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訂餐社會共治辦公室23日在廣州成立,該辦公室實現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與網絡訂餐平臺數據共享。其中,食藥監局可對平臺上點餐率較高的餐
“網絡訂餐社會共治辦公室”23日在廣州成立,該辦公室實現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與網絡訂餐平臺數據共享。其中,食藥監局可對平臺上點餐率較高的餐品菜式進行快速檢測和風險監測,對投訴較多、評分較低的餐廳加強實體店“靶向”監管,促進廣州本地餐飲企業的網絡化和品牌化發展。
據了解,“網絡訂餐社會共治辦公室”由廣州市越秀區食藥監局聯合網絡訂餐平臺共建,試點監管部門與網絡訂餐平臺的共治模式。廣州越秀區將以“網絡訂餐社會共治辦公室”為樞紐,做到食藥監局與網絡訂餐平臺數據對接,利用大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和預警,實現食品安全數據共享、食品安全風險共同監測。網絡訂餐平臺將通過實時監測和大數據分析,定期向區食藥監局匯總相關數據。
同時,越秀區食藥監局將定期向平臺通報被反復投訴舉報和通過線下核查發現存在違法行為的入網餐飲企業名單,由平臺進行下線處理。雙方還將依托“網絡訂餐快檢合作平臺實驗室”定期對網絡訂餐的餐品實施快速檢測和風險監測預警,從而推進“政企聯動、社會共治”的食品安全格局向縱深發展。
記者獲悉,網絡訂餐行業正被逐步規范。截至2017年11月,廣州有5萬多家餐廳實施了“明廚亮灶”工程。而在網絡訂餐方面,目前該平臺已有100多家廣州地區餐廳上線“后廚直播模式”,消費者可通過網絡端口實時觀看食物烹飪過程,預計今年可以上線100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