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行業 >

        個別地方樓市投機炒作有所抬頭 須從供需兩端發力

        2018-05-30 11:55:28 來源: 經濟日報

        在大多數城市堅持因地制宜、因城施策的情況下,我國房地產市場總體保持了穩定態勢。不過,近日個別城市房地產市場出現了過熱苗頭,投機炒作

        在大多數城市堅持因地制宜、因城施策的情況下,我國房地產市場總體保持了穩定態勢。不過,近日個別城市房地產市場出現了過熱苗頭,投機炒作有所抬頭。要解決這一問題,必須從供需兩端發力,避免投機性需求大量進入市場——

        近日,個別城市的樓市再度火爆,購房者隊伍排起“長龍”,一房難求。過熱苗頭的原因幾何?政策又該如何發揮效應讓投機炒作趕緊“剎車”?針對這些問題,經濟日報記者采訪了相關部門和專家。

        個別城市出現搶購

        在大多數城市堅持因地制宜、因城施策、分類調控不放松,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的情況下,我國房地產市場總體保持了穩定態勢。從國家統計局的最新統計數據看,一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同比降幅擴大,二三線城市同比漲幅有所回落。

        不過,近日個別城市房地產市場出現了過熱苗頭,投機炒作有所抬頭:

        成都出現了幾萬人搶購千套住房,買房隊伍綿延幾公里的場景;杭州出現了大量市民為了獲得購房搖號的資格,在開發商指定銀行排隊等候購房誠意金凍結的情況。

        記者注意到,造成這些城市居民排隊搶購住房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出臺限價政策,使新房價格比周邊二手房價格更低,這意味著“買到即是賺到”。

        為了體現“公平”,一些城市又不得不出臺搖號政策。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說,目前全國搖號的城市已經有8個,搖號可以說是無奈之舉,短期的確有效,起碼可以公平一些,增加普通人買到房的概率,但如果不配套其他政策,只限價、只搖號,那么各種暗箱操作可能會越來越多。

        財經評論員馬光遠認為,如此搶房場景讓大家對市場的真實溫度失去了基本判斷,在不明真相的人看來,市場依舊火爆,加劇了市場的焦慮,擾亂了市場的基本秩序和規律。

        過熱苗頭原因何在

        造成個別城市搶購新房的原因是什么呢?不同城市可能原因不同。

        在張大偉看來,最近出現房價上漲的一些城市發布過人才引進的政策。人才引進政策在客觀上降低了購房門檻,在吸引人才的同時,很可能將投機性需求一并引進市場。

        同時,市場變化可能進一步帶來預期的變化。馬光遠認為,新房市場搶購現象,勢必沖擊購房者的神經,引發新的恐慌。讓一些人以為市場又要開始瘋漲了,于是在新房無望搶到的情況下,開始下手二手房。

        個別城市搶購新房與這些城市住房供給不足可能有一定關系。而供給不足是否完全由庫存不足造成?

        據了解,長沙市在5月14日集中約談80余家房地產開發企業,要求達到預售條件的房地產項目須于當周內上報銷售方案,并在限定時間內開盤,對構成捂盤的項目和企業,除嚴格限定其按照最初審批價格進行銷售外,還將通過曝光、約談、納入“黑名單”等手段,促使其加快入市步伐,對捂盤情節特別嚴重且拒不整改的,將暫停其參與長沙土地市場招拍掛,即禁止其在長沙拿地。

        由此可見,所謂供給不足引發的市場火爆,在個別城市還與一些開發商可能存在的捂盤惜售行為有關。

        供需兩端共同發力

        房地產市場根本矛盾是供給與需求的矛盾。要化解這一矛盾,必須從供需兩端發力。新一輪調控措施實施以來,限購、限貸、限價、限號等措施,堅持了“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定位,從需求端發力,避免投機性需求大量進入市場。

        為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還應該在供給端上多做文章。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近日出臺的《關于進一步做好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就明確,抓緊調整住房和用地供應結構。各地要有針對性地增加住房和用地有效供給,切實提高中低價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的供應比例,建立房價地價聯動機制,防止地價推漲房價;提高住房用地比例,熱點城市住房用地占城市建設用地的比例建議按不低于25%安排,大幅增加租賃住房、共有產權住房用地供應,在新增住房用地供應中的比例達到50%以上。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16個城市要探索推動供地主體多元化,6月底前提出并上報具體實施方案。

        與此同時,人們對房地產市場的預期也在相當程度上影響著市場的冷與熱。穩定預期,對于穩定市場至關重要。

        住建部的《通知》明確,加快制定實施住房發展規劃。各城市要科學編制住房發展規劃,明確住房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和政策措施,合理確定住房和用地供應規模、結構、時序。城市住房發展規劃報上級政府備案后實施,主要目標和指標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預期指標管理。2018年底前,一線、二線城市要編制完成2018年至2022年住房發展規劃。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亢 舒

        關鍵詞: 兩端 供需 樓市

        精選 導讀

        募資55億港元萬物云啟動招股 預計9月29日登陸港交所主板

        萬科9月19日早間公告,萬物云當日啟動招股,預計發行價介乎每股47 1港元至52 7港元,預計9月29日登陸港交所主板。按發行1 167億股計算,萬

        發布時間: 2022-09-20 10:39
        管理   2022-09-20

        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況曝光 隱形重倉股多為高端制造業

        隨著半年報披露收官,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況曝光。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公募基金全市場基金總數為9794只,資產凈值為269454 75億元,同比上

        發布時間: 2022-09-02 10:45
        資訊   2022-09-02

        又有上市公司宣布變賣房產 上市公司粉飾財報動作不斷

        再有上市公司宣布變賣房產。四川長虹25日稱,擬以1 66億元的轉讓底價掛牌出售31套房產。今年以來,A股公司出售房產不斷。根據記者不完全統

        發布時間: 2022-08-26 09:44
        資訊   2022-08-26

        16天12連板大港股份回復深交所關注函 股份繼續沖高

        回復交易所關注函后,大港股份繼續沖高。8月11日大港股份高開,隨后震蕩走高,接近收盤時觸及漲停,報20 2元 股。值得一提的是,在7月21日

        發布時間: 2022-08-12 09:56
        資訊   2022-08-12

        萬家基金再添第二大股東 中泰證券擬受讓11%基金股權

        7月13日,中泰證券發布公告,擬受讓齊河眾鑫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齊河眾鑫)所持有的萬家基金11%的股權,交易雙方共同確定本次交易的標的資

        發布時間: 2022-07-14 09:39
        管理   2022-07-14

        央行連續7日每天30億元逆回購 對債市影響如何?

        央行12日再次開展了30億元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2 10%。這已是央行連續7日每天僅進行30億元的逆回購縮量投放,創下去年1月以來的最低操作規

        發布時間: 2022-07-13 09:38
        資訊   2022-07-13

        美元指數創近20年新高 黃金期貨創出逾9個月新低

        由于對美聯儲激進加息的擔憂,美元指數11日大漲近1%創出近20年新高。受此影響,歐美股市、大宗商品均走弱,而黃金期貨創出逾9個月新低。美

        發布時間: 2022-07-13 09:36
        資訊   2022-07-13

        美股三大股指全線下跌 納斯達克跌幅創下記錄以來最大跌幅

        今年上半年,美股持續回落。數據顯示,道瓊斯指數上半年下跌15 3%,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29 5%,標普500指數下跌20 6%。其中,納斯達克連續

        發布時間: 2022-07-04 09:51
        推薦   2022-07-04

        融資客熱情回升 兩市融資余額月內增加超344億元

        近期A股走強,滬指6月以來上漲4%,融資客熱情明顯回升。數據顯示,截至6月16日,兩市融資余額1 479萬億元,月內增加344 67億元,最近一個半

        發布時間: 2022-06-20 09:41
        資訊   2022-06-20

        4個交易日凈買入超百億元 北向資金持續流入A股市場

        北向資金凈流入態勢延續。繼6月15日凈買入133 59億元后,北向資金6月16日凈買入44 52億元。自5月27日至今,除6月13日以外,北向資金累計凈

        發布時間: 2022-06-17 09:37
        推薦   2022-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