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互聯網 >

        償付能力充足率捉襟見肘 瑞泰人壽增資1.8億元獲保監會批復

        2018-02-06 15:43:00 來源: 搜狐

        每到保險行業業績披露期,就有部分險企會成為市場重點關注的對象,瑞泰人壽就是其中之一。作為一家曾經以投連險為特色業務的人身保險公司,

        每到保險行業業績披露期,就有部分險企會成為市場重點關注的對象,瑞泰人壽就是其中之一。作為一家曾經以投連險為特色業務的人身保險公司,去年,瑞泰人壽保費結構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2017年年一季度,瑞泰人壽實現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絕大多數為萬能險)9.72億元,占規模保費收入的比重高達91.59%。而保監會明確規定,若人身保險公司存在“季度原保險保費收入占當季總保費收入比例低于30%”的情形,一年內不予批準新設分支機構。自二季度起,瑞泰人壽便大幅縮減了萬能險業務,將單季度的原保險保費收入比重保持在85%之上,以符合監管要求。

        盡管對保費結構進行了調整,但在償付能力管理方面,瑞泰人壽也面臨考驗。2016年起,瑞泰人壽的償付能力充足率指標始終低于150%。最新的2017年第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該公司的綜合、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21.83%,環比下降5.81個百分點,逼近100%的監管紅線。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月11日,保監會批復瑞泰人壽增資1.8億元。這筆款項能否能夠改善瑞泰人壽的償付能力,還需要時間來檢驗。

        大幅縮減萬能險應對監管

        從官網產品的介紹順序來看,瑞泰人壽目前仍將投連險與萬能險置于傳統險之前,且保留了即時更新的投資賬戶價格欄目以便查詢。不過,在產品數量上,傳統保險產品則要占據絕對的優勢。《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瑞泰人壽官網共有42款傳統險在售,最新的一款是“瑞享金生終身壽險”,于2016年6月推出;而在售的投連險與萬能險則分別為7款及2款,均是2015年或更早推出的產品。

        作為一家曾經以投連險為特色業務的人身保險公司,瑞泰人壽選擇調整產品結構的原因很大程度上與監管政策相關。2016年12月30日,保監會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人身保險監管有關事項的通知》,其中明確規定:若人身保險公司存在“季度原保險保費收入占當季總保費收入比例低于30%”的情形,一年內不予批準新設分支機構。

        2017年伊始,瑞泰人壽就沒能達到30%的監管要求。去年一季度,瑞泰人壽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8700.1萬元,占規模保費收入的比重僅8.20%,與之相對的則是占比高達91.59%的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成為當季保費結構唯一不達標的壽險公司。

        根據瑞泰人壽披露的2017年第一季度償付能力報告,監管機構并未對其采取監管措施。不過,自二季度起,瑞泰人壽便大幅度地縮減了萬能險業務。《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計算發現,去年二季度,瑞泰人壽合計實現規模保費收入1.12億元,其中原保險保費收入為9644.2萬元,占比86.03%;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1223.6萬元,環比減少98.74%,占比10.91%。

        需要注意的是,盡管縮減萬能險業務之后,原保險保費占比達到監管要求,但瑞泰人壽整體的保費收入也因此大幅縮水,二季度的規模保費收入環比減少了89.44%,屬于典型的“犧牲規模換結構”。

        三季度起,瑞泰人壽的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甚至停止增長,7~11月均定格在9.84億元。受此影響,瑞泰人壽三季度的原保險保費收入占比提升到98.06%。但綜合前11月的數據來看,由于一季度萬能險業務規模過大,加之原保險業務始終過于弱勢,預計瑞泰人壽全年的原保險保費收入占比仍將低于30%。

        償付能力充足率捉襟見肘

        屋漏偏逢連陰雨,除保費結構不達標之外,在償付能力管理方面,瑞泰人壽也面臨一定考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2016年以來,瑞泰人壽的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始終位于150%之下。

        根據現行的《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管理規定》,保險公司應當具有與其風險和業務規模相適應的資本,確保償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00%。償付能力充足率低于100%的保險公司被歸為“不足類公司”,保監會將區分不同情形,采取包括責令增加資本金或者限制向股東分紅、限制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薪酬水平和在職消費水平等在內的一項或多項監管措施。而對于瑞泰人壽這種償付能力充足率在100%到150%之間的“充足I類”公司,保監會也可以要求其提交和實施預防償付能力不足的計劃。另外,如果這類公司存在重大償付能力風險,保監會甚至會要求其進行整改或者采取必要的監管措施。

        具體來說,2016年前三季度,瑞泰人壽的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還處在相對較高的位置,分別為139.98%、131.91%及140.90%。但隨著前三季度累計虧損2482.41萬元,該公司的償付能力充足率指標也出現了小幅度“跳水”。2016年四季度的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08.31%,環比下降了32.59個百分點。

        值得注意的是,在當年保監會對瑞泰人壽進行的償付能力風險管理能力(SARMRA)的評估中,該公司僅得到34.74分,與當年人身險行業76.35的平均分相去甚遠。對此,瑞泰人壽方面給出的解釋是:“公司自成立以來一直致力于為客戶提供高端投資理財型保險計劃。近年來,公司根據監管的政策導向和保險市場的形勢變化,實施戰略轉型,業務重點轉向保障型保險產品領域,存在部分制度、流程未能及時更新完善的情況,導致此次SARMRA評估得分較低。”

        到了2017年,瑞泰人壽的償付能力依舊不容樂觀。前三季度的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為105.33%、107.27%和127.64%。2017年第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瑞泰人壽最新的綜合、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均是121.83%,環比下降5.81個百分點,仍在監管警戒線附近徘徊。

        增資1.8億元獲保監會批復

        在這種處境之下,今年1月11日,瑞泰人壽增資1.8億元的申請得到保監會批復,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未能從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及公司官網查詢到有關該筆增資的詳細信息。

        自2007年成立,瑞泰人壽已經歷10輪增資,注冊資本由最初的2億元增加到如今的18.71億元。具體來看,2007年及之后的連續7年,瑞泰人壽每年都有變更注冊資本的公告披露,每一次的增資金額均不高,多則3.3億元,少則8000萬元。

        在這之間,瑞泰人壽的股權結構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10年,中方初始股東北京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將其持有的瑞泰人壽50%股權盡數轉讓給國電資本控股有限公司。2013年,外方初始股東斯堪的亞公共保險有限公司也選擇退出,由耆衛人壽保險(南非)有限公司接手,并延續至今。

        根據保監會給出的批復,瑞泰人壽上一輪增資發生在2014年5月,增資金額為4.2億元。或許是受此影響,瑞泰人壽2015年實現了近幾年以來的首次盈利,錄得凈損益1529.25萬元。

        但在此之后,瑞泰人壽一直沒再作出追加注冊資本金的動作。2016年,不僅償付能力充足率指標告急,瑞泰人壽的業績表現也重回虧損,凈損益再度大跌,為-7286.59萬元。最新的償付能力報告顯示,2017年全年,瑞泰人壽依舊保持虧損,凈利潤額為-3714.51萬元。

        通常來說,資本金的增加不僅有利于改善保險機構的償付能力水平,也能為業務的開展提供資金上的支持。從保險行業的總體情況來看,瑞泰人壽此番1.8億元的增資數目不算大。如果以2017年的數據為參照,在23家獲得保監會增資批復的保險機構中,1.8億元僅能排在增資數額榜的后幾名。因此,這筆增資究竟能夠帶給瑞泰人壽怎樣的影響,也需要時間來檢驗。

        為了解此次增資的目的以及后續的經營策略,稍早時候,《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曾與瑞泰人壽負責媒體溝通的相關人士取得聯系,并發送中英雙語采訪提綱,但對方并未立即給出正面回應。

        關鍵詞: 充足率 能力

        精選 導讀

        募資55億港元萬物云啟動招股 預計9月29日登陸港交所主板

        萬科9月19日早間公告,萬物云當日啟動招股,預計發行價介乎每股47 1港元至52 7港元,預計9月29日登陸港交所主板。按發行1 167億股計算,萬

        發布時間: 2022-09-20 10:39
        管理   2022-09-20

        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況曝光 隱形重倉股多為高端制造業

        隨著半年報披露收官,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況曝光。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公募基金全市場基金總數為9794只,資產凈值為269454 75億元,同比上

        發布時間: 2022-09-02 10:45
        資訊   2022-09-02

        又有上市公司宣布變賣房產 上市公司粉飾財報動作不斷

        再有上市公司宣布變賣房產。四川長虹25日稱,擬以1 66億元的轉讓底價掛牌出售31套房產。今年以來,A股公司出售房產不斷。根據記者不完全統

        發布時間: 2022-08-26 09:44
        資訊   2022-08-26

        16天12連板大港股份回復深交所關注函 股份繼續沖高

        回復交易所關注函后,大港股份繼續沖高。8月11日大港股份高開,隨后震蕩走高,接近收盤時觸及漲停,報20 2元 股。值得一提的是,在7月21日

        發布時間: 2022-08-12 09:56
        資訊   2022-08-12

        萬家基金再添第二大股東 中泰證券擬受讓11%基金股權

        7月13日,中泰證券發布公告,擬受讓齊河眾鑫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齊河眾鑫)所持有的萬家基金11%的股權,交易雙方共同確定本次交易的標的資

        發布時間: 2022-07-14 09:39
        管理   2022-07-14

        央行連續7日每天30億元逆回購 對債市影響如何?

        央行12日再次開展了30億元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2 10%。這已是央行連續7日每天僅進行30億元的逆回購縮量投放,創下去年1月以來的最低操作規

        發布時間: 2022-07-13 09:38
        資訊   2022-07-13

        美元指數創近20年新高 黃金期貨創出逾9個月新低

        由于對美聯儲激進加息的擔憂,美元指數11日大漲近1%創出近20年新高。受此影響,歐美股市、大宗商品均走弱,而黃金期貨創出逾9個月新低。美

        發布時間: 2022-07-13 09:36
        資訊   2022-07-13

        美股三大股指全線下跌 納斯達克跌幅創下記錄以來最大跌幅

        今年上半年,美股持續回落。數據顯示,道瓊斯指數上半年下跌15 3%,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29 5%,標普500指數下跌20 6%。其中,納斯達克連續

        發布時間: 2022-07-04 09:51
        推薦   2022-07-04

        融資客熱情回升 兩市融資余額月內增加超344億元

        近期A股走強,滬指6月以來上漲4%,融資客熱情明顯回升。數據顯示,截至6月16日,兩市融資余額1 479萬億元,月內增加344 67億元,最近一個半

        發布時間: 2022-06-20 09:41
        資訊   2022-06-20

        4個交易日凈買入超百億元 北向資金持續流入A股市場

        北向資金凈流入態勢延續。繼6月15日凈買入133 59億元后,北向資金6月16日凈買入44 52億元。自5月27日至今,除6月13日以外,北向資金累計凈

        發布時間: 2022-06-17 09:37
        推薦   2022-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