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管理 >

        APP查征信后患無窮 “經濟身份證”或被泄露

        2018-05-29 14:49:01 來源: 科技日報

        不用跑銀行排隊等候,只需在手機上下載個APP,輸入相關個人信息,就能查詢個人征信,并在24小時內出具報告……這是很多手機APP宣稱的內容。

        不用跑銀行排隊等候,只需在手機上下載個APP,輸入相關個人信息,就能查詢個人征信,并在24小時內出具報告……這是很多手機APP宣稱的內容。確實挺方便的,但殊不知,背后卻存在嚴重的信息安全隱患。

        日前,中國人民銀行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征信信息安全管理的通知》(簡稱《通知》)指出,運行機構和接入機構要健全征信信息查詢管理,嚴格授權查詢機制,嚴禁未經授權認可的APP接入征信系統。

        只是中介 APP無法與央行直連

        “市場上的第三方APP本身無法與央行直連,查詢的方法其實是用戶在APP上填寫自己的個人信息,APP通過抓取技術幫助用戶進入央行征信中心的個人信用信息服務平臺進行查詢,并在收到征信報告后為用戶有重點地在APP上展示出來。”近日,賽迪顧問數字經濟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樊凱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說。

        樊凱表示,整個過程對于用戶來說都是在APP上完成的,但實質上是APP利用用戶提供的信息在征信中心的平臺上進行查詢,與用戶本人在征信中心平臺上查詢無異,APP在這個過程中充當了中介的角色。

        確實,據記者了解,目前能夠查詢個人征信、接入央行征信系統的只有符合條件的銀行和小額貸款公司、融資性擔保公司、村鎮銀行等金融機構。

        風險巨大 “經濟身份證”或被泄露

        不管是辦信用卡,還是貸款買房買車,每一項都跟央行征信有關,個人征信查詢的需求越來越多。

        樊凱認為,對于用戶來說,個人信用報告是個人信用歷史的客觀記錄,包含了個人借債還錢、合同履行、遵紀守法等信息,在個人貸款、信用卡審批、任職資格審查、員工錄用等方面擁有巨大的作用,堪稱是個人的“經濟身份證”。

        利用APP查詢一般使用的是央行征信中心的個人信用信息服務平臺的銀行卡驗證或者問題驗證方式,需要通過手機和驗證碼注冊,還要提供身份證、銀行卡等個人信息進行身份驗證,這些信息和隨后查詢到的個人征信報告(記錄了個人身份、職業、借債還錢、電信繳費負債、社保公積金等)的信息都可以輕易被APP留存甚至使用,將為用戶留下極大的安全隱患,一旦被人非法使用將造成難以預料的后果。

        的確,通常情況下,用戶征信都是為了從事貸款等金融活動,征信活動背后具有很明確的目的性。北京理工大學計算機學院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國家工程實驗室副教授閆懷志表示,多數征信代理APP跟央行征信中心并無合作關系,而用戶又大多未對APP征信代理查詢協議認真閱讀,更重要的是,個人征信信息具有特殊重要價值,因此,這種代查行為存在著巨大的信息泄露以及被非法利用的風險。

        “在APP系統中清除這些信息,技術上并不難實現,但‘天底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部分代查APP運營商為用戶代查的初衷就是要獲取用戶信息,來實現其他商業目的。”閆懷志說,比如獲知某些用戶在央行征信記錄不良的情況下,可以向該類用戶定向推銷其他金融貸款業務。

        頻繁查詢 可能影響銀行貸款審批

        不只是信息泄露,網絡查詢征信報告雖然很方便,但是個人和機構查詢征信報告都會留下痕跡,短時間內被個人或銀行多次查詢還可能會影響銀行對貸款的審批。

        央行征信中心表示,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只是提供個人信用報告,供商業銀行在審批個人的貸款申請時參考,最終能否得到貸款,取決于商業銀行貸款審批的結果。有銀行工作人員就表示,短時間內頻繁地查詢,同時沒有放款記錄,可能會讓銀行認為你急需資金但卻處處碰壁,因此會對你的借款申請更為謹慎。“現實中確實有這樣的問題,用戶頻繁查詢自己的個人征信,將會影響個人信用,在遇到購房、購車真正需要貸款的時候有可能會受到影響。”樊凱提醒說。

        規范管理 數據平臺應進行加密升級

        目前,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尚未提供APP征信服務。就APP規范管理問題,央行已經要求“嚴格授權查詢機制,未經授權嚴禁查詢征信報告,規范內部人員和國家機關查詢辦理流程,嚴禁未經授權認可的APP接入征信系統”。

        征信行為既與信息安全有關,更面臨較高的金融風險。因此,就普通用戶來講,閆懷志表示,既要有信息安全意識,更要有金融風險防范意識。建議用戶通過人民銀行分支機構現場查詢、央行授權代理機構現場查詢,也可以直接登錄人民銀行征信中心官網等正規渠道查詢,慎重使用各類社會APP,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在央行征信中心官網首頁,有紅色字樣聲明:“安全提示:征信中心未授權任何第三方應用程序(APP)提供個人信用報告查詢服務,敬請廣大用戶注意。”樊凱也強調,對于普通用戶而言,一定選擇官方渠道進行個人征信查詢。

        APP該如何規范管理?樊凱表示,從央行層面講,建議對數據平臺進行加密升級,增加信息反抓取功能,從技術角度杜絕第三方APP的違規操作;而從規范角度來說,由于用戶信息泄露呈現渠道多、竊取違法行為成本低、追查難度大等特點,用戶個人信息保護工作形勢嚴峻,建議監管部門盡快制定個人信息安全法,加大對個人信息的保護力度。 本報記者 付麗麗

        關鍵詞: 身份證 經濟

        精選 導讀

        募資55億港元萬物云啟動招股 預計9月29日登陸港交所主板

        萬科9月19日早間公告,萬物云當日啟動招股,預計發行價介乎每股47 1港元至52 7港元,預計9月29日登陸港交所主板。按發行1 167億股計算,萬

        發布時間: 2022-09-20 10:39
        管理   2022-09-20

        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況曝光 隱形重倉股多為高端制造業

        隨著半年報披露收官,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況曝光。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公募基金全市場基金總數為9794只,資產凈值為269454 75億元,同比上

        發布時間: 2022-09-02 10:45
        資訊   2022-09-02

        又有上市公司宣布變賣房產 上市公司粉飾財報動作不斷

        再有上市公司宣布變賣房產。四川長虹25日稱,擬以1 66億元的轉讓底價掛牌出售31套房產。今年以來,A股公司出售房產不斷。根據記者不完全統

        發布時間: 2022-08-26 09:44
        資訊   2022-08-26

        16天12連板大港股份回復深交所關注函 股份繼續沖高

        回復交易所關注函后,大港股份繼續沖高。8月11日大港股份高開,隨后震蕩走高,接近收盤時觸及漲停,報20 2元 股。值得一提的是,在7月21日

        發布時間: 2022-08-12 09:56
        資訊   2022-08-12

        萬家基金再添第二大股東 中泰證券擬受讓11%基金股權

        7月13日,中泰證券發布公告,擬受讓齊河眾鑫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齊河眾鑫)所持有的萬家基金11%的股權,交易雙方共同確定本次交易的標的資

        發布時間: 2022-07-14 09:39
        管理   2022-07-14

        央行連續7日每天30億元逆回購 對債市影響如何?

        央行12日再次開展了30億元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2 10%。這已是央行連續7日每天僅進行30億元的逆回購縮量投放,創下去年1月以來的最低操作規

        發布時間: 2022-07-13 09:38
        資訊   2022-07-13

        美元指數創近20年新高 黃金期貨創出逾9個月新低

        由于對美聯儲激進加息的擔憂,美元指數11日大漲近1%創出近20年新高。受此影響,歐美股市、大宗商品均走弱,而黃金期貨創出逾9個月新低。美

        發布時間: 2022-07-13 09:36
        資訊   2022-07-13

        美股三大股指全線下跌 納斯達克跌幅創下記錄以來最大跌幅

        今年上半年,美股持續回落。數據顯示,道瓊斯指數上半年下跌15 3%,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29 5%,標普500指數下跌20 6%。其中,納斯達克連續

        發布時間: 2022-07-04 09:51
        推薦   2022-07-04

        融資客熱情回升 兩市融資余額月內增加超344億元

        近期A股走強,滬指6月以來上漲4%,融資客熱情明顯回升。數據顯示,截至6月16日,兩市融資余額1 479萬億元,月內增加344 67億元,最近一個半

        發布時間: 2022-06-20 09:41
        資訊   2022-06-20

        4個交易日凈買入超百億元 北向資金持續流入A股市場

        北向資金凈流入態勢延續。繼6月15日凈買入133 59億元后,北向資金6月16日凈買入44 52億元。自5月27日至今,除6月13日以外,北向資金累計凈

        發布時間: 2022-06-17 09:37
        推薦   2022-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