通過貶值降低負債成本,向美元持有方征收“鑄幣稅”。比特幣的底層信用并不是政府主權,而是富集在區塊中、不可篡改的交易賬單,誰能擁有更多的比特幣或其他加密貨幣,誰就能充當幣圈的“美聯儲”,并獲得相應的“鑄幣稅”。很顯然,目前扮演該角色的是控制頭部“礦機池”的對沖基金,現實結果是幣值從最高的兩萬美元,下跌至最近的不足4000美元,對沖基金已經向比特幣投資者征收了一輪“鑄幣稅”。

        綜合來看,在上述五方面問題當中,幣值不穩定、數量恒定這兩類問題,分別可以通過監管對沖基金和風投基金、放開總體數量管制來解決,但比特幣交易不可逆產生的容錯機制欠缺、算法冗余產生的資源浪費、共識機制產生的底層信用薄弱等問題,內生于比特幣的底層技術架構,是無法解決的問題,而這才是決定比特幣無法成為一般貨幣的根本原因。

        (本文作者劉向明為中國工商銀行城市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兼工行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高級經濟師;藏波為中國工商銀行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研究員、經濟學博士)

        關鍵詞: 比特幣 通用貨幣 原因

        精選 導讀

        募資55億港元萬物云啟動招股 預計9月29日登陸港交所主板

        萬科9月19日早間公告,萬物云當日啟動招股,預計發行價介乎每股47 1港元至52 7港元,預計9月29日登陸港交所主板。按發行1 167億股計算,萬

        發布時間: 2022-09-20 10:39
        管理   2022-09-20

        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況曝光 隱形重倉股多為高端制造業

        隨著半年報披露收官,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況曝光。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公募基金全市場基金總數為9794只,資產凈值為269454 75億元,同比上

        發布時間: 2022-09-02 10:45
        資訊   2022-09-02

        又有上市公司宣布變賣房產 上市公司粉飾財報動作不斷

        再有上市公司宣布變賣房產。四川長虹25日稱,擬以1 66億元的轉讓底價掛牌出售31套房產。今年以來,A股公司出售房產不斷。根據記者不完全統

        發布時間: 2022-08-26 09:44
        資訊   2022-08-26

        16天12連板大港股份回復深交所關注函 股份繼續沖高

        回復交易所關注函后,大港股份繼續沖高。8月11日大港股份高開,隨后震蕩走高,接近收盤時觸及漲停,報20 2元 股。值得一提的是,在7月21日

        發布時間: 2022-08-12 09:56
        資訊   2022-08-12

        萬家基金再添第二大股東 中泰證券擬受讓11%基金股權

        7月13日,中泰證券發布公告,擬受讓齊河眾鑫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齊河眾鑫)所持有的萬家基金11%的股權,交易雙方共同確定本次交易的標的資

        發布時間: 2022-07-14 09:39
        管理   2022-07-14

        央行連續7日每天30億元逆回購 對債市影響如何?

        央行12日再次開展了30億元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2 10%。這已是央行連續7日每天僅進行30億元的逆回購縮量投放,創下去年1月以來的最低操作規

        發布時間: 2022-07-13 09:38
        資訊   2022-07-13

        美元指數創近20年新高 黃金期貨創出逾9個月新低

        由于對美聯儲激進加息的擔憂,美元指數11日大漲近1%創出近20年新高。受此影響,歐美股市、大宗商品均走弱,而黃金期貨創出逾9個月新低。美

        發布時間: 2022-07-13 09:36
        資訊   2022-07-13

        美股三大股指全線下跌 納斯達克跌幅創下記錄以來最大跌幅

        今年上半年,美股持續回落。數據顯示,道瓊斯指數上半年下跌15 3%,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29 5%,標普500指數下跌20 6%。其中,納斯達克連續

        發布時間: 2022-07-04 09:51
        推薦   2022-07-04

        融資客熱情回升 兩市融資余額月內增加超344億元

        近期A股走強,滬指6月以來上漲4%,融資客熱情明顯回升。數據顯示,截至6月16日,兩市融資余額1 479萬億元,月內增加344 67億元,最近一個半

        發布時間: 2022-06-20 09:41
        資訊   2022-06-20

        4個交易日凈買入超百億元 北向資金持續流入A股市場

        北向資金凈流入態勢延續。繼6月15日凈買入133 59億元后,北向資金6月16日凈買入44 52億元。自5月27日至今,除6月13日以外,北向資金累計凈

        發布時間: 2022-06-17 09:37
        推薦   2022-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