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保險業償二代監管標準已經正式實施兩年。根據銀保監會最新通報的的償付能力監管工作情況顯示,今年二季度保險業償付能力充足穩定。截
目前,保險業償二代監管標準已經正式實施兩年。根據銀保監會最新通報的的償付能力監管工作情況顯示,今年二季度保險業償付能力充足穩定。截至二季度末,176家保險公司的平均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46%,平均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35%。
同時,普華永道近期發布的《2018保險公司全面風險管理與資產負債管理調查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當前中國經濟和金融體系正處于一個換檔階段,某種程度上中國保險業也正在承壓。但是,保險業在建立完善風險管理和資產負債管理體系方面不斷加大投入,風險管理理念和意識有所提升,風險管理及資產負債管理正在逐步推進。
報告顯示,受訪機構中,超過九成的保險公司已經初步建立了風險管理框架,多數受訪機構已按照監管要求搭建了資產負債管理框架,全行業已建立完善的風險偏好體系。風險管理與資產負債管理相關機構和人員配備也得到了加強。
但是,成績中也蘊藏著一定的問題。報告指出,風險管理和資產負債管理專業人才不足是當前保險行業面臨的共同問題。數據顯示,在受訪的82家保險機構中,僅有17家保險公司配備超過8名全職風險管理人員,且仍有3家小型保險公司尚未配備全職風險管理人員,人員配備與監管要求存在明顯差距。普華永道中國金融業管理咨詢主管合伙人張立鈞等表示,就目前保險行業的人才素質來看,無論是人員數量,還是人員資質能力,都還不能滿足當前保險公司的需求。
另外,保險機構的資本規劃工作總體仍處于初級階段。調查顯示,僅有不到2成的保險機構會將資本規劃應用于業務決策支持,且仍有約20%的受訪機構尚未開展資本規劃相關工作。普華永道上述合伙人認為,當前中國保險市場,尤其是中小型保險公司的資本約束機制仍有待加強。
基于調研結果,報告認為,現階段保險機構在風險管理和資產負債管理方面迫切解決四個方面的問題。一是人力資源方面,風險管理的復雜性與人員專業性存在矛盾;二是風險文化方面,公司高層對風險管理和資產負債管理的價值認識不足;三是跨部門協同方面,協同效應不理想,難以充分發揮價值;四是管理落地方面,風險管理與資產負債管理的方法、工具的落地及應用存在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