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首次明確新基建的范圍,它們包括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三個方面。同日,阿里云官方微博宣布,未來3年將再投2
國家發改委首次明確“新基建”的范圍,它們包括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三個方面。同日,阿里云官方微博宣布,未來3年將再投2000億元,用于云操作系統、服務器、芯片、網絡等重大核心技術攻堅和面向未來的數據中心建設。
01
響應“新基建”,阿里云宣布再投2000億搞“基”
2019年7月,國家提出要“加快推進信息網絡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2020年3月,國家再次強調,“要加大公共衛生服務、應急物資保障領域投入,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疫情之下的“新基建”成為保就業、促增長的重要戰略方針。
在4月20日發改委的官宣出臺之前,新基建戰略盡管已經有了比較明確的方向,但在具體建設范圍上并沒有官方在明確界定。此次發改委對”新基建范圍的明確范圍界定,標志著新基建正式從進入了具體規劃階段。
發改委此次界定的新基建范圍,包括了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三個方面。具體來說,信息基礎設施包括以5G、物聯網、工業互聯網、衛星互聯網為代表的通信網絡基礎設施,以人工智能、云計算、區塊鏈等為代表的新技術基礎設施,以數據中心、智能計算中心為代表的算力基礎設施等;融合基礎設施包括智能交通基礎設施、智慧能源基礎設施等;創新基礎設施是指支撐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產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屬性的基礎設施,比如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科教基礎設施、產業技術創新基礎設施等。
不難發現,新基建的建設范圍,均圍繞著智能化的“基礎設施”展開。而這些基礎設施,無一不對強大的云端存儲能力、AI算力、大數據能力提出了極高的要求。作為在云計算領域領先的阿里云,恰是這方面設施和賦能能力的主要提供者。
看到這里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么阿里云方面會在發改委首次明確“新基建”范圍的同時宣布未來3年將再投2000億元“搞基”了。因為在云操作系統、服務器、芯片、網絡等重大核心技術攻堅和面向未來的數據中心建設上,阿里云和新基建的發展道路是一致的。阿里云響應新基建,就是響應自己的發展規劃。
02
阿里云2000億“搞基”意義重大
璽哥認為,阿里云宣布未來3年再投2000億“搞基”意義重大。
它的第一個意義在產業層面。阿里云以當前國內云計算排名第一、全球云計算排名第三的市場地位,高調提出未來3年再投2000億的投資計劃,是一種對國家新基建大戰略的強力支持。這種支持在宏觀層面上,必然對整個科技和企業界起到顯著的引領作用,能夠激勵更多科技企業積極投身到新基建的行業中來,合力加速新基建發展。
事實上,阿里云在以產業聯動為抓手,積極參與新基建的戰略方向上,已經做了不少工作。不久前,阿里云已經與重慶市級交通、公共安全、城市管理等多個部門、多個行業達成了合作,并落地了創新項目。旗下飛象工業互聯網平臺自落地以來,助力重慶各工業垂直領域從自動化、信息化到數字化、網絡化,實現智能化的升級轉型。在阿里云強大的云端算力、大數據以及AI賦能的支撐下,未來飛象將聯合生態在重慶各區縣打造各行業的標桿型項目,通過與龍頭企業、行業協會、大型行業代表性企業共建行業級工業互聯網平臺,結合阿里巴巴集團內的電商、物流、金融等能力推動更多行業內的上下游供應鏈企業接入平臺,為平臺上企業提供一站式的綜合服務。
阿里云在推動產業數字化實施過程中所起到的示范作用,為一大批科技企業在新基建大潮下積極運用數字化、智能化、在線化技術,幫助產業實現轉型升級、提效降本的提供了參考藍本。
它的第二個意義在阿里自身生態層。從阿里方面來看,阿里云的龐大投資計劃,有利于阿里云加速全球布局云基礎設施,增強全球競爭力。有利于阿里云繼續加強重大技術攻堅突破,提升自主研發實力。進一步降低成本,推動云智能普及,助推中小企業低成本完成數字化改造。
當前,阿里云在全世界21個區域內已經部署了超過100個數據中心,并具備向全球企業提供云服務的能力。在數據中心規模大幅擴張后,阿里云全球的服務能力將得到大幅提升,成為全球云計算領域真正的頂級玩家。在自主研發技術方面,阿里云的達摩院XG實驗室、平頭哥最新的芯片研究成果等,將進一步得到驗證和強化,尤其是在下一代云計算數據中心投入使用后,阿里云將具備更加領先于行業的科研工具,并進一步強化自研科技攻堅實力,為未來發展奠定基礎。有了這樣的云計算利器在手,阿里云在推進產業聯動、普及云智能、并助力中小企業高效、低成本實現數字化改造方面,也將更加得心應手。
璽哥認為,如果阿里云方面能夠在未來3年按規劃花好2000億,其必將取得不可估量的成就。
03
阿里云2000億”搞基“背后的野心和公心
據國際研究機構Gartner最新發布的2019年云計算市場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云計算IaaS市場持續快速增長,同比增長37.3%,總體市場規模達445億美元。其中,阿里云蟬聯全球第三、亞太第一。亞太市場份額從26%上漲至28.2%,接近亞馬遜和微軟在亞太地區的總和。當前,阿里云的全球市場份額和第四名谷歌拉開了差距。
很顯然,阿里云不會滿足于當前的市場份額。璽哥認為,阿里云此次積極響應新基建的另一個原因,就是阿里云想要借助新基建這波大浪潮,進一步夯實基礎,提升市場份額,并最終對亞馬遜的全球云計算冠軍寶座發起沖擊。
據阿里2019年財報數據顯示,阿里云在2019去年的全年中實現了營收247億元,是2015年營收的20倍。阿里云已成為阿里新的營收增長引擎。而阿里云的目標,不但想在市場份額上成為全球第一,更要在營收上進一步實現突破,讓阿里云成為未來阿里的主力引擎。
當然,我們不能單純的從阿里云的野心來看阿里云未來3年2000億元的投入。因為伴隨阿里云征戰全球的過程中,2000億元的投資也將實實在在的拉動國內新基建發展。
以過去阿里云投入巨資所打造的“飛天操作系統”應用為例。當前它已經在多個領域成功應用,并產生了巨大的效能。比如基于飛天操作系統打造的阿里云ET城市大腦,已將杭州打造成一座能夠自我調節、與人類良性互動的城市。目前,ET城市大腦接管了杭州128個信號燈路口,試點區域通行時間減少15.3%,高架道路出行時間節省4.6分鐘。在主城區,城市大腦日均事件報警500次以上,準確率達92%;在蕭山,通過城市大腦自動調配紅綠燈,可以實現讓120救護車到達現場時間縮短一半。也是“飛天”,幫助淘寶/天貓撐住了2019年雙11期間54.4萬筆/秒訂單的世界級流量洪峰,這是阿里云自研的“飛天”操作系統、自研云服務器以及云交換機充分應用的成果。
可以預見,帶2000億投資計劃實施后,阿里云的操作系統、服務器等技術水平將得到更大的提升。屆時,阿里云也將在“新基建”中為各行各業帶來更高的效率。
所以,阿里云投入2000億“搞基”這個事情,不僅是野心,也有公心。用官方的話來說,阿里云將用這些錢來打造出萬里挑一的科研工具,進而能做出有那些益于民生的事情,幫到每一個人,能讓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你我更加方便,更加幸福,也更加自豪。
新基建時代,我們需要更多像阿里云這樣既有野心也有公心的企業。
關鍵詞: 阿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