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互聯網 >

        2018年銀行股為何頻頻集體爆發 1月初至1月24日上漲15.7%

        2018-01-29 15:10:00 來源: 搜狐

        大象起舞、王者歸來、急先鋒……進入2018年,銀行股頻頻集體爆發。  數據顯示,銀行股1月初至1月24日上漲15 7%。  本輪銀行股行情主要

        “大象起舞”、“王者歸來”、“急先鋒”……進入2018年,銀行股頻頻集體爆發。

          數據顯示,銀行股1月初至1月24日上漲15.7%。

          “本輪銀行股行情主要原因在于行業基本面持續向好。”東方金誠首席分析師徐承遠分析指出,首先,近期公布的2017年經濟數據略超預期,GDP增速近7年首次反彈,商業銀行外部經營環境改善趨勢進一步明確。其次,受益于凈息差觸底反彈開始走闊,商業銀行利潤增速回升,盈利能力增強。

          更具標志意義的則是,1月23日,工行股價開盤后持續走高,漲幅達4.46%,創歷史新高,總市值達2.67萬億元,超過摩根大通的3967億美元(約合2.54萬億元人民幣),再次成為宇宙第一大行。

          與此同時,本報記者梳理發現,2017年,大多數上市銀行的盈利、資產質量均處于向好的狀態。

          據統計,截至1月25日,已有12家A股上市銀行發布2017年業績快報。其中,南京、常熟等8家銀行去年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現兩位數增長;而在不良貸款率方面,除浦發銀行略升之外,剩下11家銀行均呈下降的態勢。

          “預計2018年行業整體凈利潤增速有望達到9%。”天風證券研究員廖志明稱,其中四大行受益于資產質量持續改善和息差上行帶動,預計盈利增速提升至近10%,中小行亦較2017年有所上升,預計股份行盈利增速7%左右。

          此外,中信建投證券報告亦認為,從目前估值來看,銀行股估值仍然較低,在經濟溫和復蘇的背景下,仍有較大的上漲空間。

          盈利、資產質量雙雙向好

          新年以來,一直默默無聞的銀行股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

          以1月23日為例,A股銀行股集體起舞。截至收盤,吳江銀行封漲停,建設銀行大漲8.28%,光大銀行上漲7.14%,中國銀行漲6.36%,常熟銀行、寧波銀行等漲幅也都在4%。

          “宏觀經濟形勢的向好,為金融去杠桿提供了良好的時間窗口,是銀行基本面最有力的保障。”太平洋證券銀行業分析師董春曉認為,企業盈利改善,資產負債表修復,伴隨著去杠桿的政策,將進一步降低行業整體不良生成壓力,改善銀行凈息差水平。

          徐承遠也在接受采訪時分析指出,銀行屬于明顯順周期行業,2012年以來宏觀經濟增速快速下行導致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一路攀升,商業銀行加大撥備計提力度,導致盈利被大幅侵蝕。而隨著宏觀經濟的逐步企穩,商業銀行資產質量壓力已明顯改善。

          與此同時,本報記者梳理發現,從目前已經披露2017年業績快報的12家A股上市銀行數據來看,去年這些銀行盈利、資產質量雙雙向好。

          數據顯示,上述12家上市銀行全部實現了凈利潤的同比增長。其中,8家銀行去年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增速更是超過了10%。比如常熟銀行2017年凈利潤為12.67億元,增幅21.71%;南京銀行凈利潤96.67億元,增長17.01%等。

          而在不良貸款率方面,銀行也在持續改善,除了浦發銀行略有上升之外,興業銀行、招商銀行等11家銀行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比如常熟銀行不良率為1.14%,同比下降最多,達0.26個百分點;吳江銀行不良率同比下降0.16個百分點至1.62%等。

          中信證券的研報指出,銀行股估值持續提升的基礎已經形成,基本面正在發生趨勢性變化:(1)規模擴張重“質”輕“量”,增長可靠性提升;(2)息差企穩步入新常態,預計未來兩年凈息差穩定在2%;(3)風險周期步入加速改善通道,預計2018 年銀行狹義風險指標不良率下降至1.53%、廣義風險指標下降至4.19%,高信用成本存在下降空間,利好2018-2019年業績彈性。

          銀行股配置價值顯現

          除了業績的回暖之外,估值重構也被認為是這波銀行股大漲的因素之一。

          一直以來,我國上市銀行估值與國際同行相比都顯著偏低。

          今年來,雖然銀行股集體漲幅明顯,但從估值上看,中國很多千億市值的銀行股股價仍低于每股凈資產,處于“破凈”狀態。

          根據中證指數有限公司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月24日銀行股平均滾動市盈率為8.53倍,平均市凈率僅為1.1倍。

          對于估值偏低,董春曉亦分析指出,從2015年底到2017年上半年,銀行板塊估值一直低于1xPB,最主要還是因為市場對銀行資產質量的擔憂,特別是對中國高杠桿水平和銀行隱性風險的擔憂。

          不過,本報記者注意到,近年來,監管政策頻出,倒逼各類金融機構去杠桿。

          而在一系列金融去杠桿的政策之下,商業銀行同業業務收縮明顯,負債結構優化。

          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11月,商業銀行同業資產、同業負債自2010年來首次收縮,其余額分別比年初減少2.8萬億元和8306億元。

          銀監會主席郭樹清此前亦表示,2017年,經過共同努力,銀行業資金脫實向虛勢頭得到初步遏制,金融內部的杠桿率持續降低,有100多家銀行主動縮表。

          進入2018年,行業嚴監管態勢并未改變。

          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高級研究員蔡浩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也分析指出,在當前的宏觀背景下,樓市因為前期過熱的原因已經受到抑制,而債市受全球主要央行緊縮政策傾向的影響,有陷入全球性債熊的跡象,因此資金多向股市轉移。而在國內銀行業回歸本源的發展浪潮中,大型銀行受同業業務收縮的影響最小,存款增速下降的也更為緩慢,在金融杠桿風險趨降的環境下,估值價值逐步顯現,也帶動了整個行業股票的上漲。

          天風證券亦認為,息差與不良拐點帶來上市銀行業績反轉正逐步成為市場共識,銀行股配置價值正不斷得到市場認可,特別是保險、外資、銀行理財股票委外等配置型資金。

          市場恐難出現大水牛

          不過,在連續上漲之后,股價也會面臨一定的回調壓力。

          徐承遠分析指出,從持續性的角度來看,由于價值投資需要穩定的業績基礎,這波金融股的上漲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經營業績的向好趨勢,良好的業績表現或會對其股價持續上漲形成一定的支撐,但股價短期上漲過快或將面臨回調壓力。

          但從中長期來看,隨著宏觀經濟企穩回升,商業銀行資產質量下滑趨勢得到明顯遏制,商業銀行利潤增速回升、盈利能力的增強為其股價未來一段時間的持續上漲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董春曉亦分析指出,從行業來看,銀行業資產質量企穩,息差邊際改善的預期已經逐步得到數據驗證。行業凈利潤增速改善確定性強,行業整體轉暖,估值仍有上行空間。

          值得一提的是,這段時間以來,不少人認為A 股“大牛市已經來了”。

          對此,天風證券的報告也表示,“金融監管的長期性將造成市場難以出現大水牛。”

          實際上,這兩年來,強監管與防范金融風險是監管部門的重中之重。

          去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今后3年,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重點是防控金融風險。

          郭樹清17日在接受《人民日報》專訪時也表示,銀行業要加強對各類風險的防范和化解,努力促進形成金融和實體經濟、金融和房地產、金融體系內部三個方面的良性循環。

          而從2017年數據來看,在全年新增貸款12.6%的情況下,銀行業總資產只增長8.7%,增速同比下降7.1個百分點,相當于在向實體經濟多投入的同時少擴張約16萬億元。

          上述天風證券的報告進一步指出,“從中可看出,監管層采取的是時間換空間的方法,通過做大分母的手段,逐步降低宏觀杠桿水平、影子銀行比例。因此,加強金融監管將是較長期的方向。”這種長期性將使得金融市場的流動性處于較為緊張的環境,進而導致市場的風險偏好難以大幅提升,很難出現2006-2007年、2014-2015年那樣的大水牛。

          責任編輯:吳麗華 主編:冉學東

        關鍵詞: 集體 銀行

        精選 導讀

        募資55億港元萬物云啟動招股 預計9月29日登陸港交所主板

        萬科9月19日早間公告,萬物云當日啟動招股,預計發行價介乎每股47 1港元至52 7港元,預計9月29日登陸港交所主板。按發行1 167億股計算,萬

        發布時間: 2022-09-20 10:39
        管理   2022-09-20

        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況曝光 隱形重倉股多為高端制造業

        隨著半年報披露收官,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況曝光。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公募基金全市場基金總數為9794只,資產凈值為269454 75億元,同比上

        發布時間: 2022-09-02 10:45
        資訊   2022-09-02

        又有上市公司宣布變賣房產 上市公司粉飾財報動作不斷

        再有上市公司宣布變賣房產。四川長虹25日稱,擬以1 66億元的轉讓底價掛牌出售31套房產。今年以來,A股公司出售房產不斷。根據記者不完全統

        發布時間: 2022-08-26 09:44
        資訊   2022-08-26

        16天12連板大港股份回復深交所關注函 股份繼續沖高

        回復交易所關注函后,大港股份繼續沖高。8月11日大港股份高開,隨后震蕩走高,接近收盤時觸及漲停,報20 2元 股。值得一提的是,在7月21日

        發布時間: 2022-08-12 09:56
        資訊   2022-08-12

        萬家基金再添第二大股東 中泰證券擬受讓11%基金股權

        7月13日,中泰證券發布公告,擬受讓齊河眾鑫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齊河眾鑫)所持有的萬家基金11%的股權,交易雙方共同確定本次交易的標的資

        發布時間: 2022-07-14 09:39
        管理   2022-07-14

        央行連續7日每天30億元逆回購 對債市影響如何?

        央行12日再次開展了30億元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2 10%。這已是央行連續7日每天僅進行30億元的逆回購縮量投放,創下去年1月以來的最低操作規

        發布時間: 2022-07-13 09:38
        資訊   2022-07-13

        美元指數創近20年新高 黃金期貨創出逾9個月新低

        由于對美聯儲激進加息的擔憂,美元指數11日大漲近1%創出近20年新高。受此影響,歐美股市、大宗商品均走弱,而黃金期貨創出逾9個月新低。美

        發布時間: 2022-07-13 09:36
        資訊   2022-07-13

        美股三大股指全線下跌 納斯達克跌幅創下記錄以來最大跌幅

        今年上半年,美股持續回落。數據顯示,道瓊斯指數上半年下跌15 3%,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29 5%,標普500指數下跌20 6%。其中,納斯達克連續

        發布時間: 2022-07-04 09:51
        推薦   2022-07-04

        融資客熱情回升 兩市融資余額月內增加超344億元

        近期A股走強,滬指6月以來上漲4%,融資客熱情明顯回升。數據顯示,截至6月16日,兩市融資余額1 479萬億元,月內增加344 67億元,最近一個半

        發布時間: 2022-06-20 09:41
        資訊   2022-06-20

        4個交易日凈買入超百億元 北向資金持續流入A股市場

        北向資金凈流入態勢延續。繼6月15日凈買入133 59億元后,北向資金6月16日凈買入44 52億元。自5月27日至今,除6月13日以外,北向資金累計凈

        發布時間: 2022-06-17 09:37
        推薦   2022-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