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管理 >

        打“擦邊球”培訓機構亂象叢生 虛假宣傳引發行業信任危機

        2018-02-02 10:24:00 來源: 中國日報網

        往往是幾間教室,三五個老師,一家教輔機構就可對外招生——重慶不少培訓機構打辦學許可擦邊球本報記者 黃仕強近日,《工人日報》記者走訪

        往往是幾間教室,三五個“老師”,一家教輔機構就可對外招生——

        重慶不少培訓機構打辦學許可“擦邊球”

        本報記者 黃仕強

        近日,《工人日報》記者走訪重慶主城多個教育培訓機構后發現,很多打著“名校教師”旗號的機構,多數名不副實,小區內私人辦學、招生現象比比皆是。為規避教育部門的監管,很多機構都在“打擦邊球”。

        “現在的培訓機構這么容易開辦?”

        “幾間教室,三五個‘老師’,一個教輔機構就可成立,對外招生,但實際上這些私人辦的培訓機構,很多都沒有相應資質。”近年來,重慶的教輔機構大量涌現,且每年以幾何數增長,據行業資深人士稱,當前重慶培訓機構數以萬計,而部分是私人在居民小區里開辦的,手續尚未齊全便開始招生。

        記者了解到,重慶主城各區隨處可見教育機構,僅僅在觀音橋商圈附近就有近百家培訓機構。采訪中,多位重慶市民表示,“現在的培訓機構這么容易開辦?沒有開設門檻嗎?”

        事實上,正規教育培訓機構的開設難度并不小,一家合格的民間輔導機構應具備社會力量辦學許可證,民辦非企業法人證,組織機構代碼證,稅務登記證等。其中有的歸教育部門審批,有的歸民政局簽發,有的歸工商和地稅管理……但很多機構都在“打擦邊球”。為規避教育部門的監管,一些輔導機構以文化傳播、文化咨詢公司等名義在工商局注冊,申領營業執照后即掛牌運營。

        家住重慶九龍坡區楊家坪附近的覃先生向記者透露,他的一個朋友以前是一個小煤礦的老板,幾年前,煤礦關停后,又先后投資過物流、建材等行業,2015年初,他又租了半層寫字樓,招聘了十余名大學畢業生,開設了一個教育培訓機構,拿下部分證件后,便開始給中小學生提供相應的作業輔導、常規科目補習等服務。覃先生說:“有時候幾個朋友聚在一起,跟他開玩笑,自己小學都沒畢業,還辦培訓學校誤人子弟。”

        包裝過度、虛假宣傳引發行業信任危機

        “每次看到孩子的成績單時,我總感覺幾千元的培訓費打了水漂。”重慶市民羅先生告訴記者,去年下半年開始,他沖著一家自稱有“在校名師上課”“ 三個月能讓學生提高成績”的教育培訓機構,給上小學四年級的兒子報了該機構的數學輔導班,但每次考試后,孩子的成績總是不見漲,更讓他驚訝的是,這個培訓機構根本沒有什么“名師”,給兒子輔導的只是一個計算機專業的大二學生。

        一位教育培訓行業資深從業人員透露,“包裝過度”、“虛假宣傳”是一些教育培訓行業的潛規則。

        每當家長和學生有報班的意向時,教育機構都會設法通過一節體驗課將學生留下來,若家長和學生感到滿意,培訓機構的工作人員會“趁熱打鐵”告知,其教師是“經驗豐富、有口皆碑”的“名師”,但實際上,很多老師都只是應屆畢業生。

        記者曾以學生家長的身份向多家培訓機構電話咨詢報輔導班的事項。“我們這里的老師都是一線名師,都是經過統一培訓的,也都有教師資格證。”咨詢時,多家機構的工作人員一直強調“一線”“教齡豐富”等字眼,而對于老師的詳細信息,如畢業院校、具體教齡、工作經歷等,卻不愿細說,一再勸記者帶孩子過來先做個測評、體驗再說。

        “這是教育機構招生的一貫‘套路’。”一位在教育培訓機構工作的大學應屆畢業生王峰(化名)坦言,教育部門有規定在校教師不能在外面做有償培訓,這些培訓機構哪兒來這么多名師,并且小培訓機構持有教師資格證的都很少。

        他還向記者透露,別看培訓機構在網上掛出的招聘信息,都提到了有經驗、持證者優先的條件,但不少是虛的,招聘面試只不過是走走過場。“剛入行的人每個月的收入還不足3000元,而一個學生的報名費少則一兩千,多則過萬元,這些培訓機構的管理者‘吃’了大頭,剩下的少得可憐,因此這個行業的從業者流動性極大。”

        監管不可“打瞌睡”

        “學校的班主任‘暗示’家長給孩子報名與其有利益關聯的教輔機構屢見不鮮”“在校教師私下違規有償補課的情況也不在少數”……重慶一位大型培訓機構的負責人向記者透露,目前培訓行業的亂象,一部分來源于培訓機構的“唯利是圖”,一部分來源于監管的缺失,還有一部分是由于公辦學校的部分在編教師參與其中,把行業的水攪渾了。

        “家長們選擇教輔機構大多將師資力量放在首位。”據中國教育學會《2017年輔導教育行業教師專業發展現狀與培訓訴求調研報告》顯示,家長在選擇輔導機構教師時最關注“教師專業度”,但目前中小學教育機構已成為2016年本科畢業生就業最多的行業,其專業水平并無家長所希冀的那么高。

        不少教育界人士認為,即便監管有難度也不能缺失。適時適當的監管,從長期來看對于行業的規范健康發展是有益處的,能夠避免“劣幣驅除良幣”現象的發生。這也將促進行業“洗牌”,對于經營管理更規范、師資力量更雄厚的培訓教育機構來說或許會迎來更好的發展機遇。但如何監管也是一門藝術。在收緊監管的同時也應避免一刀切、一風吹式的簡單粗暴的管理方式,而是應該采取符合市場規律,循序漸進的方式來進行監管。

        還有專家建議,相關部門、協會可以采用統一標準對機構教師的專業水平進行評定,并且相應行業協會可以和政府主管部門合作,建立起符合“管辦評分離原則”的“政府——第三方專業組織——市場”行業規范機制,以促進行業的良性發展。

        原標題:三五個“老師”就招生 重慶不少培訓機構打“擦邊球”

        關鍵詞: 培訓機構

        精選 導讀

        募資55億港元萬物云啟動招股 預計9月29日登陸港交所主板

        萬科9月19日早間公告,萬物云當日啟動招股,預計發行價介乎每股47 1港元至52 7港元,預計9月29日登陸港交所主板。按發行1 167億股計算,萬

        發布時間: 2022-09-20 10:39
        管理   2022-09-20

        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況曝光 隱形重倉股多為高端制造業

        隨著半年報披露收官,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況曝光。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公募基金全市場基金總數為9794只,資產凈值為269454 75億元,同比上

        發布時間: 2022-09-02 10:45
        資訊   2022-09-02

        又有上市公司宣布變賣房產 上市公司粉飾財報動作不斷

        再有上市公司宣布變賣房產。四川長虹25日稱,擬以1 66億元的轉讓底價掛牌出售31套房產。今年以來,A股公司出售房產不斷。根據記者不完全統

        發布時間: 2022-08-26 09:44
        資訊   2022-08-26

        16天12連板大港股份回復深交所關注函 股份繼續沖高

        回復交易所關注函后,大港股份繼續沖高。8月11日大港股份高開,隨后震蕩走高,接近收盤時觸及漲停,報20 2元 股。值得一提的是,在7月21日

        發布時間: 2022-08-12 09:56
        資訊   2022-08-12

        萬家基金再添第二大股東 中泰證券擬受讓11%基金股權

        7月13日,中泰證券發布公告,擬受讓齊河眾鑫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齊河眾鑫)所持有的萬家基金11%的股權,交易雙方共同確定本次交易的標的資

        發布時間: 2022-07-14 09:39
        管理   2022-07-14

        央行連續7日每天30億元逆回購 對債市影響如何?

        央行12日再次開展了30億元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2 10%。這已是央行連續7日每天僅進行30億元的逆回購縮量投放,創下去年1月以來的最低操作規

        發布時間: 2022-07-13 09:38
        資訊   2022-07-13

        美元指數創近20年新高 黃金期貨創出逾9個月新低

        由于對美聯儲激進加息的擔憂,美元指數11日大漲近1%創出近20年新高。受此影響,歐美股市、大宗商品均走弱,而黃金期貨創出逾9個月新低。美

        發布時間: 2022-07-13 09:36
        資訊   2022-07-13

        美股三大股指全線下跌 納斯達克跌幅創下記錄以來最大跌幅

        今年上半年,美股持續回落。數據顯示,道瓊斯指數上半年下跌15 3%,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29 5%,標普500指數下跌20 6%。其中,納斯達克連續

        發布時間: 2022-07-04 09:51
        推薦   2022-07-04

        融資客熱情回升 兩市融資余額月內增加超344億元

        近期A股走強,滬指6月以來上漲4%,融資客熱情明顯回升。數據顯示,截至6月16日,兩市融資余額1 479萬億元,月內增加344 67億元,最近一個半

        發布時間: 2022-06-20 09:41
        資訊   2022-06-20

        4個交易日凈買入超百億元 北向資金持續流入A股市場

        北向資金凈流入態勢延續。繼6月15日凈買入133 59億元后,北向資金6月16日凈買入44 52億元。自5月27日至今,除6月13日以外,北向資金累計凈

        發布時間: 2022-06-17 09:37
        推薦   2022-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