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行業 >

        中國要把獨角獸接回家,BATJ紛紛表示擁抱A股!

        2018-03-17 09:51:55 來源: TechWeb.com.cn

        你覺得這事兒好嗎?那咱們一起把這事搞起來,兩會間隙,中國證監會主席劉士余被夾在一群記者中,神態滑稽但又激情澎湃地表態,要把獨角獸接

        中國A股呼喚獨角獸歸來,爭奪科技巨頭大戰一觸即發

         

        “你覺得這事兒好嗎?那咱們一起把這事搞起來”,兩會間隙,中國證監會主席劉士余被夾在一群記者中,神態滑稽但又激情澎湃地表態,要把獨角獸接回家。

        從富士康36天神速過會,到BATJ(百度、阿里、騰訊和京東)在兩會期間紛紛表示擁抱A股,忽如一夜春風來,中國科技公司迎來了國內資本市場拋來的橄欖枝。

        今年以來,三六零安全科技更名上市、小米公司供應鏈金融資產支持證券100億元儲架發行,以及富士康工業互聯網公司成功過會并擬在上交所上市,都是監管層支持優質創新企業回歸國內的標志性事件。

        中國A股,已經錯過了“BATJ”這種白馬股的上市紅利;現在,A股再也不能錯過新一代“獨角獸”們。

        誰是獨角獸

        獨角獸是什么?市值最起碼得超過10億美金,更核心的是,獨角獸一般得是有一定護城河的科技類企業。

        在中國語境下,獨角獸幾乎等同于大家手機里的常用軟件和功能,比如打車時用到的滴滴,看新聞資訊常用的今日頭條。

        這些產品是如此深刻地改變了中國人的生活,以至于,證監會乃至更高決策層終于對“新經濟”展現出前所未有的歡迎姿態,值得一提的是,“新經濟”的定義包括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這四新。

        而在金融科技領域,能擔當這個”四新“標準又符合規模要求的獨角獸巨頭,莫過于京東金融和微眾銀行這種量級的企業了。

        來自第三方的數據也佐證了這一可能性,根據美國市場研究公司CB Insights的數據,截至去年三季度末,全球共有214家創業公司入圍“獨角獸”榜單,中國有55家企業上榜,小米和滴滴等企業位居前列。

        一家模式特別的獨角獸

        在金融科技領域呼聲最高的幾家企業中,京東金融依靠自身能力建設,在首席執行官陳生強帶領下,僅用時4年就讓一個內部創業項目崛起為千億市值量級的公司。

        另一個獨角獸微眾銀行憑借微信的流量入口,以龐大的C端用戶見長。相比擁有銀行牌照的微眾銀行,京東金融則另辟蹊徑,通過沉淀科技能力,來賦能金融機構,借道B端最終服務C端,走出了一條并不遜色于微眾銀行的道路。

        迭代成為科技公司的京東金融逐漸具備了更強的包容性,讓它和其他Fintech頭部選手并非簡單的競爭關系,由于每家金融機構都有自己的短板,他們掌握的數據和模型并不適用所有的客群,風險定價很難準確。所以,未來并不排除微眾銀行成為京東金融的客戶。

        當前的市場上,為金融機構服務的公司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止步于賣一套硬件、一套軟件或一個數據庫,就像過去的金蝶,解決了開發問題,卻沒有解決運營問題,并不能給金融機構帶去新的用戶和商業模式上的升級。

        另一種,是擁有大量終端用戶同時又具備金融業務能力的公司,這類機構一般憑借支付工具起家,但他們更傾向于構建自己的業務閉環。即便開放最終用戶,大多也只是提供流量或廣告服務,很少能幫金融機構升級科技能力。

        比如大家在掃碼支付之后,頁面通常會跳出一些金融機構貸款產品的推介,這就屬于第二種模式。至于是否幫金融機構升級了科技能力,是否提升風險定價精準度,支付機構并不對此負責,用戶來了,一陣熱鬧,用戶又走了,什么都沒沉淀下來。

        京東金融則走出了不同于以上兩種的新路徑,其對金融機構的科技賦能是全方位、全產品線的。

        去年11月,京東金融發布全球首個提供FaaS(Fintech as aService)的企業服務云平臺,形成了大數據消費指數產品、信貸風控、安全魔方、營銷云、ABS云、智能客服等科技服務矩陣。

        科技公司和金融公司的邊界正在消失。用雷軍的話來說,就是“將來,所有的商業巨頭都是互聯網公司,也都是金融公司。”其實,當一家在金融具有稟賦的科技公司把能力拓展到金融行業之外,也可以說,未來所有的金融巨頭,也都是科技巨頭。

        把視野拓寬到全球,其實會發現,芯片巨頭英特爾,就是一家TOB的科技型企業服務公司,雖然英特爾服務于硬件市場,而京東金融服務于金融行業。但異曲同工的是,大家都把自己特有的科技能力封裝起來對外輸出,賦予了整個行業最核心的驅動引擎。

        顯然,決策層所呼喚的、A股所急需的四新企業,就是英特爾這樣的企業。如果沒有技術的壁壘,僅僅是販賣流量或產品,即使滿足“新業態”和“新模式”的標準,只要達不到“新科技”的標準,都無法成為四新企業中的標桿。

        大陸香港爭奪獨角獸大戰可能難免

        今年1月10日,小米創始人、董事長雷軍一行拜會了證監會主席劉士余。很顯然,這是小米在為啟動H股上市做最后的準備。市場人士透露,小米正在謀求成為以非標準股權架構在香港上市的第一家。

        但實際上,據財經功守道了解,彼時外人并不了解的是,中國證監會和小米之所以這樣溝通頻繁,主要是后者想挽留小米能夠在A股也上市,并提出以CDR的形式,來解決“同股不同權”問題。

        知情人士透露,小米已經答應,除了在香港上市,將拿出少量比例的股份打包成CDR的形式在A股上市。

        顯然,面對小米這樣的獨角獸的流失,中國A股著急了,可能更加讓A股著急的是,在其伸出橄欖枝之前,金融科技整個行業都在向中國香港流失,從去年初開始,不僅港交所高層頻頻向金融科技企業喊話,甚至開始了久違的制度改革,希望徹底打開局面。足見香港資本市場對來自大陸的金融科技的爭搶姿態。

        去年9月28日,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專門出席了眾安在線上市的敲鐘儀式,并當場公開表示,香港要為自己的市場結構調整做出努力,要夾縫里求生,一定要求變,在新經濟中保持香港自身的市場質量,他希望能在未來幾個月能夠有比較大的突破。

        也是在香港的呼喚下,國內包括陸金所在內的一批的金融科技巨頭將相繼登陸香港資本市場,量級并不亞于去年登陸美國資本市場的選手們。

        香港是一個非常成熟的市場,其對金融科技的認可,本身也說明,這個領域正在異軍突,并越來越被市場所看好。如果A股下定決心招攬崛起于金融領域的科技企業,勢必將引發一場對優質“四新”獨角獸企業的爭奪大戰。

        同時,也相信A股會出現越來越多比富士康更有科技含量的獨角獸,到時,BAT一統天下的局面,很可能就會被打破了。

        關鍵詞: 獨角獸 中國

        精選 導讀

        募資55億港元萬物云啟動招股 預計9月29日登陸港交所主板

        萬科9月19日早間公告,萬物云當日啟動招股,預計發行價介乎每股47 1港元至52 7港元,預計9月29日登陸港交所主板。按發行1 167億股計算,萬

        發布時間: 2022-09-20 10:39
        管理   2022-09-20

        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況曝光 隱形重倉股多為高端制造業

        隨著半年報披露收官,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況曝光。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公募基金全市場基金總數為9794只,資產凈值為269454 75億元,同比上

        發布時間: 2022-09-02 10:45
        資訊   2022-09-02

        又有上市公司宣布變賣房產 上市公司粉飾財報動作不斷

        再有上市公司宣布變賣房產。四川長虹25日稱,擬以1 66億元的轉讓底價掛牌出售31套房產。今年以來,A股公司出售房產不斷。根據記者不完全統

        發布時間: 2022-08-26 09:44
        資訊   2022-08-26

        16天12連板大港股份回復深交所關注函 股份繼續沖高

        回復交易所關注函后,大港股份繼續沖高。8月11日大港股份高開,隨后震蕩走高,接近收盤時觸及漲停,報20 2元 股。值得一提的是,在7月21日

        發布時間: 2022-08-12 09:56
        資訊   2022-08-12

        萬家基金再添第二大股東 中泰證券擬受讓11%基金股權

        7月13日,中泰證券發布公告,擬受讓齊河眾鑫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齊河眾鑫)所持有的萬家基金11%的股權,交易雙方共同確定本次交易的標的資

        發布時間: 2022-07-14 09:39
        管理   2022-07-14

        央行連續7日每天30億元逆回購 對債市影響如何?

        央行12日再次開展了30億元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2 10%。這已是央行連續7日每天僅進行30億元的逆回購縮量投放,創下去年1月以來的最低操作規

        發布時間: 2022-07-13 09:38
        資訊   2022-07-13

        美元指數創近20年新高 黃金期貨創出逾9個月新低

        由于對美聯儲激進加息的擔憂,美元指數11日大漲近1%創出近20年新高。受此影響,歐美股市、大宗商品均走弱,而黃金期貨創出逾9個月新低。美

        發布時間: 2022-07-13 09:36
        資訊   2022-07-13

        美股三大股指全線下跌 納斯達克跌幅創下記錄以來最大跌幅

        今年上半年,美股持續回落。數據顯示,道瓊斯指數上半年下跌15 3%,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29 5%,標普500指數下跌20 6%。其中,納斯達克連續

        發布時間: 2022-07-04 09:51
        推薦   2022-07-04

        融資客熱情回升 兩市融資余額月內增加超344億元

        近期A股走強,滬指6月以來上漲4%,融資客熱情明顯回升。數據顯示,截至6月16日,兩市融資余額1 479萬億元,月內增加344 67億元,最近一個半

        發布時間: 2022-06-20 09:41
        資訊   2022-06-20

        4個交易日凈買入超百億元 北向資金持續流入A股市場

        北向資金凈流入態勢延續。繼6月15日凈買入133 59億元后,北向資金6月16日凈買入44 52億元。自5月27日至今,除6月13日以外,北向資金累計凈

        發布時間: 2022-06-17 09:37
        推薦   2022-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