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管理 >

        堅守交易紀律少“踩雷” 新三板資深“集郵者”詳解另類生存術

        2018-05-30 14:28:00 來源: 中國證券報

        被稱為三類股東第一股的海容冷鏈IPO日前順利過會,整個IPO過程長達914天。200多名個人集郵投資者有望獲得收益。新三板個人投資者大胡(化名)

        被稱為“三類股東第一股”的海容冷鏈IPO日前順利過會,整個IPO過程長達914天。200多名個人“集郵”投資者有望獲得收益。新三板個人投資者大胡(化名)一改往日的低調,“持有多時終于過會,期待解禁時(股價)能有好的表現。”

        過去兩年多,“集郵”一直是新三板個人投資者的重要策略,從二級市場批量買入可能IPO的掛牌公司股票,押寶這些公司IPO能順利成行。大胡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由于個人投資者在信息掌握、風險控制以及成本等方面與機構相比劣勢明顯,不少投資者買入時股價已在高位。同時,IPO審核形勢也在變化。多數“集郵”投資者的命中率及收益遠低于預期,更多是“踩雷”遭遇虧損。

        “集郵”策略

        大胡是較早在新三板市場實施“集郵”策略的投資者。大胡認為,新三板與主板之間的估值差將長期存在。這也是“集郵”策略的基本邏輯。2017年四季度之前,申報IPO之后能成功上市的概率大概在70%左右;如果成功上市,相關公司的估值少說可能翻番多則5倍以上。“‘兩倍以上的上漲空間+70%的概率+3-4年的時間成本’,這是自己當年‘集郵’策略的要點。”大胡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

        從目前情況看,離當初預期很遠。大胡透露,自己先后交易過超過100多個“集郵”概念股。盡管交易過程也有獲利,但“集郵”命中的目標目前只有海容冷鏈,另有不到10家公司仍處于排隊中。所投資的公司中幾家能笑到最后,大胡心中并沒有底。

        “集郵”這種投資策略最大的風險當屬所押的公司IPO失利。2017年以來,成功登陸A股的新三板企業僅26家,主動終止IPO的企業達到33家,被否的企業21家。尤其是2017年四季度以來,IPO過會率驟降至4成。而IPO一旦失利,復牌后這些公司股價基本暴跌。由于缺乏風險對沖機制,不少“集郵者”都經歷過“集郵”慘變為“集雷”的案例。

        曾經風光無限的“扶貧概念股”基本全軍覆沒。金丹科技曾經被稱為“扶貧第一股”。2016年12月5日,公司股價從開盤2.71元/股躥升至收盤29.53元/股。當年9月9日-12月2日短短三個月時間,股東人數從60人增加到超過200人。停牌前,股價最高一度觸及45元/股,收于34.59元/股。IPO過會失利后,金丹科技于2017年12月28日恢復轉讓,復牌前幾日股票無人問津,直至2018年1月3日,以17.31元/股成交一手,跌幅達49.96%;翌日收盤于8.66元/股,跌幅達49.97%。之后股價一直徘徊在8元/股附件,日成交量則銳減至數萬元。

        經驗豐富的大胡同樣在巨鵬食品上遭遇巨虧。巨鵬食品當年也是IPO“扶貧概念股”之一。2016年年底,大胡以6元/股的價格參與公司定增。“當時‘貧困縣+擬IPO’雙重概念加身,定增后很短時間收益就超過50%。可能還是有些貪婪,認為公司凈利規模接近4000萬元,估值又低,其IPO過會的可能性很大。于是,股票一直抓在手中,沒有及時從二級市場退出。隨后公司長期停牌,IPO形勢也出現變化,自己直接被悶殺。”大胡對中國證券報記者無奈地表示。數據顯示,巨鵬食品最新報收1.55元/股,較定增價格下跌超過60%。且期間公司未分紅未送轉。

        有些企業則打著進入上市輔導程序的旗號,待二級市場股價上漲,大股東趁機減持套現,不少“集郵者”進場即成接盤俠被套牢。

        東北證券新三板研究總監付立春表示,個人“集郵”與專業機構的Pre-IPO投資方向基本一致,但最終結果差異較大。除了專業性篩選投資標的能力存在差異外,散戶把握政策風險方面常處于劣勢。企業IPO的隱形門檻通常要高于規定的基本標準,且審核速度和審核標準把握方面也存在變數。

        中科沃土基金董事長朱為繹表示,專業機構投資企業前都會進行盡調,涉及相關供應商、客戶和同業企業等情況。盡調時間有時長達一兩個月,個人投資者顯然不具備這些條件。

        此外,朱為繹指出,投資機構往往會與被投資公司簽訂對賭協議,控制風險保證退出收益;但個人“集郵”投資者基本沒有相關對沖措施。一旦所投資的企業IPO失利,自己往往損失慘重。

        高位建倉

        即使所投資的公司IPO順利過會,解禁后回報率是否誘人?或許從新天藥業上可以一窺。

        新天藥業是一家中成藥制藥企業,2014年10月掛牌新三板。停牌進入上市輔導之前,公司在二級市場僅有41個交易日,27名投資者通過二級市場買入,誤打誤撞成為第一批“集郵”投資者。根據媒體測算,持股三年收益率約為110.27%,復合年化收益率大約三成。這一收益與公司近年來平均凈利增長率相當。隨著限售股的解禁,新天藥業的投資者并沒有獲得數倍的增長空間。

        “新天藥業可以說是‘集郵’策略的代表性案例。”大胡表示,新三板多數企業都能在主板找到對標。對于A股醫藥板塊,除了華大基因等前沿題材公司,多數醫藥公司市盈率都在40倍以下。新天藥業“集郵”投資者進入時,該公司的市盈率已超過30倍,成本顯然太高。這些投資收益還是基于新天藥業屬于次新股、且盤子小的前提。

        據挖貝網統計數據,2017年以來,26家新三板企業成功登陸A股市場。從這些企業目前的市盈率情況看,平均值約為30倍。

        科順防水停牌前被一路熱炒,股價上漲至14.8元/股,市盈率超過40倍。2018年1月,公司順利登陸創業板,股票簡稱為科順股份,最新股價為14.48元/股。目前離限售股解禁還有大半年時間,到時股價表現如何還未可知。

        對于芯能科技,相對機構投資者而言,個人投資者進入成本同樣太高,難以享受到跨市場套利。公告顯示,2016年6月,芯能科技在新三板進行第三輪定增,引入了私募基金鼎暉。鼎暉新趨勢出資3億元,認購芯能科技4427.6萬股股份,認購價格為6.78元/股。投后芯能科技估值達到27.93億元。芯能科技停牌前二級市場交易一直很活躍,停牌前市值達到33.58億元,高于鼎暉入股時近50%。

        朱為繹表示,個人投資者通常通過二級市場投資相關新三板公司,很難參與定增和大宗交易。而機構投資者可以通過二級市場買入、參與定增和大宗交易的方式入股,參與方式和入股價格方面均優勢明顯。除了資金實力更強,機構投資者能夠為企業提供增值服務。尤其是知名機構入股,可以帶來品牌效應,有助于企業在IPO過程中得到更多幫助。因此,機構投資者具備較強的議價能力。

        控制風險

        從近兩年多的情況看,個人“集郵”投資者普遍面臨進入價格高、缺乏風險對沖機制的難題;加之IPO審核形勢多變,風險難以把控,單純的集郵策略難以成行。

        大胡認為,優選擬IPO標的并及早低價介入,通過二級市場交易不斷攤薄持有成本,及時出手過熱個股,是獲得收益的關鍵。

        “首先要選對股,其次要注意成本。”大胡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新三板公司合理估值應參照A股同類公司的1/3標準。首先精選業績方面大體符合IPO的公司,待其估值合理時進入。如果找不到買點,寧可錯過。同時,擬IPO企業發布公告進入上市輔導期至驗收停牌之間,通常會有一輪行情。此時可以賣出一部分,甚至全部賣出鎖定收益。即使持有部分特別看好其IPO前景的公司,但整體持股成本已明顯降低,風險得到一定程度控制。對于熱炒的公司,要特別注意風險。如果A股對標PE為30倍,則新三板公司PE在20倍時就可以下車了。”

        大胡表示,這類策略比較保守,“集郵”命中率很低,自己在金丹科技、根力多等熱門公司上提早下車少賺了不少,但也錯過了看好的龍磁科技。“但堅持交易紀律及策略,至少可以少踩雷。”

        記者 張玉

        關鍵詞: 集郵者 三板 紀律

        精選 導讀

        募資55億港元萬物云啟動招股 預計9月29日登陸港交所主板

        萬科9月19日早間公告,萬物云當日啟動招股,預計發行價介乎每股47 1港元至52 7港元,預計9月29日登陸港交所主板。按發行1 167億股計算,萬

        發布時間: 2022-09-20 10:39
        管理   2022-09-20

        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況曝光 隱形重倉股多為高端制造業

        隨著半年報披露收官,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況曝光。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公募基金全市場基金總數為9794只,資產凈值為269454 75億元,同比上

        發布時間: 2022-09-02 10:45
        資訊   2022-09-02

        又有上市公司宣布變賣房產 上市公司粉飾財報動作不斷

        再有上市公司宣布變賣房產。四川長虹25日稱,擬以1 66億元的轉讓底價掛牌出售31套房產。今年以來,A股公司出售房產不斷。根據記者不完全統

        發布時間: 2022-08-26 09:44
        資訊   2022-08-26

        16天12連板大港股份回復深交所關注函 股份繼續沖高

        回復交易所關注函后,大港股份繼續沖高。8月11日大港股份高開,隨后震蕩走高,接近收盤時觸及漲停,報20 2元 股。值得一提的是,在7月21日

        發布時間: 2022-08-12 09:56
        資訊   2022-08-12

        萬家基金再添第二大股東 中泰證券擬受讓11%基金股權

        7月13日,中泰證券發布公告,擬受讓齊河眾鑫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齊河眾鑫)所持有的萬家基金11%的股權,交易雙方共同確定本次交易的標的資

        發布時間: 2022-07-14 09:39
        管理   2022-07-14

        央行連續7日每天30億元逆回購 對債市影響如何?

        央行12日再次開展了30億元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2 10%。這已是央行連續7日每天僅進行30億元的逆回購縮量投放,創下去年1月以來的最低操作規

        發布時間: 2022-07-13 09:38
        資訊   2022-07-13

        美元指數創近20年新高 黃金期貨創出逾9個月新低

        由于對美聯儲激進加息的擔憂,美元指數11日大漲近1%創出近20年新高。受此影響,歐美股市、大宗商品均走弱,而黃金期貨創出逾9個月新低。美

        發布時間: 2022-07-13 09:36
        資訊   2022-07-13

        美股三大股指全線下跌 納斯達克跌幅創下記錄以來最大跌幅

        今年上半年,美股持續回落。數據顯示,道瓊斯指數上半年下跌15 3%,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29 5%,標普500指數下跌20 6%。其中,納斯達克連續

        發布時間: 2022-07-04 09:51
        推薦   2022-07-04

        融資客熱情回升 兩市融資余額月內增加超344億元

        近期A股走強,滬指6月以來上漲4%,融資客熱情明顯回升。數據顯示,截至6月16日,兩市融資余額1 479萬億元,月內增加344 67億元,最近一個半

        發布時間: 2022-06-20 09:41
        資訊   2022-06-20

        4個交易日凈買入超百億元 北向資金持續流入A股市場

        北向資金凈流入態勢延續。繼6月15日凈買入133 59億元后,北向資金6月16日凈買入44 52億元。自5月27日至今,除6月13日以外,北向資金累計凈

        發布時間: 2022-06-17 09:37
        推薦   2022-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