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行業 >

        地鐵申建門檻提高 有開發商借“地鐵概念”炒房價

        2018-07-16 15:19:51 來源: 中國經濟網

        時隔15年后,國務院提高了申報建設地鐵和輕軌的相關經濟指標。7月13日,國務院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建設管理的意見》(以下

        時隔15年后,國務院提高了申報建設地鐵和輕軌的相關經濟指標。

        7月13日,國務院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建設管理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高了申報建設地鐵和輕軌的相關經濟指標。其中,申報建設地鐵的城市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地區生產總值分別由100億元、1000億元調整為300億元、3000億元。

        這一改變意味著一些無法達到要求的城市將無緣地鐵。而此前43個已獲地鐵建設批復的城市中,烏魯木齊、蘭州、呼和浩特等城市也不達標準。

        從近年來地鐵的發展情況來看,向二三線城市的延伸趨勢明顯。除了解決城市交通擁堵外,背后也存在拉動地方GDP、提高城市身價等考量。其中,特別是地產商往往借“地鐵概念”炒作房價,帶來了房價的快速增長。在業內看來,用地鐵提升城市身價的觀點必須扭轉。

        部分城市喪失申報資格

        全國有43個城市的軌道交通建設規劃獲得批復,目前絕大部分的一二線城市均已囊括其中,包括徐州、南通、蕪湖、紹興、洛陽等城市也已經入列。這一系列跡象說明,城市軌道交通建設正在向二三線城市蔓延。

        不過,據目前的新規,這43個城市中,蘭州、烏魯木齊、呼和浩特等省會城市因經濟指標不達標,不再具備承建地鐵的條件。據《意見》中常住人口必須達到“300萬”的要求,洛陽、南通、福州以及包頭等城市也喪失了申報資格。

        此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2017各地方公布的GDP與財政收入情況發現,一些地方的地鐵夢或許要推遲。

        例如,湖北省近期發布了《湖北省綜合交通鐵路民航城市軌道油氣管道部分三年攻堅工作方案(2018~2020年)》。其中,涉及到加快推進宜昌軌道交通規劃報批工作,提出2019年開工建設宜昌軌道2號線一期項目。宜昌軌道交通1號線一期,全為地下線,設地下車站14座。

        不過,從目前的最新申報建設地鐵要求來看,宜昌未能達標。《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宜昌2017年GDP總量為3857億元,但財政收入卻為242.1億元,不符合300億元要求。

        北京交通大學教授趙堅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過去偏低的要求已經不符合我國實際情況。首先,修地鐵非常貴,不僅建設成本非常高、運營成本也非常高,對地方財力本身有較高要求。其次,地鐵只建幾十公里到一百公里意義不大,因為距離太短無法帶來大客流量。此外,地鐵等軌道交通要成網,才能最大限度發揮作用,只建那么短的距離不能形成交通網絡,意義不大。

        此次《意見》也對客運強度和客流規模作出要求。明確擬建地鐵、輕軌線路初期客運強度分別不低于每日每公里0.7萬人次、0.4萬人次,遠期客流規模分別達到單向高峰小時3萬人次以上、1萬人次以上。

        有開發商借“地鐵概念”炒房價

        對于為何眾多城市對修建地鐵趨之若鶩,趙堅表示,地鐵確實能夠改善城市交通狀況,但一些城市修建地鐵卻是出于拉動投資、拉動GDP,以及提升城市形象的考慮,忽視了地方實際財政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地鐵帶來了周邊交通的便利,也推動房價上漲。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對《每日經濟新聞》表示,地鐵等軌道交通的建設能夠帶來交通出行的便利,并且軌道交通站點也能帶來周邊形成新的商圈,這都會促進當地房地產市場的發展。

        據報道,2006年年底,廣州地鐵3號線開通至番禺段,自此,番禺的房價快速攀升。2006年,番禺的一手房價為4996元/平方米,2007年飆升至7134元/平方米,一年漲幅超過四成。

        交通便利度的提升帶動房價上漲本無可厚非,但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城市往往地鐵尚未修建,一些地產商已炒起了“地鐵概念”房,加劇地鐵周圍房價的上漲。“住在地鐵旁”、“距離地鐵××米”也是一些開發商吸引購房而推出的廣告策略,地鐵所承載的意義遠遠超出了交通本身

        嚴躍進表示,“地鐵概念”成為一些地產商炒作的賣點,比對“高鐵概念”炒作的還要多。比如有些城市地鐵規劃還未落地,但一些地產商已經開始提前炒作“地鐵概念”,帶動地價、房價提前上漲,后期也會出現地鐵真正開通了以后,價格漲得少的情況。

        “在規劃尚未落地,就開始炒作概念,實際上許多地方能夠造地鐵,有些站點能否開通都不確定。”他說。

        此外,為炒作地鐵概念,也存在地產商“造謠”的現象。一位地產行業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在尚未有官方正式文件的時候,有些開發商就已經從一些流傳出的不確定的文件開始炒作“地鐵概念”、甚至無中生有造謠,這樣的行為不利于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

        上述地產行業人士表示,此次城市地鐵申報條件審批門檻提高,一些開發商所涉及到該城市前期規劃會受到一些影響,這對想要依靠“地鐵”概念搶占市場的開發商是一個警醒。

        此次《意見》還明確,堅持多規銜接,加強城市軌道交通規劃與城市規劃、綜合交通體系規劃等的相互協調,集約節約做好沿線土地、空間等統籌利用,發揮軌道交通對城市交通運輸發展的支撐引導作用。

        關鍵詞: 地鐵 門檻 開發商

        精選 導讀

        募資55億港元萬物云啟動招股 預計9月29日登陸港交所主板

        萬科9月19日早間公告,萬物云當日啟動招股,預計發行價介乎每股47 1港元至52 7港元,預計9月29日登陸港交所主板。按發行1 167億股計算,萬

        發布時間: 2022-09-20 10:39
        管理   2022-09-20

        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況曝光 隱形重倉股多為高端制造業

        隨著半年報披露收官,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況曝光。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公募基金全市場基金總數為9794只,資產凈值為269454 75億元,同比上

        發布時間: 2022-09-02 10:45
        資訊   2022-09-02

        又有上市公司宣布變賣房產 上市公司粉飾財報動作不斷

        再有上市公司宣布變賣房產。四川長虹25日稱,擬以1 66億元的轉讓底價掛牌出售31套房產。今年以來,A股公司出售房產不斷。根據記者不完全統

        發布時間: 2022-08-26 09:44
        資訊   2022-08-26

        16天12連板大港股份回復深交所關注函 股份繼續沖高

        回復交易所關注函后,大港股份繼續沖高。8月11日大港股份高開,隨后震蕩走高,接近收盤時觸及漲停,報20 2元 股。值得一提的是,在7月21日

        發布時間: 2022-08-12 09:56
        資訊   2022-08-12

        萬家基金再添第二大股東 中泰證券擬受讓11%基金股權

        7月13日,中泰證券發布公告,擬受讓齊河眾鑫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齊河眾鑫)所持有的萬家基金11%的股權,交易雙方共同確定本次交易的標的資

        發布時間: 2022-07-14 09:39
        管理   2022-07-14

        央行連續7日每天30億元逆回購 對債市影響如何?

        央行12日再次開展了30億元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2 10%。這已是央行連續7日每天僅進行30億元的逆回購縮量投放,創下去年1月以來的最低操作規

        發布時間: 2022-07-13 09:38
        資訊   2022-07-13

        美元指數創近20年新高 黃金期貨創出逾9個月新低

        由于對美聯儲激進加息的擔憂,美元指數11日大漲近1%創出近20年新高。受此影響,歐美股市、大宗商品均走弱,而黃金期貨創出逾9個月新低。美

        發布時間: 2022-07-13 09:36
        資訊   2022-07-13

        美股三大股指全線下跌 納斯達克跌幅創下記錄以來最大跌幅

        今年上半年,美股持續回落。數據顯示,道瓊斯指數上半年下跌15 3%,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29 5%,標普500指數下跌20 6%。其中,納斯達克連續

        發布時間: 2022-07-04 09:51
        推薦   2022-07-04

        融資客熱情回升 兩市融資余額月內增加超344億元

        近期A股走強,滬指6月以來上漲4%,融資客熱情明顯回升。數據顯示,截至6月16日,兩市融資余額1 479萬億元,月內增加344 67億元,最近一個半

        發布時間: 2022-06-20 09:41
        資訊   2022-06-20

        4個交易日凈買入超百億元 北向資金持續流入A股市場

        北向資金凈流入態勢延續。繼6月15日凈買入133 59億元后,北向資金6月16日凈買入44 52億元。自5月27日至今,除6月13日以外,北向資金累計凈

        發布時間: 2022-06-17 09:37
        推薦   2022-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