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行業 >

        技術革新帶動成本下降 清潔能源應用時代加速到來

        2018-06-06 15:15:58 來源: 中國金融信息網

        我國正加速進入清潔能源應用時代,包括光伏、燃氣、風電等多種綠色低碳能源,也正快速走進普通家庭。國家能源局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光

        我國正加速進入清潔能源應用時代,包括光伏、燃氣、風電等多種綠色低碳能源,也正快速“走進”普通家庭。

        國家能源局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光伏發電新增裝機已連續5年全球第一,累計裝機規模連續3年位居全球第一。

        目前,光伏產業正邁入“平價上網”時代。6月1日,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光伏新政”:暫停普通地面電站指標發放、分布式光伏規模受限、調低上網電價……盡管行業可能面臨洗牌,但不少專家認為,最終無疑將促進光伏行業更加健康發展。

        “政策出發點有三:光伏補貼資金缺口過大、倒逼平價上網加速推進、行業進一步整合淘汰落后產能。”瑞銀證券分析師認為。

        目前我國光伏發電采取的是“標桿電價+財政補貼”的方式,補貼資金來源于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隨著光伏裝機快速攀升,累積的資金缺口不斷擴大,有數據顯示,到2017年底,可再生能源補貼缺口已達1000億元。

        事實上,隨著國內光伏產業多次技術迭代革新,業內人士透露,西部地區光伏發電已逐漸能實現平價上網。比如青海德令哈光伏發電應用領跑者項目,協鑫新能源中標的這一項目上網電價為每千瓦時0.32元,已經低于火電價格。

        “技術進步使光伏發電成本以意想不到的速度降低:從2007年到2017年,光伏發電成本累計下降約90%。”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李創軍介紹。

        在日前召開的第十二屆(2018)國際太陽能光伏與智慧能源(上海)論壇上,協鑫也宣布了自主創新的復合納米等高效電池技術將很快面世,光電轉換效率有望從目前的20%左右提升至30%以上,進一步推動光伏發電成本大幅下降,擺脫補貼依賴,走向普惠能源。

        全球太陽能理事會主席、亞洲光伏行業協會主席朱共山預計,至2020年,局部地區太陽能和其他清潔能源成本將低于火電上網成本,2021年以后全國范圍內將實現光伏發電平價上網。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全球最大的光伏市場,“鍛造”出的中國光伏企業也正加快將綠色、低碳的能源帶入“一帶一路”沿線。“中國光伏是全球成本最低、技術最領先的市場。”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表示,在“一帶一路”沿線發展過程中,不少地區對是否“先污染后治理”的發達國家模式都有清醒的認識,光伏利用的太陽能理論上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雙方具有巨大的合作潛力。

        此外,在扶貧開發中,光伏也發揮獨特的作用。協鑫新能源副總裁張耀邦介紹,協鑫目前正推進光伏扶貧的3.0版本,助力美麗鄉村建設。“以前光伏扶貧是貧困戶領取電費補貼,現在光伏和農業正在進行立體化、生態循環化結合起來。”張耀邦說,貧困地區的光伏+產業,不僅有助于帶動貧困戶的就業,也在增加創造貧困戶創造財富的有效途徑,通過光伏+改善農民生活同時,也在鄉村根植綠色發展的理念。

        除了光伏,化石能源中相對清潔的天然氣目前也在我國加快應用,尤其是發電領域,已出臺的《天然氣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到2020年天然氣發電裝機規模達到1.1億千瓦以上,與2016年相比新增裝機量增幅超過80%。

        雖然燃氣發電遠比燃煤發電成本高,但國內企業已通過技術革新進行有效探索。國內較早進行燃氣發電項目蘇州藍天董事長王世宏告訴記者,燃氣發電成本基本是燃煤的2倍,上網電價只比燃煤高一毛錢左右,蘇州藍天的方案則是通過常規發電、余熱發電、電熱聯產和熱冷聯產的能源四級循環利用來大幅提升效率,在為蘇州工業園區供電的同時,也為園區內的企業供熱,實現經濟性和清潔利用兼得。

        彭博新能源財經此前發布的一份預測認為,隨著中國加快天然氣應用,2018年全球液化天然氣國際貿易有望達到1200億美元,比2017年增長15%。

        值得注意的是,清潔能源改變能源貿易的同時,也將改變中國能源結構。BP此前發布的能源展望預計到2040年,中國能源消費中煤炭的占比將從62%下降到36%,可再生能源占比則大幅上升,有可能從2016年的3%提高到18%。“現實的情況很可能比這一調整要更快,未來中國的能源結構很可能是煤炭、油氣和更清潔的非化石能源三分天下。”有業內專家預計。

        關鍵詞: 革新 清潔能源 成本

        精選 導讀

        募資55億港元萬物云啟動招股 預計9月29日登陸港交所主板

        萬科9月19日早間公告,萬物云當日啟動招股,預計發行價介乎每股47 1港元至52 7港元,預計9月29日登陸港交所主板。按發行1 167億股計算,萬

        發布時間: 2022-09-20 10:39
        管理   2022-09-20

        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況曝光 隱形重倉股多為高端制造業

        隨著半年報披露收官,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況曝光。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公募基金全市場基金總數為9794只,資產凈值為269454 75億元,同比上

        發布時間: 2022-09-02 10:45
        資訊   2022-09-02

        又有上市公司宣布變賣房產 上市公司粉飾財報動作不斷

        再有上市公司宣布變賣房產。四川長虹25日稱,擬以1 66億元的轉讓底價掛牌出售31套房產。今年以來,A股公司出售房產不斷。根據記者不完全統

        發布時間: 2022-08-26 09:44
        資訊   2022-08-26

        16天12連板大港股份回復深交所關注函 股份繼續沖高

        回復交易所關注函后,大港股份繼續沖高。8月11日大港股份高開,隨后震蕩走高,接近收盤時觸及漲停,報20 2元 股。值得一提的是,在7月21日

        發布時間: 2022-08-12 09:56
        資訊   2022-08-12

        萬家基金再添第二大股東 中泰證券擬受讓11%基金股權

        7月13日,中泰證券發布公告,擬受讓齊河眾鑫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齊河眾鑫)所持有的萬家基金11%的股權,交易雙方共同確定本次交易的標的資

        發布時間: 2022-07-14 09:39
        管理   2022-07-14

        央行連續7日每天30億元逆回購 對債市影響如何?

        央行12日再次開展了30億元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2 10%。這已是央行連續7日每天僅進行30億元的逆回購縮量投放,創下去年1月以來的最低操作規

        發布時間: 2022-07-13 09:38
        資訊   2022-07-13

        美元指數創近20年新高 黃金期貨創出逾9個月新低

        由于對美聯儲激進加息的擔憂,美元指數11日大漲近1%創出近20年新高。受此影響,歐美股市、大宗商品均走弱,而黃金期貨創出逾9個月新低。美

        發布時間: 2022-07-13 09:36
        資訊   2022-07-13

        美股三大股指全線下跌 納斯達克跌幅創下記錄以來最大跌幅

        今年上半年,美股持續回落。數據顯示,道瓊斯指數上半年下跌15 3%,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29 5%,標普500指數下跌20 6%。其中,納斯達克連續

        發布時間: 2022-07-04 09:51
        推薦   2022-07-04

        融資客熱情回升 兩市融資余額月內增加超344億元

        近期A股走強,滬指6月以來上漲4%,融資客熱情明顯回升。數據顯示,截至6月16日,兩市融資余額1 479萬億元,月內增加344 67億元,最近一個半

        發布時間: 2022-06-20 09:41
        資訊   2022-06-20

        4個交易日凈買入超百億元 北向資金持續流入A股市場

        北向資金凈流入態勢延續。繼6月15日凈買入133 59億元后,北向資金6月16日凈買入44 52億元。自5月27日至今,除6月13日以外,北向資金累計凈

        發布時間: 2022-06-17 09:37
        推薦   2022-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