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018信托強監管:光大信托集合類信托貸款暫停一個月)近日,光大信托收到監管提前警示,階段性暫停集合類信托貸款業務。該公司稱
(原標題:2018信托強監管:光大信托集合類信托貸款暫停一個月)
近日,光大信托收到監管提前“警示”,階段性暫停集合類信托貸款業務。
該公司稱,據2009年頒布的《集合資金信托計劃管理辦法》第二十七條第二款規定“向他人提供貸款不得超過其管理的所有信托計劃實收余額的30%”。截至1月底,由于集合資金信托計劃貸款余額占所有集合資金信托計劃實收余額比例已接近監管紅線,接當地銀監局通知,從即日起至3月底之前,暫停受理全部集合資金信托計劃貸款類業務審批。同時各團隊在上報主動管理項目時應注意優化交易結構,嚴守監管底線,合規開展業務。
去年底以來,信托公司面臨的監管形勢較為嚴峻,通道業務被嚴格限制,部分信托公司已暫停通道業務,與此同時信托公司收到的處罰、監管要求已較為密集。據了解,市場對該內部發文頗為關注的原因在于,這意味著監管對于相關政策要求嚴格執行,以及部分信托公司貸款額度受限。
有業內人士稱,最近部分信托公司貸款額度確實面臨壓力,這不是什么新鮮事。他同時表示,該通知對業務影響不會太大。“信托那么多運用方式,只是大家習慣了做貸款,比如做特定資產收益權,財產權等。”其實除了集合類信托貸款業務外,信托可以開展的業務還有很多,比如證券投資類信托等。
相比而言,2017年底中泰信托受到的處罰嚴重得多。由于實控人不明等原因,中泰信托新增集合業務遭暫停,上海銀監局表示,將視驗收檢查情況決定是否解除審慎監管強制措施。更早之前的2014年,新華信托因風險資產較高等原因受到相同處罰,即暫停新增集合信托業務。此后新華信托內部整改,處置風險,于2017年初集合信托業務被放開。
近日,銀監會信托部主任鄧智毅撰文稱,當初我國信托業恢復的初衷,是將之作為一種融資工具,籌集發展建設所需資金。但時間一長,部分信托公司卻迷失其中不能自拔,本源業務長期不振,整個信托業一直未能形成穩定的核心業務,只是利用制度靈活性,盲目跟風經濟熱點,不斷游移主業,在夾縫中謀求發展空間,成為有牌照的“正規游擊隊”。
他說,促進我國信托業長期健康發展,必須大力培育體現中國特色的良好受托文化,引導信托公司正確發揮制度優勢,結合我國經濟發展特點和實際需要,塑造信托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文化“靈魂”。良好的受托文化是信托業的靈魂,良好受托文化的培育任重道遠,不可能一蹴而就。信托業要不忘信托本源這個初心,牢記服務實體經濟這個使命,持之以恒加強受托文化建設,鍥而不舍,久久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