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管理 >

        基因檢測商業化催生了巨大的市場 這是雙贏還是互傷?

        2018-07-24 17:36:36 來源: 中國網

        想知道自己擁有怎樣的血統?對哪些物質過敏?酒精代謝能力怎樣?有怎樣的遺傳風險?如今,面對這樣的疑問,人們有了實際的解決之道:基因檢測。

        想知道自己擁有怎樣的血統?對哪些物質過敏?酒精代謝能力怎樣?有怎樣的遺傳風險?如今,面對這樣的疑問,人們有了實際的解決之道:基因檢測。隨著人們對自身好奇心和探索欲的不斷攀升,基因檢測開始走向日常消費,催生了巨大的市場。(《人民日報海外版》7月18日)

        一些疾病具有獨特的基因形態,若能夠找到疾病與基因形態的對應關系,對于疾病的預防、診斷、治療都大有助益。當前,基因檢測出現了一些比較成熟的運用,比如對先天愚型、地中海貧血等疾病的產前篩查,就具有高達99%以上的準確率。精準醫療是未來的發展方向,其依據的一大理論正是基因技術,可見,基因檢測在醫學領域具有十分光明的前景。

        科研的一個基本倫理是求真務實,只有得出可驗證的結論,方能發表相應觀點,只有技術確定成熟,才適合開發運用。把不成熟或不確定的技術加以開發,不僅有違科研倫理,更隱含著巨大的技術風險。一些基因檢測產品恰恰在這方面存在諸多問題,很多不成熟的技術,甚至包括一些猜想,都被提前開發和過度消費。

        比如,人的性格、愛好、天賦等個人特質,是綜合因素導致的結果。基因形態即使與特質存在一定的關聯,其影響也極為有限,將一種基因形態解讀為一種特質,在邏輯上無法成立。而過敏體質和酒精代謝能力等,暫時與基因形態還沒有可靠的對應關系,這些檢測項目的設立是需求導向的結果,商業味十分濃厚。

        科研有科研的規律,商業有商業的套路,假如兩者聯通而不設防,就很容易形成傷害。搞科研要耐得住寂寞,但商業追求更高的利潤,當商業突破倫理約束,變得唯利是圖時,科研成果就會成為牟利的工具。抽一滴血就能知曉孩子是否“天賦異稟”,取一滴唾液就能預測你的未來,甚至預測婚姻,檢測進取心、節儉程度、性格和生活習慣等,基因檢測市場日益火爆的這類生意,都突破了科學的倫理邊界。基因檢測干了算命先生才干的事,成為賺錢的噱頭,不僅讓消費者受到危害,科研的聲譽也受到影響。

        需要警惕的是,即使是一些專業性的基因研發和生產機構,也難以經受起商業利益的考驗。比如有機構為了推銷基因檢測產品,就認為沒必要接種宮頸癌疫苗;為了推廣無創DNA產前檢測手段,就故意掩蓋其局限性等,這都是商業失當行為向科研領域滲透的表現。

        將科研成果運用于商業開發,不僅無可非議,而且應該提倡。但商業開發要遵循科學規律,科研更不能受到商業的過度熏染。兩者若跨界影響,只會互相傷害,若能實現合理銜接,則科研成果在商業領域就能得到很好地轉化和運用,民眾就能盡快獲得科技發展帶來的好處。而商業收入又能反哺科研,從而實現雙贏。

        是雙贏還是互傷,起決定性作用的是規則和準入門檻。假如規則缺失、準入門檻過低,勢必導致科研成果被誤讀和濫用,不具備資質的機構也會紛紛爭搶這塊市場蛋糕。設定基因檢測的項目清單,規范項目的操作流程,抬高機構的準入門檻,叫停無序開發和技術濫用,已成這一領域的當務之急。唯有如此,才能讓基因檢測受到來自科研和商業領域的雙重約束,得到合理的開發利用,造福而不是坑害民眾。

        關鍵詞: 基因 還是 這是

        精選 導讀

        募資55億港元萬物云啟動招股 預計9月29日登陸港交所主板

        萬科9月19日早間公告,萬物云當日啟動招股,預計發行價介乎每股47 1港元至52 7港元,預計9月29日登陸港交所主板。按發行1 167億股計算,萬

        發布時間: 2022-09-20 10:39
        管理   2022-09-20

        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況曝光 隱形重倉股多為高端制造業

        隨著半年報披露收官,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況曝光。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公募基金全市場基金總數為9794只,資產凈值為269454 75億元,同比上

        發布時間: 2022-09-02 10:45
        資訊   2022-09-02

        又有上市公司宣布變賣房產 上市公司粉飾財報動作不斷

        再有上市公司宣布變賣房產。四川長虹25日稱,擬以1 66億元的轉讓底價掛牌出售31套房產。今年以來,A股公司出售房產不斷。根據記者不完全統

        發布時間: 2022-08-26 09:44
        資訊   2022-08-26

        16天12連板大港股份回復深交所關注函 股份繼續沖高

        回復交易所關注函后,大港股份繼續沖高。8月11日大港股份高開,隨后震蕩走高,接近收盤時觸及漲停,報20 2元 股。值得一提的是,在7月21日

        發布時間: 2022-08-12 09:56
        資訊   2022-08-12

        萬家基金再添第二大股東 中泰證券擬受讓11%基金股權

        7月13日,中泰證券發布公告,擬受讓齊河眾鑫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齊河眾鑫)所持有的萬家基金11%的股權,交易雙方共同確定本次交易的標的資

        發布時間: 2022-07-14 09:39
        管理   2022-07-14

        央行連續7日每天30億元逆回購 對債市影響如何?

        央行12日再次開展了30億元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2 10%。這已是央行連續7日每天僅進行30億元的逆回購縮量投放,創下去年1月以來的最低操作規

        發布時間: 2022-07-13 09:38
        資訊   2022-07-13

        美元指數創近20年新高 黃金期貨創出逾9個月新低

        由于對美聯儲激進加息的擔憂,美元指數11日大漲近1%創出近20年新高。受此影響,歐美股市、大宗商品均走弱,而黃金期貨創出逾9個月新低。美

        發布時間: 2022-07-13 09:36
        資訊   2022-07-13

        美股三大股指全線下跌 納斯達克跌幅創下記錄以來最大跌幅

        今年上半年,美股持續回落。數據顯示,道瓊斯指數上半年下跌15 3%,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29 5%,標普500指數下跌20 6%。其中,納斯達克連續

        發布時間: 2022-07-04 09:51
        推薦   2022-07-04

        融資客熱情回升 兩市融資余額月內增加超344億元

        近期A股走強,滬指6月以來上漲4%,融資客熱情明顯回升。數據顯示,截至6月16日,兩市融資余額1 479萬億元,月內增加344 67億元,最近一個半

        發布時間: 2022-06-20 09:41
        資訊   2022-06-20

        4個交易日凈買入超百億元 北向資金持續流入A股市場

        北向資金凈流入態勢延續。繼6月15日凈買入133 59億元后,北向資金6月16日凈買入44 52億元。自5月27日至今,除6月13日以外,北向資金累計凈

        發布時間: 2022-06-17 09:37
        推薦   2022-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