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管理 >

        談談醫美行業:這是個畸形了20多年的行業

        2018-02-10 14:59:00 來源: 騰訊

        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醫院燒傷整形科日常工作的大部分時間都在處理非常嚴重的醫美整形并發癥。這些臨床接觸的案例觸目驚心:器官喪失、肢體

         “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醫院燒傷整形科日常工作的大部分時間都在處理非常嚴重的醫美整形并發癥。這些臨床接觸的案例觸目驚心:器官喪失、肢體偏癱、腦梗甚至死亡。”

         

          2018年伊始,關于醫療美容發生事故的報道突然多了起來。據主流媒體報道,僅僅1月份國內就發生了三起嚴重醫美事故。據央視報道,2018年1月23日,一名大陸馬姓女子在臺灣知名醫療美容診所進行抽脂手術時,突然失去呼吸心跳,猝死在手術臺。據江蘇電視臺報道,2018年1月15日,張女士注射名叫“粉毒”的瘦臉針,臉沒瘦反而膿腫、疼痛,甚至局部脂肪異化壞死。據北京時間報道,2018年1月6日,23歲的劉悅(化名)在北京某醫療美容醫院打了一針玻尿酸后,因填充物滲入血液循環造成視網膜中央動脈阻塞,瞬間右眼失明。

          根據新京報記者調查,在醫美事故頻發背后,存在著大量醫療美容亂象。2019年,中國醫美市場預計突破萬億元,成為居房地產、汽車、旅游之后的第四大服務行業。《2017中國醫美行業黑皮書》統計顯示,在眾多的醫美機構中,卻藏匿著數量眾多的、無資質認可的非法醫美機構。中國黑診所數量已超60000家,是正規診所的6倍。非法醫美已成醫美行業發展最大阻礙。

          ━━━━━

          臺灣“名醫”酒店開房做美容手術

          程醫生最近發的一條朋友圈,是要賣車。這臺紅色的奔馳E260是他常住北京時的座駕,“由于本人現在在上海定居,帶車牌出售。”

          在這之前,程醫生的朋友圈只發兩類內容:和各種極品美女的party合照以及自己在臺灣的醫美診所推出的新項目案例對比圖。最近一項大力推廣的是:果凍硅膠隆胸。據說,這種最新的硅膠假體植入體內,視覺和手感都可以100%的媲美真胸。

          案例中美女的照片,完成從A到D的完美蛻變,只用了兩周時間,并且“不會很痛”。

          程醫生朋友圈顯示,他是臺灣人,標準富二代,學醫。父母在臺灣經營著數家連鎖品牌的整形醫院,母親就是醫院的頭牌醫生。他不定期地往返于洛杉磯、臺灣、香港、東京、北京的各個高級酒店。

          一位知情人告訴新京報記者,“他很可能就在酒店的一個房間里,為一些慕名而來的女孩打針”,打瘦臉針、玻尿酸之類的注射治療可以直接在酒店開間房進行,治療的過程還會完成面診,推薦到自己的工作室做隆胸等大手術。“你只知道他是來自臺灣的名醫,并不知道他和他的工作室有沒有正規的醫美執照。”

          在線醫美平臺APP更美的創始人劉迪表示,這正是醫美黑診所的一種形式——酒店游醫。這種形式往往是自稱是韓國或者臺灣的名醫飛到北京接診,不進行公開宣傳,全程保證私密性,有專人組織和對接客戶。

          ━━━━━

          打一針玻尿酸“閨蜜”吃3000元回扣

          “如果不是朋友介紹,根本進不去這個圈子”,內部人士稱,獲取上述名醫的出診信息一般是通過“特殊渠道”獲得。

          在一些所謂閨蜜圈里,如果一位“閨蜜”向你發來“先變美后party”的邀約,一般女士都會很難拒絕。尤其是通過“內部消息”拿到某位明星私人醫生的出診消息。

          “拉一個人,就有幾百塊紅包,不管她整不整。”上述知情人稱,如果拉來的人做項目的話,這位“閨蜜”中介可以拿到12%-15%的提成。

          這其中,不乏網紅、主持人、空姐等高端客戶,一般是擁有穩定客戶資源的“中間人”組局,坐地起價。“一支成本在1500左右的玻尿酸,通過所謂名醫之手,打在臉上的價格是一萬五。”知情人稱。

          這種專為對價格不敏感的高端客戶所設的局,就是認準了其對私密性的要求。她們往往對閨蜜信任度極高,比起正規的醫美機構,更傾向于享受獨一無二的定制服務。

          中間人就是利用了這一點,將“空降”來的“名醫”包裝成Angelababy、范冰冰等一線明星所御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到北京接診,營造出“內部消息”的劇情,極大地滿足了愛美者的虛榮心。

          據知情人介紹,這些“名醫”的朋友圈通常經營得很“用心”。朋友圈一定要發自己正在做手術的照片,顯示其專業性。大牌明星的合影一定要有,最好是穿著手術服,配一句:手術剛結束,自己和明星都很辛苦。和網紅、模特、主持人的合影越多越好,最好一張照片有七八個,營造出一種“這些都是我作品”的感覺。

          “花一萬五打的玻尿酸,可能你閨蜜拿了3000元提成,剩下的全歸中間人,他再給請來的‘名醫’分成。”如果他還有良心,使用正規藥品的話,要想多賺錢,只能降醫生的成本。

          ▲一無證醫生在朋友圈宣傳雙眼皮手術項目。

          ━━━━━

          微整形培訓:在雞腿上練習切雙眼皮

          劉迪告訴新京報記者,按照現行法規,整形醫生需要持有國家衛計委頒發的《醫師資格證》和《執業醫師證》。

          國家對執業醫師資質有著非常嚴苛的考核和監督體系,一旦出現不合規行醫,持證人將被終身禁止行醫。中國整形美容協會民營醫美機構分會常務副會長田永成對媒體表示,合格的整容醫師必須要取得執業醫師證明,考取下來平均需要十年的時間,其中要經過正規大學的系統學習和多年的實習;考取執業醫師證明后還要經過至少兩年的積累才能夠獨立操作美容項目。

          在網上搜索“微整形培訓班”得到幾十個結果。其中一個鏈接點開后顯示,“微創除皺、微創填充、埋線雙眼皮等火爆的項目均開設單項班,報名全部項目套餐可享受優惠價格16800元。”學完三門課程僅需一周時間,培訓結束頒發證書。

          據內部人士介紹,一些不規范的微整形培訓,其中臨床實踐其實就是學員互相注射生理鹽水、在雞腿上練習切雙眼皮等行為。

          “如果給人打玻尿酸去除法令紋,老師會告訴你,在人面部,法令紋的上下方各有一條橫著的血管。下面我教你的方法,就是你在打針時避開那兩條血管就行。”劉迪曾親歷這種課程現場。“但你不能排除有人的血管長偏了,所以你要慢慢扎,如果發現出血,就趕緊把針拔出來,別打了!如果真的把玻尿酸打進血管里了,你就把這個針眼的創口捅大,讓它自己流出來。”這就是劉迪所聽過微整形課程老師的培訓。

          據記者了解,北京同仁醫院幾乎每周都能接到一個微整失明的患者。一個月前,同仁醫院整形外科鄭永生主任一天接到三位如此患者。“現在沒有在職的人替別人做微整是要刑拘的,涉事人已經進去,但失明,是沒有辦法恢復的。”

          ━━━━━

          韓國進口肉毒素“粉毒綠毒”國內沒批號

          劉迪表示,常見的如隆下巴、打瘦臉針、處女膜修補術、腋臭手術、自體脂肪注射、植發等輕量級的“微整形”醫美項目,都需要在正規機構中由合規執業者用合法藥品進行手術和注射,其中機構和醫生都要具備相關證書,同時醫生只能在合規的機構中進行項目操作。

          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北京某三甲整形醫院醫生靳琦剛做完一臺鼻修復手術。“病人小Q曾經在某機構做過注射隆鼻,我們問她用的什么藥品,她自己都說不清。”效果就更不盡如人意了,現在,小Q找到靳琦做修復。

          ▲北京某三甲整形醫院醫生靳琦(左一)在為醫療美容求醫者做面部整形手術(受訪者供圖)

          在手術過程中,靳琦和同事打開鼻腔發現,“里面全是碎骨頭渣子”。靳琦和同事花了整整兩個小時的時間,把小Q鼻腔中的“雜物”剔除干凈,這才開始手術。

          “隆鼻的非法注射物如:奧美定、骨粉、生長因子等,這些注射材料可能導致流動移位,皮膚化膿、感染、侵蝕組織等,這些就是注射美容并發癥,甚至不排除發生腫瘤的風險。”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整形美容科副主任醫師陳曉芳告訴記者。

          能取出來的情況還算好,有些假藥足以致命。以“瘦臉針”需要的肉毒素為例,目前我國僅批準上市兩種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分別為蘭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生產的國產產品衡力和Allergan Pharmaceuticals Ireland生產的進口產品保妥適(BOTOX)。

          指定的經銷商也只有幾十家,醫院對藥品有著嚴格的控制,不合規的醫美機構幾乎不可能通過正規渠道獲得這兩種藥品。“市面上特別火的什么粉毒綠毒,這種肉毒素,說是韓國進口的,但其實國內沒有批號,也不知道到底是哪兒來的。”靳琦說。

          既然效果不能保證,危險足以致命,為什么還有那么多人心甘情愿地去黑診所打假藥呢?“便宜吧。”靳琦想了想。

          在靳琦看來,求美者冒著生命危險去黑診所求醫,“這就像生病去找蒙古大夫一樣可笑!”

          ━━━━━

          玻尿酸1支幾百元“成本都不夠”

          “打價格戰”在美容院的超范圍經營中普遍存在。以玻尿酸為例,三甲醫院的普遍收費在5000元/支左右。“很多機構打出的驚爆價低至幾百元,這可能連藥品的成本都不夠。”靳琦稱。

          “美容院降低成本最常見的方法是把玻尿酸換成水,短時間內都可以起到讓注射部位飽滿的作用。”劉迪表示,效果很快會消失,患者找回來,“總之就是你自己吸收了,不是藥的問題。”想要效果,可以再打一針。

          醫美行業藥品利潤極高,其耗材生產成本較低,銷售價格高。愛美客技術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的招股說明書中顯示,公司三年來的綜合毛利率高達93.73%、91.31%和87.19%,其中,2016年寶尼達產品毛利率達到98.23%,而且連續三年都在96%以上。

          公開資料顯示,2016年愛美客主營的一款名為 “寶尼達”的玻尿酸產品銷售單價為2530.37元。而生產玻尿酸的主要原材料,透明質酸鈉、預灌封注射器、一次性無菌注射針頭的采購價格僅為159.82(元/克)、8.8(元/支)和4.76(元/個)。

          正規上市公司的毛利都能達到如此,市場上大量的“三無”產品的利潤恐怕只高不低。“櫥窗里擺幾支進口肉毒素,注射時換成假藥的,更是司空見慣,換成國產便宜貨的,還算是有良心的。黑工作室小美容院之類的地方,百分之九十九是假冒偽劣!”聯合麗格集團董事長李濱曾在一次演講中表示。

          “在醫美江湖的許多老板眼里,醫生的技術不值錢,因為技術可以包裝,你值多少錢,要看我能賣多少。”李濱說。

          業內人士稱,這個行業,如果決心賺黑錢,教育門檻和成本都低得驚人。

          行業迅速火爆,利潤奇高,投機者大量涌入。唯利是圖的黑心商人以逐利為本,再加上整形手術仍存在私密性需求,難監管,越來越多的逐利者涌入,行業的水越來越渾。

          ━━━━━

          醫美行業急需“大數據”參與監管

          在醫美領域的這5年,劉迪看到了行業正生長,也苦惱于黑診所對市場的腐蝕,“關注10個合規醫生,就進入了10個呼吁治理黑診所的朋友圈,普通診所利潤率5%-10%,黑診所利潤率可能高達70%-80%。”

          據多名業內人士介紹,黑診所一般會設在會所、美容院、工作室甚至美容美發店。這些地點本來就很隱蔽,而酒店游醫這種“打一槍換一個地方”更加劇了監管層面的困難。“真正不正規的機構,很少被查到。”

          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醫院燒傷整形科主任陳敏亮,日常工作的大部分時間都在處理非常嚴重的醫美整形并發癥。這些臨床接觸的案例觸目驚心:器官喪失、肢體偏癱、腦梗甚至死亡。“正規的醫療美容機構在背行業中非法機構的黑鍋。”

          “常見的并發癥,在三級甲等醫院和民營醫院出現幾率還是比較少的。”陳敏亮表示。以吸脂手術為例,一個受過正規訓練的醫生一般可以避免手術的常見并發癥。“在正規的整形醫院,我們在術前都會對患者進行常規的必要的術前檢查。術前嚴格掌握適應癥,選擇合適的麻醉方式及麻醉藥等,術中要有良好的搶救條件,這是正規醫美機構提供的最基本的保障。”陳曉芳表示。

          而安全之外,陳曉芳表示,“國內專業的整形外科專科醫院和公立醫院的整形外科技術水平都很高,某些科目的臨床經驗可能更豐富。”但行業信息的不透明嚴重阻礙了其健康發展,國內高水平的整形美容醫療機構大多沒有被老百姓了解和信任。

          曾經,機構只能遵循競價排名,而搜索引擎無法形成閉環,因其缺少交易數據,因此無法形成真正來自用戶口碑的評價體系。“社交媒體雖沉淀了很多用戶評價,但沒有專業的人將其梳理、匯總,且標準不一。”劉迪表示。

          傳統醫療平臺并不專業聚焦于醫美,整形醫院管理系統則不能覆蓋所有的醫美機構。近年來,以更美等為代表的互聯網醫美平臺崛起,因其沉淀了大量用戶交易數據及真實評價,成為輸出中國醫美質量評價體系的基礎。

          以更美為例,平臺上會對上線的醫美機構和醫生進行全面質量審查,積累行業資質的相關數據。自然沉淀的用戶反饋、購買量及關注度等數據實時更新。再根據對機構進行抽檢和回訪的情況,不斷調整數據庫,展示情況也會隨數據庫更新而變化。劉迪表示,醫生能力象限的維度就是中國醫美質量評價體系的前身。

          “這是個畸形了20多年的行業。”劉迪稱,要改變,不是一朝一夕的。隨著行業數據不斷積累,醫生安全信用分級越完善,求美者的評判依據更加精準。

          加大監管力度和完善評價體系終歸是外部手段,從根源上杜絕黑診所,就需要消滅需求。這個行業的有識之士們正在站出來,他們正在通過互聯網醫美平臺、視頻科普節目、問答社區等與求美者溝通,承擔起很大一部分市場教育工作。

          “我相信,靠行業的信息不對稱賺錢將越來越難。”劉迪稱。

          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醫院燒傷整形科日常工作的大部分時間都在處理非常嚴重的醫美整形并發癥。這些臨床接觸的案例觸目驚心:器官喪失、肢體偏癱、腦梗甚至死亡。正規的醫療美容機構在背行業中非法機構的黑鍋。

        關鍵詞: 美行 畸形 多年

        精選 導讀

        募資55億港元萬物云啟動招股 預計9月29日登陸港交所主板

        萬科9月19日早間公告,萬物云當日啟動招股,預計發行價介乎每股47 1港元至52 7港元,預計9月29日登陸港交所主板。按發行1 167億股計算,萬

        發布時間: 2022-09-20 10:39
        管理   2022-09-20

        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況曝光 隱形重倉股多為高端制造業

        隨著半年報披露收官,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況曝光。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公募基金全市場基金總數為9794只,資產凈值為269454 75億元,同比上

        發布時間: 2022-09-02 10:45
        資訊   2022-09-02

        又有上市公司宣布變賣房產 上市公司粉飾財報動作不斷

        再有上市公司宣布變賣房產。四川長虹25日稱,擬以1 66億元的轉讓底價掛牌出售31套房產。今年以來,A股公司出售房產不斷。根據記者不完全統

        發布時間: 2022-08-26 09:44
        資訊   2022-08-26

        16天12連板大港股份回復深交所關注函 股份繼續沖高

        回復交易所關注函后,大港股份繼續沖高。8月11日大港股份高開,隨后震蕩走高,接近收盤時觸及漲停,報20 2元 股。值得一提的是,在7月21日

        發布時間: 2022-08-12 09:56
        資訊   2022-08-12

        萬家基金再添第二大股東 中泰證券擬受讓11%基金股權

        7月13日,中泰證券發布公告,擬受讓齊河眾鑫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齊河眾鑫)所持有的萬家基金11%的股權,交易雙方共同確定本次交易的標的資

        發布時間: 2022-07-14 09:39
        管理   2022-07-14

        央行連續7日每天30億元逆回購 對債市影響如何?

        央行12日再次開展了30億元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2 10%。這已是央行連續7日每天僅進行30億元的逆回購縮量投放,創下去年1月以來的最低操作規

        發布時間: 2022-07-13 09:38
        資訊   2022-07-13

        美元指數創近20年新高 黃金期貨創出逾9個月新低

        由于對美聯儲激進加息的擔憂,美元指數11日大漲近1%創出近20年新高。受此影響,歐美股市、大宗商品均走弱,而黃金期貨創出逾9個月新低。美

        發布時間: 2022-07-13 09:36
        資訊   2022-07-13

        美股三大股指全線下跌 納斯達克跌幅創下記錄以來最大跌幅

        今年上半年,美股持續回落。數據顯示,道瓊斯指數上半年下跌15 3%,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29 5%,標普500指數下跌20 6%。其中,納斯達克連續

        發布時間: 2022-07-04 09:51
        推薦   2022-07-04

        融資客熱情回升 兩市融資余額月內增加超344億元

        近期A股走強,滬指6月以來上漲4%,融資客熱情明顯回升。數據顯示,截至6月16日,兩市融資余額1 479萬億元,月內增加344 67億元,最近一個半

        發布時間: 2022-06-20 09:41
        資訊   2022-06-20

        4個交易日凈買入超百億元 北向資金持續流入A股市場

        北向資金凈流入態勢延續。繼6月15日凈買入133 59億元后,北向資金6月16日凈買入44 52億元。自5月27日至今,除6月13日以外,北向資金累計凈

        發布時間: 2022-06-17 09:37
        推薦   2022-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