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傳統石油公司的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下稱中國石油),未來將更加注重氣的發展。6月1日,中國石油啟動企業史上最大規模開放日活動,并
作為傳統石油公司的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下稱中國石油),未來將更加注重“氣”的發展。
6月1日,中國石油啟動企業史上最大規模開放日活動,并發布了2017年度環保公報。這是中國石油連續19年發布有關環境的公報,今年首次增加了英文版,包括大港石化、中國天然氣銷售北方公司和大港油田等在內的京津冀地區五家石化相關企業成為被關注重點。
“我們明確了低碳發展路線,力爭2020年實現二氧化碳排放總量比2015年下降25%,2030年國內天然氣產量占公司國內一次能源產量的55%。”中國石油黨組副書記、副總經理徐文榮在開放日啟動儀式上表示。
截至2018年5月,中國石油在國內有16家油氣田、31家煉化企業、37家銷售企業,運營9萬多公里油氣管道和2萬余座加油站。
去年,中國石油天然氣產量首次突破1000億立方米,銷量達1518.4億立方米,占國內市場份額的66.2%。
“2030年,中國石油的天然氣產量在公司國內外油氣當量中的比重將達到50%。”中國石油質量安全環保部副總經理周愛國表示,從2012-2017年,國內天然氣產量在中國石油油氣生產總量占比提高了8個百分點,達到44.5%;在中國石油自身消耗能源中,燃料氣占比從47%提高到52.6%,煤炭占比從23.6%下降至19.2%。
作為京津冀地區最主要的天然氣供應商,去年保供期間,中國石油天然氣銷售北方公司增加了22船進口LNG,以日均增加4000萬噸的供氣量覆蓋京津冀、黑吉遼和晉蒙(東)等8個省市區的約410個市縣,涉及人口約2.8億人。
去年,中國石油共向京津冀地區供氣量為285億立方米,占該地區總用氣的90.3%。
據中國石油測算,1000億立方米天然氣燃燒值接近于1億噸石油,相當于替代國內1.33億噸煤炭,也相當于減排二氧化碳1.42億噸、二氧化硫220萬噸。
徐文榮還表示,目前中國石油正利用互聯網技術對煉化企業12個源項的揮發性有機物排放實施管控,把大數據應用于環境保護中。
6月1日起到6月中旬,中國石油將在開放日期間陸續開放旗下的50多家石油企業。大港油田為開放的第一站。
“現在我們所有的采油廠,既產油又產氣。”大港油田總經理趙賢正表示,大港油田將在未來三年內力爭達到8億立方米的天然氣產量。
去年,大港油田為京津冀提供天然氣達到1.82億立方米,并投資建成總容量7.82億立方米的板南儲氣庫。
針對廢棄天然氣,大港油田建成了中國石油首家零散天然氣回收中心。近三年來,大港油田年均回收零散天然氣約3000萬立方米,創收6000余萬元。在此之前,油井要放空天然氣,處理方式以自燃自滅為主。
在此次開放日活動中,中國石油還對其未來在京津冀地區石油業務的布局做了介紹。
作為雄安地區首家注冊成功的油氣企業,中國石油河北銷售公司正在其終端著力布局油氣電綜合新能源供給規劃。
目前,該公司已建成油氣電合建旗艦站1座,油氣合建加油站15座,預計到今年年底建成42座油氣合建站。運營1100多座加油站,覆蓋河北省1/3的成品油市場供應,油庫總庫容達到40.5萬立方米。
“到2030年,中國石油還將在全球主要碳市場實現CCUS商業化。”周愛國表示,目前吉林油田開展的二氧化碳驅油示范工程已經穩定運行十年,累計封存二氧化碳100余萬噸。
CCUS主要是指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方面的技術研究和工程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