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行業 >

        上半年私募成績單整體負收益 私募半年平均虧損5.95%

        2018-07-03 09:22:27 來源: 財經網

        上半年期間,A股市場整體承壓,即便是匯聚各路高手的股票私募,也交出了整體負收益的成績單。據統計,今年以來,股票策略私募產品平均收益

        上半年期間,A股市場整體承壓,即便是匯聚各路高手的股票私募,也交出了整體負收益的成績單。

        據統計,今年以來,股票策略私募產品平均收益為-5.95%,超過六成五的股票私募產品出現負收益,其中有43.87%的股票私募產品收益幅度在-10%至0%之間。

        值得留意的是,即便是占領頭部位置的百億級股票私募,也有七成公司出現負收益,其中有3家公司的管理規模在110億元以下,如再遭遇業績下滑,或將跌出百億規模陣營。

        不僅如此,各大策略也是輪番失效,在市場整體資金收縮嚴重的情況下,不少私募已感受到市場的絲絲寒意。

        “大河沒水小河干,周圍的公司都在收縮戰場準備過冬,之前多個盡調后準備投資的客戶也都無疾而終。前兩天與同行交流,據說現在很難發出產品。”深圳厚石天成總經理侯延軍表示。

        私募半年平均收益-5.95%

        二級市場大跌之下,股票私募整體業績虧損已成定局,私募產品也已從“比誰賺得多”切換成“比誰虧得少”,甚至少虧、不虧就能攀上排行榜靠前位置。

        據私募排排網統計,今年以來,股票策略私募產品平均虧損5.95%,虧損大戶集中在規模兩端,即大體量私募產品與小型私募產品虧損幅度最大,50億元以上私募平均虧損5.47%,1億元以下私募平均虧損6.83%。

        此外,1至10億元規模的私募產品平均虧損4.3%,10至20億元的私募產品平均虧損4.11%,20至50億元的私募產品平均虧損4.08%。

        就收益幅度的分布來看,65.19%的股票私募產品都在上半年出現虧損。

        據券商中國記者統計,參照WIND口徑,納入統計的股票型私募產品共有1.24萬只,其中有8080只私募產品上半年獲得負收益,占全體股票私募產品的65.19%。

        數據顯示,上半年期間,大部分的私募業績都集中在-20%至10%之間,其中-10%至0%的收益區間最為密集,共有5437只私募產品的收益在此范圍內,占比達到43.87%。

        同時,還有1891只私募產品的收益在-20%至-10%區間,占比達到15.26%,有3684只私募產品的收益在0%至10%區間。

        盡管私募產品的虧損比例較大,但比例虧損的情況并不多見。據統計,上述1.24萬只股票私募產品中,虧損幅度超過20%的只有752只,占比只有6.07%,虧損幅度超過30%的更是只有273只,占比僅為2.2%。

        與此同時,也有94只股票私募上半年收益超過30%,占比達到0.76%。

        值得留意的是,伴隨二級市場持續下行,一些私募產品年內進行清盤。據私募排排網數據,今年以來已經有2059只產品清盤,其中股票策略產品有945只,但整體清盤數量不及2017年同期。

        34家百億級私募七成負收益

        作為業界的尖子生群體,管理規模超百億的私募一直是行業的重要風向標,但在2018年上半年,即便是這些尖子生們也集體迎來業績寒潮。

        參照私募排排網數據,截至6月底,市場共有34家私募的管理資金規模超百億,占據業界的頭部位置,但其中有25家上半年業績虧損,占全體百億私募的73.53%。

        就整體收益來看,34家百億級私募的平均收益為-3.62%,中位數收益率-2.66%,其中有13家私募累計虧損超5%,有7家私募累計虧損超10%,虧損最嚴重的三家私募在半年里分別虧損14.67%、13.24%和12.84%。

        值得留意的是,在承受上半年的虧損后,一些私募已經站在百億規模的邊緣。私募排排網的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有3家百億級私募的管理規模低于110億元,只需不到10%左右的負增長,就會讓這3家公司跌出百億行列。

        例如,一家總部位于上海的私募,今年以來累計收益為1.79%,最近一月的累計收益為-0.97%,最新管理規模為101.36億元,只比百億整數關高出1.36億元。

        另一家上海的知名私募機構,今年以來累計收益為-10.91%,導致管理規模有所縮水,最新管理規模只有105.16億元。此外,一家北京的百億私募,當前管理規模為107.05億元,也距離百億關口較近。

        與此同時,也有一些私募的管理規模在今年“拔足狂奔”,甚至有一家近年業績突出的上海私募,其資產管理規模已突破千億元、達到1100.5億元,共計管理了314個產品。

        盡管整體業績較為悲觀,依然有百億級私募取得較理想成績。

        例如,上海保銀投資旗下管理了57個產品,今年以來獲得6.95%的投資收益,大唐財富投資也在上半年獲得6.88%的投資收益,明毅博厚投資、歌斐諾寶資產管理、高毅資產管理也獲得正收益,收益率分別達到2.91%、2.81%和2.57%。

        各大策略輪番失效

        聚焦到整個行業,由于A股高開低走,一輪過山車行情拖累了不少私募。

        年初,上證指數以十一連陽收獲開門紅,僅僅回調一日后,又接著七連陽,指數直接越過3500點,市場一片欣欣向榮。彼時,私募也是集體看多,一邊大力募集發行新產品,一邊不斷提高股票倉位。據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一月份證券私募的管理規模單月猛增3200億元,呈現出爆發式增長。

        然而,市場行情卻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急轉而下,令很多私募猝不及防。2月份,伴隨著美股大跌,4個交易日A股就跌去10%。短暫調整后,又是一輪下跌,創出新低。證券私募管理規模也是自2月起連續4個月縮水,共計減少614億元。

        “上半年貿易爭端和金融去杠桿都超出了市場預期,上證指數在各路利空消息的刺激下跌破3000點,各種數據派紛紛建議抄底,但今天的大陰線估計讓很多人都開始懷疑人生了。如果從高點計算,上證指數跌幅已經超過20%。我們公司也遭遇成立以來最大回撤,產品平均回撤接近10%。各大策略輪番失效,最主要的原因是資本市場資金枯竭,存量博弈。”深圳厚石天成總經理侯延軍表示。

        據私募排排網統計,今年以來,股票策略私募產品平均虧損5.95%,宏觀對沖策略、組合基金策略等產品也均為負收益。

        “我們也感受到市場的寒冬,尤其近一兩個星期產品壓力很大,感覺在加速趕底。如果市場繼續下跌,不少私募都將面臨被動減倉的壓力。”私享基金基金經理陳建德告訴記者。

        不僅如此,據記者了解,還有不少私募將遭遇產品清盤壓力。“我們的產品預警線為0.85,現在好幾只產品都在預警線附近。如果被動減倉或者清盤的私募產品數量增多,對市場也將造成一定壓力。”南方一家中型私募負責人告訴記者。

        在金融堅定去杠桿,市場整體資金收縮嚴重的情況下,侯延軍已經感受到了市場的寒意。“大河沒水小河干,周圍的公司都在收縮戰場準備過冬,之前多個盡調后準備投資的客戶也都無疾而終。前兩天與同行交流,據說現在很難發出產品。”侯延軍表示。

        面對一些客戶來前來咨詢投資策略,侯延軍認為目前投資股票還不是一個好的時點,市場還需要情緒宣泄,即使是量化對沖策略目前也較為艱難。我們目前執行熊市風控,股票端基本空倉,采取的是固收+衍生品策略,比如商品期貨、股指期貨、期權等策略。

        “私募行業寒冬已經來臨,洗牌早已開始,之前的爆發式增長到了良幣驅逐劣幣的階段。誰能夠熬過寒冬,誰就有資格享受春天。”侯延軍說道。

        市場發生本質變化

        雖然市場整體堪憂,但也有私募認為A股下行空間有限,一些優質公司甚至已具備配置價值。

        清河泉資本總經理劉青山表示,目前A股整體估值處于較低水平,盈利增長亦不低,外加PE低于30倍的上市公司的比例已經超過40%,以歷史統計數據來看,當下投資低估值的優質品種獲勝的概率超過80%,而且未來一年的預期收益率有望達到25%左右。所以站在當下,他們認為越來越多的公司已經出現了配置價值。

        不僅如此,劉青山還認為A股已發生本質上變化,預期和共識均向頭部優質公司集中。雖然今年指數表現較差,但是以消費為代表的優質龍頭公司,今年收益率整體仍然較好,表現出強者恒強的態勢,質地差的公司慘遭冷落,預計趨勢仍會持續下去。

        據清河泉資本統計,過去三年市值小于50億規模的公司比例已經從19%上升至41%,而市值前十的公司過去的平均市值卻增長了40%。這背后的根本原因在于,隨著A股市場不斷開放,特別是A股納入MSCI,以價值投資為主的外資對A股市場的投資理念和風格形成了很大沖擊,當前外資已然成為A股最重要的增量資金。

        從市場流動性、風險偏好、政策面、海外因素等多方面來看,朱雀投資認為,未來一段時間內,市場走勢不會因短期的回暖而發生大的反轉,大概率還是維持一個盤整或尋底的過程,但下行空間已相對有限。當前市場整體PB、PE水平已低于熔斷后低點,這將為價值投資者自下而上發掘個股投資機會提供良機。

        投資策略,整體上,朱雀投資會維持對2018年“指數小年、結構大年”、“一個震蕩格局”的基本判斷,市場系統性風險在調整之后有望得到充分消化,后續價值股和成長股都將存在結構性機會。

        關鍵詞: 私募

        精選 導讀

        募資55億港元萬物云啟動招股 預計9月29日登陸港交所主板

        萬科9月19日早間公告,萬物云當日啟動招股,預計發行價介乎每股47 1港元至52 7港元,預計9月29日登陸港交所主板。按發行1 167億股計算,萬

        發布時間: 2022-09-20 10:39
        管理   2022-09-20

        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況曝光 隱形重倉股多為高端制造業

        隨著半年報披露收官,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況曝光。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公募基金全市場基金總數為9794只,資產凈值為269454 75億元,同比上

        發布時間: 2022-09-02 10:45
        資訊   2022-09-02

        又有上市公司宣布變賣房產 上市公司粉飾財報動作不斷

        再有上市公司宣布變賣房產。四川長虹25日稱,擬以1 66億元的轉讓底價掛牌出售31套房產。今年以來,A股公司出售房產不斷。根據記者不完全統

        發布時間: 2022-08-26 09:44
        資訊   2022-08-26

        16天12連板大港股份回復深交所關注函 股份繼續沖高

        回復交易所關注函后,大港股份繼續沖高。8月11日大港股份高開,隨后震蕩走高,接近收盤時觸及漲停,報20 2元 股。值得一提的是,在7月21日

        發布時間: 2022-08-12 09:56
        資訊   2022-08-12

        萬家基金再添第二大股東 中泰證券擬受讓11%基金股權

        7月13日,中泰證券發布公告,擬受讓齊河眾鑫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齊河眾鑫)所持有的萬家基金11%的股權,交易雙方共同確定本次交易的標的資

        發布時間: 2022-07-14 09:39
        管理   2022-07-14

        央行連續7日每天30億元逆回購 對債市影響如何?

        央行12日再次開展了30億元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2 10%。這已是央行連續7日每天僅進行30億元的逆回購縮量投放,創下去年1月以來的最低操作規

        發布時間: 2022-07-13 09:38
        資訊   2022-07-13

        美元指數創近20年新高 黃金期貨創出逾9個月新低

        由于對美聯儲激進加息的擔憂,美元指數11日大漲近1%創出近20年新高。受此影響,歐美股市、大宗商品均走弱,而黃金期貨創出逾9個月新低。美

        發布時間: 2022-07-13 09:36
        資訊   2022-07-13

        美股三大股指全線下跌 納斯達克跌幅創下記錄以來最大跌幅

        今年上半年,美股持續回落。數據顯示,道瓊斯指數上半年下跌15 3%,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29 5%,標普500指數下跌20 6%。其中,納斯達克連續

        發布時間: 2022-07-04 09:51
        推薦   2022-07-04

        融資客熱情回升 兩市融資余額月內增加超344億元

        近期A股走強,滬指6月以來上漲4%,融資客熱情明顯回升。數據顯示,截至6月16日,兩市融資余額1 479萬億元,月內增加344 67億元,最近一個半

        發布時間: 2022-06-20 09:41
        資訊   2022-06-20

        4個交易日凈買入超百億元 北向資金持續流入A股市場

        北向資金凈流入態勢延續。繼6月15日凈買入133 59億元后,北向資金6月16日凈買入44 52億元。自5月27日至今,除6月13日以外,北向資金累計凈

        發布時間: 2022-06-17 09:37
        推薦   2022-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