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互聯網 >

        我國稅收總體實現較快增長 稅收增長不意味著稅負增加

        2018-10-18 11:15:33 來源: 經濟日報

        從統計數字再到企業的直接感受,各項減稅政策的降負效果是客觀實在的,一系列減稅政策激發了經濟活力我國未來減稅仍有空間,但要找準政策著

        從統計數字再到企業的直接感受,各項減稅政策的降負效果是客觀實在的,一系列減稅政策激發了經濟活力

        我國未來減稅仍有空間,但要找準政策著力點,要滿足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要求,提高減稅效果,穩定企業預期

        今年以來,我國稅收總體實現較快增長,也有一些人對減稅政策效果產生疑問。有人提出,在大規模減稅情況下,稅收收入還保持較快增長,二者似乎存在矛盾。實際上,目前稅收增長主要原因是經濟增長、稅基擴大。從統計數字再到企業的直接感受,各項減稅政策的降負效果是客觀實在的,稅收增長不意味著稅負增加。

        近年來,我國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大力推進減稅降費。今年以來,減稅降費力度更是空前,除了年初確定的1.1萬億元政策措施,又出臺了一系列新措施,預計全年減稅降費規模將超過1.3萬億元。

        國家稅務總局統計顯示,各項減稅措施產生了積極效果。比如,降低增值稅稅率的政策效應自6月份申報期開始顯現,6月份至8月份累計減稅959億元;在增值稅留抵稅額退稅方面,7月份至8月份共辦理留抵退稅786億元。

        需要指出的是,減稅效果并非只體現在統計數字上,更是體現在企業的切實感受中。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國家一系列減稅政策降低了企業成本,進一步激發了經濟活力。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認為,國家稅收收入受GDP、價格等多重因素影響,用稅收增長情況來判斷有沒有減稅,是不符合邏輯的。今年以來,稅收增長主要原因是經濟持續穩中向好、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上漲較快等。如果沒有大力實施減稅,在既定的稅基基礎上,稅收增長可能會比當前更高。有的企業稅負減輕感覺不明顯,可能是由于以前該企業名義稅負和實際稅負存在差距。

        實際上,對于企業稅負是否過重、減稅政策是否有成效,可以從多維度考察。從國際比較看,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數據,2015年我國宏觀稅負為29%,世界各國平均水平為36.8%;2016年我國宏觀稅負為28.2%,2017年為27.2%,連續兩年下降。

        從時間維度看,今年前幾個月稅收保持較快增長,但近幾個月增速已明顯放緩,這是因為很多減稅措施在5月份后才出臺或實施,政策效應在此之后才集中釋放。比如,國內增值稅1月份至5月份平均增速為19.5%,自6月份以來逐漸下降,8月份已下降至2.1%。

        此外,還有人提出疑問,財政收入增速為何快于GDP增速?財政部部長劉昆表示,GDP增速以不變價格計算,財政收入增速以現價計算,不能直接對比。比如,2018年上半年,GDP增速為6.8%,按現價計算為10%,財政收入增速為10.6%,7月份和8月份財政收入增幅已回落至6.1%和4%,預計全年財政收入增速會低于以現價計算的GDP增速。

        需要指出的是,減稅政策取得明顯成效,并非意味著減稅可以“止步”。北京國家會計學院財稅政策與應用研究所所長李旭紅認為,經濟增速放緩時期,由于市場壓力較大,企業的盈利能力、營運能力及償債能力均面臨挑戰,此時企業對于稅收負擔的感受尤為明顯。實行減稅政策是逆周期的應對舉措,對解決企業困難、激發市場活力具有重要意義。

        為此,一方面,要有效落實已出臺的減稅政策,改進納稅服務不止步;深化簡政放權不停歇;落實減稅政策不懈怠。

        另一方面,還要積極拓展新的減稅空間。近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強調,在當前國際形勢錯綜復雜情況下,要進一步激發我國市場活力,一個關鍵舉措是要加大簡政減稅降費力度,研究更大規模的減稅、更加明顯的降費措施。

        對于下一步的減稅措施,不少專家學者建議,推進增值稅改革和立法,繼續降低增值稅稅率,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

        李旭紅認為,增值稅是我國當前最大的稅種,只要有貨物、勞務、無形資產及不動產的流通交易即需要繳納,因此如果降低增值稅稅率,可以馬上顯現減稅效果。在減稅措施中,降低增值稅稅率是一項優選的政策路徑。

        劉尚希表示,我國未來減稅仍有空間,但要找準政策著力點,要滿足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要求,提高減稅效果,穩定企業預期。同時,要加強財政支出的結構優化,強化預算績效管理改革,大力壓減低效、無效支出。

        關鍵詞: 稅收 稅負 總體

        精選 導讀

        募資55億港元萬物云啟動招股 預計9月29日登陸港交所主板

        萬科9月19日早間公告,萬物云當日啟動招股,預計發行價介乎每股47 1港元至52 7港元,預計9月29日登陸港交所主板。按發行1 167億股計算,萬

        發布時間: 2022-09-20 10:39
        管理   2022-09-20

        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況曝光 隱形重倉股多為高端制造業

        隨著半年報披露收官,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況曝光。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公募基金全市場基金總數為9794只,資產凈值為269454 75億元,同比上

        發布時間: 2022-09-02 10:45
        資訊   2022-09-02

        又有上市公司宣布變賣房產 上市公司粉飾財報動作不斷

        再有上市公司宣布變賣房產。四川長虹25日稱,擬以1 66億元的轉讓底價掛牌出售31套房產。今年以來,A股公司出售房產不斷。根據記者不完全統

        發布時間: 2022-08-26 09:44
        資訊   2022-08-26

        16天12連板大港股份回復深交所關注函 股份繼續沖高

        回復交易所關注函后,大港股份繼續沖高。8月11日大港股份高開,隨后震蕩走高,接近收盤時觸及漲停,報20 2元 股。值得一提的是,在7月21日

        發布時間: 2022-08-12 09:56
        資訊   2022-08-12

        萬家基金再添第二大股東 中泰證券擬受讓11%基金股權

        7月13日,中泰證券發布公告,擬受讓齊河眾鑫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齊河眾鑫)所持有的萬家基金11%的股權,交易雙方共同確定本次交易的標的資

        發布時間: 2022-07-14 09:39
        管理   2022-07-14

        央行連續7日每天30億元逆回購 對債市影響如何?

        央行12日再次開展了30億元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2 10%。這已是央行連續7日每天僅進行30億元的逆回購縮量投放,創下去年1月以來的最低操作規

        發布時間: 2022-07-13 09:38
        資訊   2022-07-13

        美元指數創近20年新高 黃金期貨創出逾9個月新低

        由于對美聯儲激進加息的擔憂,美元指數11日大漲近1%創出近20年新高。受此影響,歐美股市、大宗商品均走弱,而黃金期貨創出逾9個月新低。美

        發布時間: 2022-07-13 09:36
        資訊   2022-07-13

        美股三大股指全線下跌 納斯達克跌幅創下記錄以來最大跌幅

        今年上半年,美股持續回落。數據顯示,道瓊斯指數上半年下跌15 3%,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29 5%,標普500指數下跌20 6%。其中,納斯達克連續

        發布時間: 2022-07-04 09:51
        推薦   2022-07-04

        融資客熱情回升 兩市融資余額月內增加超344億元

        近期A股走強,滬指6月以來上漲4%,融資客熱情明顯回升。數據顯示,截至6月16日,兩市融資余額1 479萬億元,月內增加344 67億元,最近一個半

        發布時間: 2022-06-20 09:41
        資訊   2022-06-20

        4個交易日凈買入超百億元 北向資金持續流入A股市場

        北向資金凈流入態勢延續。繼6月15日凈買入133 59億元后,北向資金6月16日凈買入44 52億元。自5月27日至今,除6月13日以外,北向資金累計凈

        發布時間: 2022-06-17 09:37
        推薦   2022-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