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聯盟計劃,戴姆勒和沃爾沃的高管們,在日內瓦車展上向外界表達了質疑,并提出如何在不影響關鍵技術的獨立性和領導力的情況下,進一步發
對于“聯盟”計劃,戴姆勒和沃爾沃的高管們,在日內瓦車展上向外界表達了質疑,并提出“如何在不影響關鍵技術的獨立性和領導力的情況下,進一步發揮資本的作用。”
在“被下課”的薩繆爾森看來,擁有技術優勢的大公司不愿意分享他們具有競爭優勢的專業領域。“在卡車業務中,戴姆勒和沃爾沃真的是競爭對手,沃爾沃集團方面對此更加敏感。”薩繆爾森說。 “很難平衡兩個競爭對手。”
對于會談內容,馬爾喬內拒絕透露細節,但結論是菲亞特-克萊斯勒集團,不需要“中國投資者”。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綜合外電報道,在今年的日內瓦車展上,來自戴姆勒和沃爾沃的多位高管,通過媒體向外界“放話”:對其重要股東吉利汽車及李書福提出的“聯盟”計劃,提出質疑。無論是“聯盟”計劃的可行性,還是行業邏輯,都表示懷疑,并建議組件汽車產業聯盟以對抗“資本入侵者”。
持股就能建立聯盟嗎?
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曾在上個月透露,已經通過二級市場,收購了戴姆勒公司接近10%的股份,并成為第一大股東。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李書福曾表達,希望能夠獲得戴姆勒在電動車和自動駕駛方面的技術,以此來應對優步和谷歌等新競爭對手。
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
由于吉利集團一連串的海外投資,目前已擁有沃爾沃汽車,沃爾沃卡車,寶騰集團和戴姆勒集團的公司股份,李書福設想開展“聯盟”計劃,以進一步實現包括吉利汽車在內的,各個整車企業間的聯盟。
對于“聯盟”計劃,戴姆勒和沃爾沃的高管們,在日內瓦車展上的向外界表達了質疑,并提出“如何在不影響關鍵技術的獨立性和領導力的情況下,進一步發揮資本的作用。”
“理想情況下,我們希望建立一個雙贏的聯盟”,一位拒絕透露姓名的戴姆勒高管向記者說,“把戴姆勒的技術交給沃爾沃和吉利,并不是期待中的雙贏局面。”
兼顧現有合作伙伴利益
客觀來看,李書福的提案給德國人帶來了更大的挑戰,從現實層面而言,針對自動駕駛汽車技術的研發,戴姆勒公司已經與雷諾-日產結成聯盟。
而在電動車領域,戴姆勒方面已經在中國有兩個合作伙伴,分別是比亞迪和北汽集團,并建立了合資公司和生產基地。吉利方面希望與戴姆勒開展電動車合作的想法,仍有待觀察。
戴姆勒集團首席執行官蔡澈,在日內瓦展上謹慎地歡迎他的新股東,在對李書福和吉利公司表示欽佩的同時,他也表示,任何“聯盟”的建立,都應該充分考慮和尊重北汽集團的意見和建議。
很難平衡競爭對手關系
沃爾沃汽車首席執行官薩繆爾森向路透社表示:吉利集團擁有沃爾沃卡車股份的所有權,后者是戴姆勒卡車業務的直接競爭對手,在商用車領域的合作尤其困難。
沃爾沃汽車CEO哈坎·薩繆爾森
“在卡車業務中,戴姆勒和沃爾沃真的是競爭對手,沃爾沃集團方面對此更加敏感。”薩繆爾森說。“很難平衡兩個競爭對手。”雖然李書福的目標是在汽車制造商之間建立聯盟,但合作確實很棘手,薩繆爾森補充說。
在薩繆爾森看來,擁有技術優勢的大公司不愿意分享他們具有競爭優勢的專業領域,或者他們認為這將成為未來,競爭差異化的關鍵因素。“如果你認為自己可以做得更好,你沒有興趣與其他人分享。”薩繆爾森說。
當然,汽車領域傳統的動力總成技術方面,包括剎車、減震器和變速箱等,“聯盟”計劃的可能性更大,合作的范圍甚至更廣,但這些技術已經可以從供應商那里購買,因此也失去了建立聯盟的意義。
在投資戴姆勒之前,吉利還與菲亞特-克萊斯勒集團舉行了會談,其首席執行官馬爾喬內在本周公開證實。“在我們這個行業(汽車業)有一些機構會議,也會有交流的機會,這些都是很普遍的行為。”馬爾喬內在日內瓦車展上告訴記者,這是一次“愉快的交流”。
關鍵詞: 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