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藍色光標的更名公告引起了市場的關注和討論。公司名稱從北京藍色光標品牌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北京藍色光標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
近日,藍色光標的更名公告引起了市場的關注和討論。公司名稱從“北京藍色光標品牌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北京藍色光標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被業內解讀為藍色光標完成向數據科技轉型的重要標志。
藍色光標是從何時開始向數據科技轉型的?完成轉型僅僅是因為一紙更名公告嗎?
大手筆投入研發
公開資料顯示,早在2012年,藍色光標就已確立“業務數字化”的數據科技發展戰略。2014年至2016年,藍色光標在研發上分別投入0.15億元、0.94億元和1.71億元。其中,2015年,藍色光標斥資30億元人民幣收購多盟和億動兩大移動廣告公司。
“如此大規模的研發投入對傳播營銷公司來說是完全不可思議的事情,此外藍標公告里面有些大數據的內容對于傳統營銷業內人士是看不懂的”,一位營銷專家坦承。
大規模研發投入的背后,勢必拖累企業短期的盈利能力,但卻會為企業帶來長期的核心競爭力。記者注意到,基于持續的投入和數據積累,藍色光標已經陸續孵化出CRM業務、自媒體智能投放業務、Data+精準用戶畫像投放、BlueMP場景營銷等一系列數據科技產品,意在為企業經營顧客全面賦能。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業務不僅能提升客戶的ROI,還能實現較高的毛利率。
由此也不難發現,藍色光標的數據科技業務實際上遵循了互聯網企業的發展思路,即先擴充客戶數量與收入規模,再逐步導入高毛利的數據科技產品。未來,隨著高毛利業務收入占比的逐步提升,公司整體毛利率水平有望實現提升。參考互聯網企業的發展脈絡,當規模達到一定程度將帶來利潤增長曲線的變化。
藍色光標的2018一季度預告印證了互聯網經營思路的成果,數據顯示,公司2018年1-3月凈利潤預計1.30億元~1.50億元,上年同期為8074.68萬元,同比增長61%-85.77%。歷經三年的持續投入和變革,藍色光標或將迎來增長的黃金期。
數據科技業務收入占比接近90%
查閱公開資料了解到,在大數據和社交媒體時代背景下,藍色光標正在通過業務創新和投資并購增加數據基因、技術基因,希望依托大數據的能力構筑,為整個營銷體系的智能化發展提供強有力的引擎。
一位不愿具名的券商分析師認為,在中國的營銷市場,藍色光標的技術、產品能力在同行業是具有領導地位的。藍色光標已經實現將過去擅長的內容、創意服務方面的優勢,與產品技術能力融合,并形成新的核心競爭力。2015年斥巨資收購多盟和億動,戰略性保證了公司由傳統的公關廣告公司向互聯網公司轉型,實際上奠定了公司最近三年乃至之后更長時間快速發展的基礎。
數據顯示,藍色光標在2015年、2016年和2017年(未經審計)分別實現營收83.44億、123.18億和152.52億,其中數據科技業務收入呈現快速增長的態勢,分別為59.31億、101.07億和133.23億,2017年數據科技業務收入就已占整體收入87%;而與數據科技業務相對應的傳統營銷業務收入逐年減少。
上述分析師認為,從數據科技業務占比的角度來看,藍色光標早已從公關公司轉型為具有互聯網基因和技術基因的數據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