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金融搜索平臺融360發布5月銀行理財報告顯示,資管新規的效果逐漸顯現,3個月以內期限銀行理財產品和保本理財的占比逐漸減少,凈值化轉
在線金融搜索平臺融360發布5月銀行理財報告顯示,資管新規的效果逐漸顯現,3個月以內期限銀行理財產品和保本理財的占比逐漸減少,凈值化轉型加速,結構性存款發行量增加,以補位保本理財。二季度以來的偏寬松流動性導致銀行理財的收益率連續三個月下跌,發行數量較4月增加11.5%。
從不同期限來看,5月份發行的理財產品中,3個月以內(含3個月)理財產品占比為24.44%,環比下降4.87個百分點。在資管新規的影響下,3個月以內的短期銀行理財產品發行量占比明顯下降;3-6個月、 6-12個月(含12個月)理財產品分別較4月份環比上升3.28和1.96個百分點;大于1年的理財產品占比較4月環比下降0.36個百分點。
融360分析師認為,鑒于監管要求,未來3個月以內期限的短期銀行理財產品發行量將逐步減少,但銀行也會考慮投資者的投資習慣,因此3至12個月的中長期理財產品數量占比將上升。
銀行理財凈值化轉型效果逐漸顯現。融360監測數據顯示,5月新發行保證收益類理財產品1002款,占比較4月份下降0.36%;保本浮動類理財產品2549款,占比較4月份下降1.94%;非保本浮動收益類理財產品7914款,占比較4月增加1.62%;凈值型理財產品發行136款,環比增加72.15%,占比為1.12%。
從預期收益率來看,融360監測數據顯示,5月銀行理財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82%,環比下降0.03個百分點。銀行理財平均預期收益率已經連續三個月下降,融360分析師認為,主要由于受M2增速回升、外匯占款增加、新增貸款增速持續下降等因素影響,今年二季度以來國內流動性較為寬松,銀行理財的收益重心有所下降。
融360監測數據顯示,5月份共有8家銀行發行311款結構性存款產品,相比4月增加了194款,環比增加166%。其中,267款保本,44款非保本;預期收益率較4月下降了4個百分點。
融360認為,保本理財發行量占比逐月下降后,銀行紛紛通過發行結構性存款來代替保本理財,并在宣傳時主打“保本”字樣,來吸引投資者。
近半年來結構性存款逐漸火爆,成為銀行進行攬儲的有力手段,但也顯現出一些弊端,比如一些銀行利用“假結構性存款”進行高息攬儲。“假結構性存款”是指一些銀行設置了不可能實現的行權條件,使結構性存款最終能按照最高收益率兌付。
5月末,已有一些中小銀行發行的類理財的結構性存款被地方監管叫停。融360預計未來在結構性存款繼續火爆的形勢下,監管很有可能對結構性存款的規模和備案等方面有所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