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行業 >

        醫藥業黑天鵝頻發 醫藥板塊市值跌去1500億

        2018-07-20 10:06:58 來源: 財經網

        [質量問題嚴重沖擊醫藥公司的股價。自7月16日至今,長生生物股價已經4個跌停,逾80億市值灰飛煙滅。同時,從7月16日至7月19日的4個交易日內

        [質量問題嚴重沖擊醫藥公司的股價。自7月16日至今,長生生物股價已經4個跌停,逾80億市值灰飛煙滅。同時,從7月16日至7月19日的4個交易日內,醫藥板塊的市值也共計跌去1508億元]

        [根據第一財經統計,目前醫藥板塊共有287家上市公司,自2018年1月至今年7月13日A股市場上醫藥生物板塊上漲8.5%。]

        A股市場的“黑天鵝”事件,似乎總是來得猝不及防。而這一次,主角是持續走牛已達三年的醫藥股。

        僅僅眼下的2018年7月份前半個月,就有兩家A股醫藥上市公司出現質量問題。7月7日,華海藥業(600521.SH)自爆“家丑”:在產品中檢出具有基因毒性的未知雜質。一周之后,狂犬疫苗龍頭長生生物(002680.SZ),在國家藥監局的飛行檢查中,被發現凍干人用狂犬病疫苗生產存在記錄造假。

        2016年以來,醫藥上市公司已數次出現產品質量問題。2016年3月,山東發生非法疫苗大案,沃森生物(300142.SZ)、鷺燕醫藥(002788.SZ)等上市公司,均不同程度卷入案件。2016年5月的“魏則西事件”中,也有上市公司被動卷入。2018年5月,常山藥業(300255.SZ)還通過藥品相關的信息披露,試圖影響股價。

        產品質量事件,往往重創這些上市公司的業績。根據公告,長生生物2018年的營業收入,將減少7.4億元,狂犬疫苗可能會顆粒無收。而沃森生物卷入疫苗案件后,在2015年巨虧近9億元的基礎上,2017年再次巨虧5.37億元。

        不僅如此,質量問題嚴重沖擊醫藥公司的股價。自7月16日至今,長生生物股價已經4個跌停,逾80億市值灰飛煙滅。同時,從7月16日至7月19日的4個交易日內,醫藥板塊的市值也共計跌去1508億元。

        醫藥業黑天鵝頻發

        2018年7月15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下稱“國家藥監局”)發布通告:該局通過舉報線索,組織對長生生物子公司長春長生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下稱“長春長生”)進行飛行檢查,發現長春長生凍干人用狂犬病疫苗生產存在記錄造假等行為。

        7月16日,長生生物發布公告稱,此次飛行檢查所涉事批次的產品,目前尚未出廠和上市銷售,全部產品已有效控制。同時,為保證用藥安全,正對有效期內所有批次的凍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細胞)全部召回。

        這已經不是長生生物第一次出現產品質量問題。披露信息顯示,2017年11月,長春長生生產的批號為201605014-01及另一家企業的1批次百白破疫苗,被檢出效價指標不符合標準規定。其中,長春長生該批次百白破疫苗共計25.26萬支,預計實現銷售收入約83.4億元。

        近期,長生生物并非唯一發生質量風險的醫藥企業。就在最近不到半個月時間里,醫藥、醫療行業事件頻繁,華海藥業、華大基因等多家上市公司,相繼發生診斷糾紛或質量問題,引發社會高度關注。

        根據華海藥業7月7日披露,公司對纈沙坦原料藥生產工藝優化評估過程中,在未知雜質項下,發現并檢定一未知雜質為亞硝基二甲胺(NDMA),雖然含量極微,但根據相關動物實驗數據,該雜質含有基因毒性。

        此后的7月9日至15日,華海藥業連續三次公告稱,該公司提供給歐洲、國內市場纈沙坦原料藥,也存在NDMA雜質。為了防范風險,該公司決定,對在國內外上市的纈沙坦原料藥,及以纈沙坦原料藥的制劑產品,實施主動召回。

        不僅是上述公司,最近兩年來,醫療、醫藥行業黑天鵝事件不斷,均有上市公司牽扯其中。2016年5月,“莆田系”引發的魏則西事件曝光后,百度、莆田系醫院遭到輿論拷問,中源協和也因計劃收購的“莆田系”公司被卷入魏則西事件。

        更早些時候的山東非法疫苗大案中,更有多家上市公司涉事。2016年3月,山東警方破獲案值高達5.7億元的非法疫苗案件,疫苗未經嚴格冷鏈存儲運輸銷往24個省市。疫苗含25種兒童、成人用二類疫苗,沃森生物、鷺燕醫藥等上市公司,均不同程度卷入案件。

        醫藥行業的黑天鵝,并不僅限于產品質量,個別上市公司還通過藥品相關的信息披露,試圖影響二級市場股價。

        2018年5月15日,常山藥業公告稱,由于子公司獲得藥品GMP證書,俗稱“偉哥”的“枸櫞酸西地那非片劑”,可正式投產并上市銷售,并稱該產品適應證的國內患者人數約1.4億人,潛在市場規模有望達到百億元。隨后兩天,常山藥業股價累計上漲超過20%,其董事長及高管乘機大肆減持,累計套現達8765萬元。

        常山藥業聲稱的中國1.4億ED患者的數據,并非來自客觀的調查,亦非由權威部門發布,而是券商2014年5月的一份研報,該公司由網絡搜索獲得。6月24日,證監會認定常山藥業信披違規,擬對常山藥業及其董事長、董事會秘書等給予警告,并合計罰款120萬元。

        業績遭受重創

        產品造假、發生質量問題,往往重擊上市公司的收入、利潤。部分涉事較深的企業,在事件發生后,營業收入、利潤斷崖式下跌。

        長生生物7月18日公告稱,由于對有效期內所有批次的凍干人用狂犬病疫苗全部實施召回,預計將減少上半年營業收入約2億元左右,凈利潤約1.4億元。上半年的凈利潤預期,也從原來的3.43億元至4.23億元,修正為2.11億元至3.17億元,由預計同比增長30%至60%,下調為變動區間在-20%~20%。

        狂犬疫苗停產、召回,對長生生物全年的沖擊更大。根據該公司公告,由于該疫苗召回,預計將減少2018年下半年營業收入5.4億元左右。加上上半年的2億元,長生生物全年的營業收入,將減少7.4億元。

        狂犬病疫苗減收7.4億元,可能導致長生生物這一業務在2018年顆粒無收。數據顯示,2016年、2017年兩年,長生生物營業收入分別為10.17億元、15.53億元,凈利潤分別為4.24億元、5.66億元;狂犬病疫苗主營業收入分別為4.9億元、7.34億元,占比均約為48%。

        更重要的是,狂犬病疫苗還是長生生物的利潤支撐。2017年,該產品毛利率為92.7%,同比上升10.02個百分點,在各類產品中最高,為其貢獻了約6.5億元的毛利潤。按照靜態毛利率計算,長生生物全年將有6.8億元的毛利灰飛煙滅。

        資料顯示,纈沙坦主要用于治療輕、中度原發性高血壓,華海藥業的原料藥主要銷往北美、歐洲、印度、俄羅斯和南美等市場,相關的原料藥、制劑收入,占比雖然相對較低,但召回的影響同樣不可小視。

        據披露數據,2017年,該公司沙坦類原料藥銷售額約3.3億元,制劑銷售收入為2043萬美元,折合人民幣接近1.3億元,合計約為4.6億元。年報數據顯示,2017年其沙坦類原料藥銷售收入9.39億元,即便不考慮歐洲、國內市場,其召回產品金額超過10.6億元。

        2017年全年,華海藥業營業收入50.02億元,同比增長22.21%,凈利潤6.39億元,同比增長27.64%。10.6億元的召回規模,約占其同期營業收入的20%。而沙坦類原料藥,制劑同期毛利率分別為46.87%、66.78%。

        除了直接召回損失之外,還涉及賠償問題。對長生生物而言,更為嚴重的是,其產品證書已被監管收回。有券商醫藥行業分析師此前曾對第一財經分析,此次事件將對長生生物帶來多大沖擊還是未知之數。未來長生生物是否還有資質生產狂犬疫苗前路未定,是否要賠付經銷商在此次事件的損失,也無定論。

        華海藥業已在公告中稱,按照原工藝生產的纈沙坦原料藥,尚未被用于制劑產品的,如不符合行業標準,可能面臨客戶要求退換貨風險;已被客戶用于制劑產品,且不符合行業標準的,則可能面臨因客戶對產品進行召回而引致的附帶責任風險。召回產生的損失,目前尚無法準確預估,暫停美國市場供應,可能會面臨因暫停供貨引起的賠償損失。

        醫藥企業產品質量發生問題后,營業收入、利潤往往斷崖式下跌。沃森生物2015年營業收入約為10億元,受疫苗案件影響,凈利潤從預計虧損約3.9億元,變成巨虧8.98億元。2016年,其營業收入下滑至5.91億元,同比下降41.25%,盈利雖然扭轉至7045萬元,但好景不長,2017年該公司營業收入仍然只有6.68億元,利潤則巨虧5.37億元。

        醫藥板塊市值跌去1500億

        醫藥企業發生質量問題,除了最重要的安全問題外,還會直接沖擊股價。發生此類問題的上市公司,股價無一例外出現暴跌。

        7月9日開盤后,華海藥業股價也一字跌停。此前的一個交易日,其已下跌了7.22%。截至7月19日收盤,華海藥業報于21.02元,當日盤中最大跌幅達到6.8%,近期累計跌幅則已經超過15%。

        7月19日,長生生物繼續跌停,報收16.11元。自從7月16日以來,其股價連續走出4個跌停。按照7月13日24.55元的收盤價計算,長生生物如今已累計下跌8.44元,市值累計蒸發了82億元以上。

        長生生物是否能止跌,尚在未知。截至目前,已有7家基金公司下調其估值。其中,安信、泰達宏利、招商、廣發四家下調為16.11元,易方達、九泰、博時三家均下調至14.5元,這意味著該股可能還有一個跌停。

        而在此前,華海藥業、長生生物也漲幅可觀。從2015年9月底開始,華海藥業持續上攻,2018年5月曾達到35.79元的高點,累計漲幅達到2.22倍。在此期間,該公司曾按10∶3送轉,復權后的累計漲幅約達2.8倍。2018年5月,該股再次以10∶2送轉。復權后,其累計漲幅也接近90%,長生生物2018年2月至5月的漲幅,也達到1倍左右。

        根據第一財經統計,目前醫藥板塊共有287家上市公司,自2018年1月至今年7月13日A股市場上醫藥生物板上漲8.5%,其間最高總體估值41倍,表現遠遠好于A股市場。同期,A股累計跌幅為7.9%。

        近期系列事件發生后,醫藥股走勢出現動蕩,截至7月19日醫藥板塊下跌3.46%,跌幅超過A股,板塊估值為34倍。7月16日至18日股價下跌的有207家,占比超七成。從7月16日至7月19日4個交易日內醫藥板塊市值跌去1508億元。

        關鍵詞: 醫藥業 天鵝 市值

        精選 導讀

        募資55億港元萬物云啟動招股 預計9月29日登陸港交所主板

        萬科9月19日早間公告,萬物云當日啟動招股,預計發行價介乎每股47 1港元至52 7港元,預計9月29日登陸港交所主板。按發行1 167億股計算,萬

        發布時間: 2022-09-20 10:39
        管理   2022-09-20

        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況曝光 隱形重倉股多為高端制造業

        隨著半年報披露收官,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況曝光。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公募基金全市場基金總數為9794只,資產凈值為269454 75億元,同比上

        發布時間: 2022-09-02 10:45
        資訊   2022-09-02

        又有上市公司宣布變賣房產 上市公司粉飾財報動作不斷

        再有上市公司宣布變賣房產。四川長虹25日稱,擬以1 66億元的轉讓底價掛牌出售31套房產。今年以來,A股公司出售房產不斷。根據記者不完全統

        發布時間: 2022-08-26 09:44
        資訊   2022-08-26

        16天12連板大港股份回復深交所關注函 股份繼續沖高

        回復交易所關注函后,大港股份繼續沖高。8月11日大港股份高開,隨后震蕩走高,接近收盤時觸及漲停,報20 2元 股。值得一提的是,在7月21日

        發布時間: 2022-08-12 09:56
        資訊   2022-08-12

        萬家基金再添第二大股東 中泰證券擬受讓11%基金股權

        7月13日,中泰證券發布公告,擬受讓齊河眾鑫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齊河眾鑫)所持有的萬家基金11%的股權,交易雙方共同確定本次交易的標的資

        發布時間: 2022-07-14 09:39
        管理   2022-07-14

        央行連續7日每天30億元逆回購 對債市影響如何?

        央行12日再次開展了30億元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2 10%。這已是央行連續7日每天僅進行30億元的逆回購縮量投放,創下去年1月以來的最低操作規

        發布時間: 2022-07-13 09:38
        資訊   2022-07-13

        美元指數創近20年新高 黃金期貨創出逾9個月新低

        由于對美聯儲激進加息的擔憂,美元指數11日大漲近1%創出近20年新高。受此影響,歐美股市、大宗商品均走弱,而黃金期貨創出逾9個月新低。美

        發布時間: 2022-07-13 09:36
        資訊   2022-07-13

        美股三大股指全線下跌 納斯達克跌幅創下記錄以來最大跌幅

        今年上半年,美股持續回落。數據顯示,道瓊斯指數上半年下跌15 3%,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29 5%,標普500指數下跌20 6%。其中,納斯達克連續

        發布時間: 2022-07-04 09:51
        推薦   2022-07-04

        融資客熱情回升 兩市融資余額月內增加超344億元

        近期A股走強,滬指6月以來上漲4%,融資客熱情明顯回升。數據顯示,截至6月16日,兩市融資余額1 479萬億元,月內增加344 67億元,最近一個半

        發布時間: 2022-06-20 09:41
        資訊   2022-06-20

        4個交易日凈買入超百億元 北向資金持續流入A股市場

        北向資金凈流入態勢延續。繼6月15日凈買入133 59億元后,北向資金6月16日凈買入44 52億元。自5月27日至今,除6月13日以外,北向資金累計凈

        發布時間: 2022-06-17 09:37
        推薦   2022-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