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管理 >

        吉林、海南領跑全國“限塑” 龍頭企業早布局迎來利好

        2020-08-14 17:24:23 來源: 第一財經

        海南省生態環境廳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上半年,海南共生產銷售了128 2噸環保替代品。此外,海南禁塑工作管理平臺也已開始運行,對進入海南市場的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生產企業信息和產品

        近日,貴州省發展改革委、貴州省生態環境廳聯合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實施方案》,要求到2020年底,全省范圍禁止生產、銷售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簽,禁止生產含塑料微珠的日化用品。

        據第一財經記者統計,這是自今年1月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之后,發布“限塑令”新規的第17個省份。

        盡管各省份動作頻出,步調卻不盡一致。第一財經記者調查發現,塑料行業中資金雄厚的龍頭企業多已布局可降解塑料生產線,甚至出現集體股價暴漲。但是,一些生產傳統塑料的中小企業卻因人員設備迭代、原材料緊缺和生產成本提高,而不得不面臨轉型艱難的局面。

        吉林、海南領跑全國“限塑”

        吉林省率先打響禁塑第一槍。2015年,全國率先實施的《吉林省禁止生產銷售和提供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塑料餐具規定》明確規定,全省范圍內禁止生產、銷售和提供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塑料餐具,對于違反規定的企業和個人,將分別處以最高3萬元和最高200元的罰款,嚴于國家“限塑令”標準。

        2019年,海南公布《海南省全面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實施方案》,宣布海南在4月至11月分步驟、分階段開展“禁塑”試點工作,為12月1日起全面禁塑的實施打好基礎。

        今年1月,中央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為禁止塑料制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劃定詳細時間線。距離年底禁塑大限只有半年,九部委又聯合發布《關于扎實推進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8月中旬前出臺省級實施方案。此后,包括吉林、海南在內的17省份陸續出臺禁塑新規。

        為何吉林、海南走到了全國前列?相關負責人的解釋中離不開兩個關鍵詞:生態、產業。

        “吉林省作為全國生態示范省,全面實施禁塑可以有效保護生態環境,降低資源消耗。”吉林省發改委副主任宋剛曾對此解釋,該省推廣可降解的新型塑料制品多為PLA(聚乳酸)制品,它的原材料是以農作物秸稈為主的生物基原料,在生產環節不產生有害物質,在堆肥條件下三個月即可降解。

        “農作物秸稈產量能有多少?全世界每年也就那么多,但是吉林擁有全國最多的玉米秸稈,可以說它很好地把握住了自身先天優勢。”一位業內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相比較吉林在產業上游的優勢,海南的生態壓力顯然更大。

        數據顯示,全球每年有800多萬噸塑料垃圾進入海洋,對海洋生物、漁業等造成嚴重影響。而海南擁有的1823公里海岸線,約200萬平方公里的管轄海域,為其提供了降水、食品和經貿之路。2018年4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指導意見》確定海南的戰略定位之一是“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且明確提出“全面禁止在海南生產、銷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塑料餐具,加快推進快遞業綠色包裝應用。”

        海南省生態環境廳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上半年,海南共生產銷售了128.2噸環保替代品。此外,海南禁塑工作管理平臺也已開始運行,對進入海南市場的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生產企業信息和產品信息納入平臺管理,實現全流程可追溯,推動市場監管執法信息化。

        “以前每次用(不可降解)塑料都有負罪感,現在有很多可降解的和替代品多好”、“離綠色城市又近了一步”、“希望早日全國推廣”,8月1日海南省率先在重點行業和場所開展禁塑工作,許多網友在海南發布的留言區表達了支持。

        中小企業轉型難 原材料或成障礙

        “受到全球疫情的影響,今年各個生產吸管的廠家外貿銷售訂單的份額應該都有所減少,所以我們現在把主要的精力集中在國內市場。”安徽易可紙業董事長黎新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他最近手頭的紙質吸管訂單明顯多了起來,這得益于上海等省市出臺的限塑規定:餐飲行業將不能再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的塑料吸管——紙質吸管正是塑料吸管的有力替代品。

        2018年7月,星巴克宣布到2020年全球28000家門店將完全禁用塑料吸管后,快餐連鎖巨頭麥當勞、肯德基也宣布將在全國餐廳推行減少吸管的方案。

        但這項“環保事業”遠沒有想象中推進得那么順利。“快餐店把吸管換成紙質的,但是飲品的杯蓋卻從紙質換成塑料的,這有什么差別?”除了部分替代措施被消費者詬病,還有一些使用者認為紙質吸管的體驗感過差,“感覺就像吃紙,什么東西都吸不上來”。

        對此,黎新認為,快餐店對于塑料制品和其他材料制品的提供方式一直在視市場評價而變化,無需過度擔心,而紙質吸管的使用體驗卻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想要有好的、穩定的使用體驗,首先是規范行業標準,其次才是加大技術研發”。盡管易可紙業屬于行業中等水平,但黎新說他還是必須面對原材料供應質量不穩定的現實。紙質吸管的原材料包括原生紙漿、膠水等,然而市場上對于這些材料質量的劃分并沒有明確標準,于是部分商家可能以次充好,導致每批貨物的質量出現大幅波動。

        這也意味著生產傳統塑料吸管的中小企業想要一張轉型的入場券,風險更大了。

        “大部分傳統的塑料工廠還是抱有僥幸心理,希望可以在政策邊緣進行運營,處于觀望狀態,并沒有著手做一些升級改良。”多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由于企業轉型將面臨更換原材料供應商、更新生產線、培養技術工人、提高生產成本等一系列問題,因此大多數廠商態度并不堅定。

        龍頭企業早布局迎來利好

        與上述企業面臨危機形成鮮明對比的是,2019年下半年以來,多家國內企業宣布進軍可降解塑料行業。參與企業既包括萬華化學、華峰集團、恒力石化、彤程新材、瑞豐高材等國內有實力的企業,也包括金發科技、金丹科技等可降解材料產業鏈企業,規劃的產能少則幾萬噸,多達百萬噸量級。

        目前有6只“可降解塑料概念股”,分別為金發科技(600143.SH)、億帆醫藥(002019.SZ)、揚農化工(600486.SH)、海正藥業(600267.SH)、齊翔騰達(002408.SZ)、*ST兆新(002256.SZ),此外,金丹科技、彤程新材同樣歸屬于上述概念股中。

        資料顯示,上述概念股中市值最高的金發科技是亞太最大的改性塑料生產企業,具備完全生物降解塑料產能7.1萬噸/年。公告顯示,其還有年產6萬噸的PBAT(聚己二酸)生產線在建,預計在2021年上半年完工,年產3萬噸PLA生產線預計在2021年第四季度完工。

        金發科技2020年半年度報告顯示,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69.3億元,同比增長37.17%;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4.12億元,同比增長373.27%。上半年,公司實現產成品(不含貿易品)銷量 117.45萬噸,同比增長 58.48%,其中原有業務(不包含輕烴及氫能源板塊)實現產成品銷量71.39萬噸,同比增加11.55%。

        關鍵詞:

        精選 導讀

        募資55億港元萬物云啟動招股 預計9月29日登陸港交所主板

        萬科9月19日早間公告,萬物云當日啟動招股,預計發行價介乎每股47 1港元至52 7港元,預計9月29日登陸港交所主板。按發行1 167億股計算,萬

        發布時間: 2022-09-20 10:39
        管理   2022-09-20

        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況曝光 隱形重倉股多為高端制造業

        隨著半年報披露收官,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況曝光。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公募基金全市場基金總數為9794只,資產凈值為269454 75億元,同比上

        發布時間: 2022-09-02 10:45
        資訊   2022-09-02

        又有上市公司宣布變賣房產 上市公司粉飾財報動作不斷

        再有上市公司宣布變賣房產。四川長虹25日稱,擬以1 66億元的轉讓底價掛牌出售31套房產。今年以來,A股公司出售房產不斷。根據記者不完全統

        發布時間: 2022-08-26 09:44
        資訊   2022-08-26

        16天12連板大港股份回復深交所關注函 股份繼續沖高

        回復交易所關注函后,大港股份繼續沖高。8月11日大港股份高開,隨后震蕩走高,接近收盤時觸及漲停,報20 2元 股。值得一提的是,在7月21日

        發布時間: 2022-08-12 09:56
        資訊   2022-08-12

        萬家基金再添第二大股東 中泰證券擬受讓11%基金股權

        7月13日,中泰證券發布公告,擬受讓齊河眾鑫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齊河眾鑫)所持有的萬家基金11%的股權,交易雙方共同確定本次交易的標的資

        發布時間: 2022-07-14 09:39
        管理   2022-07-14

        央行連續7日每天30億元逆回購 對債市影響如何?

        央行12日再次開展了30億元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2 10%。這已是央行連續7日每天僅進行30億元的逆回購縮量投放,創下去年1月以來的最低操作規

        發布時間: 2022-07-13 09:38
        資訊   2022-07-13

        美元指數創近20年新高 黃金期貨創出逾9個月新低

        由于對美聯儲激進加息的擔憂,美元指數11日大漲近1%創出近20年新高。受此影響,歐美股市、大宗商品均走弱,而黃金期貨創出逾9個月新低。美

        發布時間: 2022-07-13 09:36
        資訊   2022-07-13

        美股三大股指全線下跌 納斯達克跌幅創下記錄以來最大跌幅

        今年上半年,美股持續回落。數據顯示,道瓊斯指數上半年下跌15 3%,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29 5%,標普500指數下跌20 6%。其中,納斯達克連續

        發布時間: 2022-07-04 09:51
        推薦   2022-07-04

        融資客熱情回升 兩市融資余額月內增加超344億元

        近期A股走強,滬指6月以來上漲4%,融資客熱情明顯回升。數據顯示,截至6月16日,兩市融資余額1 479萬億元,月內增加344 67億元,最近一個半

        發布時間: 2022-06-20 09:41
        資訊   2022-06-20

        4個交易日凈買入超百億元 北向資金持續流入A股市場

        北向資金凈流入態勢延續。繼6月15日凈買入133 59億元后,北向資金6月16日凈買入44 52億元。自5月27日至今,除6月13日以外,北向資金累計凈

        發布時間: 2022-06-17 09:37
        推薦   2022-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