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業協會網站發布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配售對象限制名單公告(2022年第5號)顯示,為規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網下投資者及其配售對象的網下
中國證券業協會網站發布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配售對象限制名單公告(2022年第5號)顯示,為規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網下投資者及其配售對象的網下詢價與申購行為,根據《注冊制下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網下投資者管理規則》的有關規定,中國證券業協會決定對在科創板“三一重能”等新股發行項目網下申購過程中,存在違反《注冊制下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網下投資者管理規則》第二十條規定的股票配售對象列入限制名單。
該名單共計14個配售對象被列入限制名單,華西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自營賬戶在列,限制開始日期為2022年7月14日,截止日期為2023年1月13日。
華西證券回應稱,公司因新股申購轉賬劃款出現操作失誤,致使申購款項未能及時到賬。對此,公司高度重視,已采取相應整改措施,避免今后再次出現類似情況。據悉,華西證券此次打新獲配3.26萬股,應繳納資金97.77萬元,然而最終沒有按時繳納認購資金。
同時,百億私募上海黑翼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的13只私募基金產品也出現在限制名單中。
近年來,不少券商被列入首次公開發行股票配售對象限制名單或黑名單。
今年5月,西部證券在打新過程中出現“烏龍報價”引發市場熱議。中國證券業協會將“西部證券睿赫1號集合資產管理計劃”列入限制名單,一個月內不得參與科創板、創業板、主板等板塊相關項目的網下詢價和配售。
去年4月,因打新棄購信達證券和平安證券同日受罰,根據協會公告,兩家均被暫停“打新”半年,自2021年4月29日起至2021年10月28日止。此外,銀河證券、紅塔證券、申港證券、中山證券等多家券商的自營賬戶,均曾被中證協限制打新,原因也大同小異,如“忘記繳款”“操作失誤”等,且其中不乏低級錯誤。
中證協曾表示,將持續加強與滬深證券交易所的監管協作,運用科技手段強化報價數據監測分析,加大對網下投資者異常行為檢查力度,依規從嚴處理違規行為。
(記者 鄒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