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現實(VR)技術被認為是下一代通用技術平臺和下一代互聯網的入口,是引領全球新一輪產業變革的重要力量,是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將撬動上
虛擬現實(VR)技術被認為是下一代通用技術平臺和下一代互聯網的入口,是引領全球新一輪產業變革的重要力量,是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將撬動上萬億元的新興市場。在5月21日舉行的2018世界VR產業大會新聞發布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副司長吳勝武表示,近年來,我國虛擬現實市場規模快速擴大,工信部將組織制定《關于加快推進虛擬現實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政策文件,進一步推進虛擬現實產業健康快速發展。
政策引領,VR產業取得突破
據虛擬現實產業聯盟統計,2017年我國虛擬現實產業市場規模已經達到160億元,同比增長164%。我國在虛擬現實核心關鍵技術產品研發方面取得了多項突破,部分技術走在了世界前沿。例如,在交互技術上,我國解決了VR頭盔被線纜束縛的問題,開發出全球首款VR眼球追蹤模組。在光場技術上,光場拍攝系統實現了高精度三維建模,精度達到亞毫米級。在終端產品上,國產VR眼鏡已經成功應用在“太空之旅”中航天員的心理舒緩上。
近年來,工信部高度重視虛擬現實產業發展,在2016年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制定了《智能硬件產業創新發展專項行動(2016——2018年)》,提出要加快虛擬現實設備的研發及產業化,提升產品功能、性能及工業設計水平,加強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的核心關鍵技術創新,支持加強新型人機交互、新型顯示器件、動態環境建模及傳感等技術研發。2017年工信部將近眼顯示、GPU渲染等五大虛擬現實核心技術列入《產業關鍵共性技術發展指南(2017年)》。
吳勝武透露,下一步,工信部將組織制定《關于加快推進虛擬現實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政策文件,繼續推進虛擬現實產業健康快速發展。
一是從戰略高度規劃虛擬現實產業的發展目標、發展路徑和重點任務。
二是支持虛擬現實核心關鍵技術及產品研發,加強產學研用協同合作,推動基礎理論、共性技術和應用技術研究,加快虛擬現實整機設備、感知交互設備等產品的研發及產業化。
三是推進虛擬現實技術與其他行業融合發展,實施“VR+”戰略,推廣實用性強、示范性好的虛擬現實技術與產品在重點行業和特色領域的滲透應用。
四是面向虛擬現實產業發展需要,支持建設公共服務平臺,提供技術攻關、成果轉化、測試推廣、信息交流、創新孵化等服務,優化產業發展環境。
五是發揮標準對產業的引導支撐作用,加強標準體系頂層設計,著力做好基礎性、公益性、關鍵性技術和產品的國家/行業標準制修訂工作,有效支撐和服務產業發展。
應用滲透,VR時代越來越近
虛擬現實技術讓我們從二維平面世界進入三維立體空間。當前,虛擬現實技術正在逐步走向成熟,與制造業、文化娛樂、科技教育、醫療健康等行業快速融合,應用普及愈加廣泛深入。吳勝武表示,虛擬現實技術正在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和生產方式,其影響將不亞于互聯網的出現和手機的廣泛使用。
實際上,虛擬現實技術已經滲透到百姓生活的衣食住行中。從人們關心的購房來說,許多房地產企業已經引入虛擬現實技術,“VR全景看房”成為售樓處的亮點,購房人只要戴上一副VR眼鏡,足不出戶就能夠瀏覽所有的樣板房。VR購物也在國內掀起一陣熱潮,相比傳統線上購物,VR購物能立體展示商品形態,給顧客猶如在實體店一樣的“真實購物”體驗,顧客可以在家虛擬試衣,也可以讓預購家具與家庭環境更好地適配。在影視游戲領域,VR為用戶提供了完全沉浸式的體驗,開創了文化娛樂的新境界和新玩法。
此外,在工業領域,AR眼鏡可以參與遠程指導、可視化裝配、操作培訓、數據采集、透明管理等多個生產環節。在教育領域,VR課堂提供了傳統課堂無法實現的沉浸式學習體驗,激發了學生興趣和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在醫療領域,虛擬現實技術已經在臨床上輔助治療一些心理疾病,虛擬人體和虛擬解剖已經應用在一些醫科大學的教學上。在新聞直播領域,國內眾多知名媒體已經成功將虛擬現實技術應用于新聞報道中。
未來,虛擬現實技術將廣泛應用于教育培訓、醫療健康、游戲娛樂、網絡社交、影視動畫、數字旅游、數字媒體、房地產銷售等領域,對現有產品的形態功能產生重大影響,給現有的服務模式、商業模式帶來巨大改變,會有越來越多的老百姓將受益于虛擬現實技術的普及和應用,人們的生活將因虛擬現實技術的廣泛應用而變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