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互聯(lián)網 >

        個稅“減稅紅利”逐步釋放 月入2萬人群或再減稅1000元

        2018-10-23 10:49:50 來源: 21世紀經濟報

        不同收入、不同負擔的群體,將享有不同的減稅額度。扣除三險一金后月入2萬的群體,若能享有5000元 月的專項附加抵扣,每月將新增1000元的減

        不同收入、不同負擔的群體,將享有不同的減稅額度。扣除“三險一金”后月入2萬的群體,若能享有5000元/月的專項附加抵扣,每月將新增1000元的減稅額度。

        個稅專項附加扣除正成為街頭巷尾熱議的話題,雖然《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還需通過才能生效。

        “很有誠意!”不少人對扣除辦法交口稱贊,6項扣除中有5項為定額扣除,納稅人免于提交過多資料,400元/月-2000元/月不等的扣除額將再減輕居民負擔。

        將子女教育、繼續(xù)教育、大病醫(yī)療、普通住房貸款利息、住房租金、贍養(yǎng)老人6項常見的民生支出,納入個稅允許抵扣,是這次個稅改革的一大亮點。

        專項附加扣除后,個稅應納稅起點將明顯高于現(xiàn)行5000元/月的起征點(即基本費用減除標準)。比如有二孩的家庭,每月新增扣除額若達5000元,個稅納稅起點相應提高到1萬元/月。

        不同收入、不同負擔的群體,將享有不同的減稅額度。扣除“三險一金”后月入2萬的群體,若能享有5000元/月的專項附加抵扣,每月將新增1000元的減稅額度。

        操作起來難嗎?外界對于專項附加扣除后續(xù)落地充滿了關切。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權威渠道了解,自然人納稅信息系統(tǒng)正在緊鑼密鼓建設中,納稅人未來通過手機App或者網站可以很方便地進行申報納稅。納稅人提交的資料是否真實,通過跨部門間信息交換可以確認。

        當然,圍繞方案本身也有爭議。定額扣除的標準簡單清晰,但難以照顧多樣化的現(xiàn)實情況。扣除標準是否能繼續(xù)提高,能否引入家庭綜合納稅機制等,也是外界關注的焦點。

        納稅起點明顯提高10月20日,財政部公開《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的時間為15天。

        其中,子女教育、繼續(xù)教育、普通住房貸款利息、住房租金、贍養(yǎng)老人支出為定額扣除,扣除額度分別為1000元/月、400元/月或3600元/年、1000元/月、1200元/月或1000元/月或800元/月、2000元/月(個稅改為按年綜合納稅,全年抵扣額度=月度額度×12)。

        大病醫(yī)療抵扣為據(jù)實抵扣,個人負擔醫(yī)藥費用支出部分超過15000/年的(為大病醫(yī)療支出),按照6萬元/年的上限據(jù)實扣除,需要留存醫(yī)療服務收費相關票據(jù)。

        10月22日,安永稅務服務合伙人卜新華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除了大病醫(yī)療支出,其他幾項都將采用定額扣除的方法,將大大減輕企業(yè)和個人提供相關材料的負擔。這次專項附加扣除的設計,主要遵循了便利征管的原則,在公平與效率之間主要考慮了效率。

        “超出我的預期!像子女教育的專項附加扣除力度很大。以2016年居民扣除社保后人均稅前工資收入62412元測算,子女教育支出定額標準為每個子女每年1.2萬元,相當于人均工資水平的19.2%,而美國、加拿大等發(fā)達國家此類扣除額度占社會平均工資的比例為5%-15%。”10月20日,西南財經大學經濟與管理研究院院長甘犁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根據(jù)不同實際負擔狀況,專項附加扣除額度差異較大。如果沒有相應支出的,享受到的專項抵扣為0。假設納稅人有三個適齡孩子的教育支出、父母贍養(yǎng)支出、首套房房貸支出,同時還在攻讀在職MBA,四項抵扣加總可達6400元/月,這樣納稅人扣除“三險一金”后應納稅起點為11400元/月。

        負擔不同,減稅不同對于上有老、下有小,還有房貸或房租壓力的青壯年人群,將迎來一波新的減稅利好。

        新修訂的個稅法分兩步走,第一步,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期間為“過渡期”,起征點從3500元/月提高至5000元/月(6萬元/年),并適用新稅率;從2019年1月1日起,除了享有“過渡期”政策,6項專項附加扣除將正式落地。

        以現(xiàn)年36歲的張先生為例,他上有年滿60歲的父母,下有兩名年滿3歲的孩子,同時還背負首套房房貸,將能享有共計5000元/月的專項附加扣除。假定扣除完“三險一金”后,張先生月入2萬元,扣除5000元/月起征點,扣除5000元/月專項附加扣除,他每月應納稅額為590元。

        也就是說,隨著5000元/月起征點的落地,張先生現(xiàn)在已經享受到每月1530元的減稅額度;到2019年1月1日之后,張先生每月的減稅額度將再增加1000元。

        “引入專項附加扣除后,減稅向中等收入階層傾斜,他們的減稅幅度更大,這對于培養(yǎng)壯大中等收入群體是有好處的。”10月20日,有接近決策層的專家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測算發(fā)現(xiàn),相較起征點5000元/月而言,引入專項附加扣除后,部分中等收入階層的減稅幅度隨之擴大。如扣除“三險一金”后月收入在1萬-3萬元的群體,若專項附加扣除額度為3000元/月,每月將新增減稅230-600元不等,稅負再降79%-17%不等;若專項附加扣除額度達到5000元/月,每月新增減稅額度為290-1000元不等,稅負再降100%-28%不等。

        盡可能真實充分扣除圍繞專項附加扣除的討論很多:如子女教育允許每個子女每年1.2萬元的標準定額扣除,但贍養(yǎng)2個及以上老人的支出,并不能按老人人數(shù)加倍扣除;對月收入不及5000元應稅標準的群體而言,大病醫(yī)療支出專項附加并不能讓他們享受到;以及博士階段學位教育、MBA等繼續(xù)教育,是否應納入抵扣等。

        定額扣除的機制簡單透明,也意味著對個體差異情況照顧不夠。

        卜新華建議,可適當提高房價較高城市的住房租金和住房貸款利息扣除額。在贍養(yǎng)老人支出方面,意見稿要求只能扣除贍養(yǎng)父母支出,不能扣除納稅人配偶父母的贍養(yǎng)支出,可以考慮允許扣除另一方父母的贍養(yǎng)支出。“不過,類似問題在以后實行家庭綜合申報能得到解決。”

        “方案不可能十全十美,6項專項中有5項選擇定額扣除,而不是據(jù)實扣除,是不想給納稅人增加太多負擔,避免提交的資料或信息太多。”上述接近決策層的專家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按照暫行辦法規(guī)定,專項附加扣除標準并非一成不變,將隨著教育、住房、醫(yī)療等民生支出變化情況適時調整。

        具體操作上如何實現(xiàn)也是外界關注的焦點。“定額扣除很好操作,不需要發(fā)票,比如子女教育填報子女學籍號就能實現(xiàn)。這次辦法體現(xiàn)出對納稅人的充分信任,納稅人主動填報信息,稅務機關通過跨部門信息比對加以確認,這對自然人涉稅信息庫提出更高的要求。”10月20日,曾經擔任湖北地稅局局長、現(xiàn)為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的許建國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關鍵詞: 紅利 月入

        精選 導讀

        募資55億港元萬物云啟動招股 預計9月29日登陸港交所主板

        萬科9月19日早間公告,萬物云當日啟動招股,預計發(fā)行價介乎每股47 1港元至52 7港元,預計9月29日登陸港交所主板。按發(fā)行1 167億股計算,萬

        發(fā)布時間: 2022-09-20 10:39
        管理   2022-09-20

        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況曝光 隱形重倉股多為高端制造業(yè)

        隨著半年報披露收官,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況曝光。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公募基金全市場基金總數(shù)為9794只,資產凈值為269454 75億元,同比上

        發(fā)布時間: 2022-09-02 10:45
        資訊   2022-09-02

        又有上市公司宣布變賣房產 上市公司粉飾財報動作不斷

        再有上市公司宣布變賣房產。四川長虹25日稱,擬以1 66億元的轉讓底價掛牌出售31套房產。今年以來,A股公司出售房產不斷。根據(jù)記者不完全統(tǒng)

        發(fā)布時間: 2022-08-26 09:44
        資訊   2022-08-26

        16天12連板大港股份回復深交所關注函 股份繼續(xù)沖高

        回復交易所關注函后,大港股份繼續(xù)沖高。8月11日大港股份高開,隨后震蕩走高,接近收盤時觸及漲停,報20 2元 股。值得一提的是,在7月21日

        發(fā)布時間: 2022-08-12 09:56
        資訊   2022-08-12

        萬家基金再添第二大股東 中泰證券擬受讓11%基金股權

        7月13日,中泰證券發(fā)布公告,擬受讓齊河眾鑫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齊河眾鑫)所持有的萬家基金11%的股權,交易雙方共同確定本次交易的標的資

        發(fā)布時間: 2022-07-14 09:39
        管理   2022-07-14

        央行連續(xù)7日每天30億元逆回購 對債市影響如何?

        央行12日再次開展了30億元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2 10%。這已是央行連續(xù)7日每天僅進行30億元的逆回購縮量投放,創(chuàng)下去年1月以來的最低操作規(guī)

        發(fā)布時間: 2022-07-13 09:38
        資訊   2022-07-13

        美元指數(shù)創(chuàng)近20年新高 黃金期貨創(chuàng)出逾9個月新低

        由于對美聯(lián)儲激進加息的擔憂,美元指數(shù)11日大漲近1%創(chuàng)出近20年新高。受此影響,歐美股市、大宗商品均走弱,而黃金期貨創(chuàng)出逾9個月新低。美

        發(fā)布時間: 2022-07-13 09:36
        資訊   2022-07-13

        美股三大股指全線下跌 納斯達克跌幅創(chuàng)下記錄以來最大跌幅

        今年上半年,美股持續(xù)回落。數(shù)據(jù)顯示,道瓊斯指數(shù)上半年下跌15 3%,納斯達克綜合指數(shù)下跌29 5%,標普500指數(shù)下跌20 6%。其中,納斯達克連續(xù)

        發(fā)布時間: 2022-07-04 09:51
        推薦   2022-07-04

        融資客熱情回升 兩市融資余額月內增加超344億元

        近期A股走強,滬指6月以來上漲4%,融資客熱情明顯回升。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6月16日,兩市融資余額1 479萬億元,月內增加344 67億元,最近一個半

        發(fā)布時間: 2022-06-20 09:41
        資訊   2022-06-20

        4個交易日凈買入超百億元 北向資金持續(xù)流入A股市場

        北向資金凈流入態(tài)勢延續(xù)。繼6月15日凈買入133 59億元后,北向資金6月16日凈買入44 52億元。自5月27日至今,除6月13日以外,北向資金累計凈

        發(fā)布時間: 2022-06-17 09:37
        推薦   2022-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