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管理 >

        20余省養老金出現當期資金缺口 省級將承擔缺口主體責任

        2018-06-26 17:18:28 來源: 鳳凰網

        按照《國務院關于建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將于7月1日起正式實施。

        按照《國務院關于建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將于7月1日起正式實施。

        《通知》下發近半個月來,貢獻省、受益省、富幫窮等說法出現在各種議論中,最終指向中央調劑金制度的公平問題。按《通知》規定辦法執行,養老金結余充分的發達省份將“交多拿少”,而養老金結余不足的省份則會“交少拿多”。

        社科院世界社保中心主任鄭秉文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央調劑金制度在公式設計上的參數是反復研究選定的,已經盡可能地規避了富裕省份和受益省份的不公平問題。

        而珠三角地級市市府辦的一名工作人員則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廣東地區屬于養老金結余較多的地區,上解資金數額也因此排在全國前列。該名工作人員同時介紹,盡管政策從出臺到實施時間緊迫,但該市目前已經按照省人社廳的安排開展相關工作,“不會對當地養老金的發放造成影響”。

        “但‘少交多得’將會成為目前養老保險新政下最容易產生的道德風險,”該名工作人員認為,“如果國內一些地區想方設法‘交少拿多’,將進一步加劇養老基金的收支運行風險,違背中央養老保險基金統籌的宗旨和目的。”

        20余省(區、市)養老金出現當期資金缺口

        人口老齡化,就業形勢多樣化,流動形式增強,勞動力集中向東部發達地區流動等因素,造成我國地區間養老保險撫養比的差距不斷擴大。

        人社部副部長游鈞在6月13日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中介紹,去年全國領取待遇的退休人員9460萬人,總撫養比是2.73︰1。各省份撫養比差距較大,最高的廣東省超過了8︰1,最低的黑龍江省不到1.3︰1。

        反映在各省養老金結余上,部分富裕省份可以支付到四五十個月,并且每年當期都有上百億元結余,廣東省去年結余更是過千億。遼寧、黑龍江等省份則當期收不抵支,個別省份已經穿底。據時代周報記者梳理發現,養老金收不抵支的省份,已經由2014年的黑龍江、寧夏、河北三省,擴大至2016年的7個省份: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內蒙古、湖北、青海。有分析稱,如果扣除政府的財政補貼,2017年,全國已有20多個省(區、市)的養老金出現當期資金缺口。

        為確保養老金足額發放,早在十幾年前,中央文件就提出要劃撥國有資產充實社保基金,但這一提議被擱淺。2015年,山東省率先出臺國有資本劃轉充實省社保基金的相關文件,2017年年底財政部部署的重要任務中,亦包含以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這一項。

        盡管劃撥國有資產和中央調劑金同樣可以解決養老金足額發放的問題,但兩者性質不一。 “調劑金是空間上的調劑,國有資產劃撥是時間上的補償。”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介紹說,國有資產劃撥可以理解為股權劃撥,短期內資產很難變現,是一種長期性的安排;中央調劑金是現金調劑,可以解決短期問題,調整地區養老金不平衡的問題。

        在6月11日召開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貫徹實施工作會議中,作為充實社保基金的舉措之一,通過劃撥國有資產來充實養老基金的辦法依然被提及。據時代周報記者了解,這個辦法如今只在兩三個省份開展,并未在全國推廣。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胡繼曄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認為,以國有資產充實養老基金之所以沒在全國進一步推廣,與地方國企很多沒有完成公司制、股份制改造有關,“在上市希望不大的情況下,也沒有股改的動力,因此地方國資劃轉缺乏明晰產權的支撐”。對此,胡繼曄表示惋惜。

        “交多拿少”不公平?

        “省際之間基金不平衡問題,靠省級統籌自身難以解決,所以必須提高統籌層次,在全國范圍內對基金進行調劑。”游鈞在6月13日的吹風會中指出。

        對建立中央養老金調劑制度,上海財經大學鄭春榮教授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基本養老保險,在中央政府的事權與財權范圍內。“由中央政府統一實施和管理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能夠直接調劑各地的老齡化差別,實施無差異的繳費率,有利于勞動力的流動,亦能緩解各省苦樂不均的狀況。”

        本次中央調劑金主要由上解資金和撥付資金兩部分構成。時代周報記者注意到,上解公式為各省職工平均工資的90%×在職應參保人數,上解比例從3%起步,以后逐步提高。下撥公式則為核定的某省份離退休人數×全國人均撥付額。根據這兩個公式,職工平均工資水平高、參保職工和就業人數多的省份,上解資金較多;離退休人數多的省份,得到的撥付資金較多,打破了“交多應得多”的習慣思維。

        鄭春榮認為,上解和下撥公式沒有掛鉤,而是根據各省實際情況確定上解和下撥數量,有利于老齡化程度較高的地區緩解壓力,恰恰體現了設計的公平性。“任何涉及全國的公共政策都難以做到絕對的公平”,胡繼曄直言,“中國地域廣闊,經濟發展不均衡,此政策是大家能夠想象出來最公平的公式,其核心是全國一盤棋。”胡繼曄同時指出,養老金上繳是所有省份都要上繳,包括已經穿底的省份,然后等國家發放下撥資金,這樣可以減少和地方討價還價的成本,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制度的公平性,“即入不敷出的省份都上繳了,結余的省份更是責無旁貸。”6月21日,時代周報記者致電吉林省人社廳了解工作進展。吉林市人社廳工作人員第二天上午回復稱,吉林人社廳已經將相關工作具體方案上報省政府審批,“具體細節暫不方便透露”。

        2017年全國人口增量的前10名城市中,除西安和鄭州,其他8個城市全部屬于南方,包括珠三角的廣深佛,長三角的杭州、寧波,以及長江中上游的長沙、重慶和成都。根據我國《關于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若干問題的通知》規定,跨省流動就業的參保人員領取養老金時,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在戶籍所在地的,按當地標準執行;不在戶籍所在地,則需要當事人在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累計繳費年限滿10年,才可按關系所在地標準領取,不滿足條件的需要回戶籍所在地領取養老金。“社保的基本原則就是要實行全國范圍的互助共濟,全國養老保險參保人都要享有同樣制度的福利,而不應該形成地區間的差異,無論參保人在哪兒繳費,費用最后都應該屬于全中國參保人的,應該在全中國的范圍里統一調度使用,而不應該成為地區的私有財產。”董登新認為。

        武漢大學薛惠元副教授亦表示,要辯證看待公平問題:“表面上我們只看到此次制度富裕省份把錢拿給貧窮省份,感覺不公平。但我們也要看到跨省流動進來的人員為養老金富裕省份所做的貢獻。跨省流動人員如果回戶籍所在地領取養老金,他們并不能按當時上繳的28%的比例全額帶回戶籍所在地,大約有8%是要留在富裕省份的,也是這部分比例讓富裕省份有更多結余,這個時候拿東部富裕省份的錢來補一下落后地區的缺口,是公平的。”

        有人擔心,省份上解公式的數據真實性會影響最后的上解金額,富余省份有可能故意“少交”。薛惠元承認,的確存在數據造假的可能性,“各省職工的平均工資由統計部門完成,很難造假”,“人數造假相對更容易,但是這部分數據也一查就能查出來。” 薛惠元介紹說,“隨著財務制度、統計制度、信息化系統的完善,未來各省上報數據的真實性是完全可以保證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建立全國統一的社會保險管理信息的平臺,目前我們現在正推行金保工程二期。”

        省級將承擔缺口主體責任

        在6月11日召開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貫徹實施工作會議中,韓正副總理提出,要在2020年全面實現養老保險基金的省級統籌,這意味著,從中央調劑到省級統籌,過渡期只有兩年。董登新說:“中央調劑金辦法只是一種無法一步到位實現中央統收統支的過渡形式,用以調解地區間養老金不平衡的問題,消滅地方間的差異,最終過渡到全國統收統支。”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我國只有四個直轄市、陜西省、青海省、廣東省和西藏自治區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省級統收統支,即將資金全部歸結到省級層面,由省級層面統一調度使用。其余省份雖然對外表示完成了省級統籌改革,但從嚴格意義上看,這些省份實現的是省級調劑金制度或者其他制度,并非真正意義上的省級統籌,即統收統支。

        胡繼曄指出,“現在即使在一些養老金結余較多的省份,省內調節依然困難,結余多的地級市不愿意調節到結余少的地級市。這將影響到能否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省級統籌”。胡繼曄對兩年的過渡期持懷疑態度。但薛惠元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認為,到2020年全面實行省級統籌沒有問題:“從財政角度看,我國長期實施財政分灶吃飯,養老保險制度財權事權不明晰,統籌提到哪一級,哪一級實際就成為最終的‘出資人’和‘兜底人’,因此部分省級政府對于提高統籌層次的積極性也就不高,但這次文件中明確提到,省級政府要切實承擔養老金足額發放和彌補養老金缺口的主體責任。”

        為解決省級政府提高統籌層次積極性不高的問題,本次中央調劑金特意設置了激勵辦法。數位專家提醒,上解金公式使用的是“在職應參保人數”而非“實際參保人數”。專家表示,這樣設定可以激勵地方政府擴大參保人數,做到應保盡保,同時多征繳的那部分資金也可留在本省使用。

        董登新同時提醒,激勵機制也是約束機制:“如果地方政府不能按照應保盡保,全民參保的要求來提高繳費面,最終出現缺口還需地方政府自己籌資,壓力還是有的。

        關鍵詞: 缺口 養老金 省級

        精選 導讀

        募資55億港元萬物云啟動招股 預計9月29日登陸港交所主板

        萬科9月19日早間公告,萬物云當日啟動招股,預計發行價介乎每股47 1港元至52 7港元,預計9月29日登陸港交所主板。按發行1 167億股計算,萬

        發布時間: 2022-09-20 10:39
        管理   2022-09-20

        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況曝光 隱形重倉股多為高端制造業

        隨著半年報披露收官,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況曝光。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公募基金全市場基金總數為9794只,資產凈值為269454 75億元,同比上

        發布時間: 2022-09-02 10:45
        資訊   2022-09-02

        又有上市公司宣布變賣房產 上市公司粉飾財報動作不斷

        再有上市公司宣布變賣房產。四川長虹25日稱,擬以1 66億元的轉讓底價掛牌出售31套房產。今年以來,A股公司出售房產不斷。根據記者不完全統

        發布時間: 2022-08-26 09:44
        資訊   2022-08-26

        16天12連板大港股份回復深交所關注函 股份繼續沖高

        回復交易所關注函后,大港股份繼續沖高。8月11日大港股份高開,隨后震蕩走高,接近收盤時觸及漲停,報20 2元 股。值得一提的是,在7月21日

        發布時間: 2022-08-12 09:56
        資訊   2022-08-12

        萬家基金再添第二大股東 中泰證券擬受讓11%基金股權

        7月13日,中泰證券發布公告,擬受讓齊河眾鑫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齊河眾鑫)所持有的萬家基金11%的股權,交易雙方共同確定本次交易的標的資

        發布時間: 2022-07-14 09:39
        管理   2022-07-14

        央行連續7日每天30億元逆回購 對債市影響如何?

        央行12日再次開展了30億元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2 10%。這已是央行連續7日每天僅進行30億元的逆回購縮量投放,創下去年1月以來的最低操作規

        發布時間: 2022-07-13 09:38
        資訊   2022-07-13

        美元指數創近20年新高 黃金期貨創出逾9個月新低

        由于對美聯儲激進加息的擔憂,美元指數11日大漲近1%創出近20年新高。受此影響,歐美股市、大宗商品均走弱,而黃金期貨創出逾9個月新低。美

        發布時間: 2022-07-13 09:36
        資訊   2022-07-13

        美股三大股指全線下跌 納斯達克跌幅創下記錄以來最大跌幅

        今年上半年,美股持續回落。數據顯示,道瓊斯指數上半年下跌15 3%,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29 5%,標普500指數下跌20 6%。其中,納斯達克連續

        發布時間: 2022-07-04 09:51
        推薦   2022-07-04

        融資客熱情回升 兩市融資余額月內增加超344億元

        近期A股走強,滬指6月以來上漲4%,融資客熱情明顯回升。數據顯示,截至6月16日,兩市融資余額1 479萬億元,月內增加344 67億元,最近一個半

        發布時間: 2022-06-20 09:41
        資訊   2022-06-20

        4個交易日凈買入超百億元 北向資金持續流入A股市場

        北向資金凈流入態勢延續。繼6月15日凈買入133 59億元后,北向資金6月16日凈買入44 52億元。自5月27日至今,除6月13日以外,北向資金累計凈

        發布時間: 2022-06-17 09:37
        推薦   2022-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