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路總公司正式出手,以后全國的高鐵都支持刷身份證乘車,從此和紙質車票說再見。近日,中國鐵路總公司黨組書記、總經理陸東福在智能高
中國鐵路總公司正式“出手”,以后全國的高鐵都支持刷身份證乘車,從此和紙質車票說再見。近日,中國鐵路總公司黨組書記、總經理陸東福在“智能高鐵發展暨京津城際鐵路開通十周年論壇”上宣布,電子客票將于明年在全國推廣。屆時,乘客或可實現“刷手機”“刷身份證”直接進站乘車,而不需要在乘車之前特意換取紙質車票。(7月16日深圳晚報)
乘坐高鐵“刷手機”、“刷身份證”乃至“刷臉”進站,早就不算新鮮事了。媒體披露,當前北上廣深及國內主要的二線城市之間的高鐵車次,已基本實現了刷身份證乘車。不過,這次來自鐵路總公司的正面回應依然具有標志性意義,它意味著“刷身份證”進站將由目前的部分車站的試點性質上升為普遍化、標準化的要求。
眾所周知,在當前不少城市的公交車、地鐵都已實現“刷手機”乘車的移動支付時代,高鐵車票統一告別“紙質票”,確實也成為一種剛需,既能夠方便旅客、提升進站驗票效率,也能夠節省紙質資源,可謂是多贏。并且在技術層面也不存在問題。
不過,在推進“刷身份證”進站的同時,相關的配套服務調整,也不容忽視。比如,支持“刷身份證”乘車,有兩個前提條件,一,只能是高鐵車票,二,必須是網上訂票。換言之,普通列車和線下購票,依然只能采用傳統的紙質票。對此,應該加大針對性的信息發布力度,避免形成誤導。
另外,告別紙質票,必然有一個過程,難以一蹴而就。這就決定了,部分車站能夠“刷身份證”,部分車站卻依然只支持紙質票的狀況,在一定時間內還將延續。那么,除了加快各車站的設備改造和安裝進度,也有必要做好信息服務工作。比如,到底哪些車站可以“刷手機”,或是“刷臉”“刷身份證”,應該讓每位乘客心中有數,避免因為信息不對稱而影響乘車。對此,不妨在網絡購票環節就增加相應的信息告知和提醒。
當然,高鐵車站允許乘客“刷身份證”進站,并不意味著紙質票徹底消失了,而更多是增加了乘客的可選擇權利。畢竟現實中,并不是每個乘客都選擇在網絡購票,尤其是部分老年乘客。這就要求,以往的線下售票窗口和驗票閘機,仍需作適當的保留,或是將驗票閘機的相關功能整合。除此之外,一部分商旅人士需要紙質票作為報銷憑證,“刷臉進站”對這個問題也應該予以針對性的解決。
由紙質車票到電子客票(刷身份證),這是鐵路服務的又一次改進。這種服務升級,不只是對相關驗票硬件的改造,而更應該是一種服務理念的升級。比如,對于服務改造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銜接問題,就應該從方便乘客的角度,提前作出預判,并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如此,高鐵告別紙質車票這件“好事”,才能真正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