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15年起,三大運營商就多次提高網速并同時下降了資費。那么今天就帶大家分析一下本次取消流量漫游費對我們大家會有什么樣的幫助,而在
早在2015年起,三大運營商就多次提高網速并同時下降了資費。那么今天就帶大家分析一下本次取消流量漫游費對我們大家會有什么樣的幫助,而在未來還將為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什么樣的影響。
取消流量漫游費早已計劃
早在2015年,三大運營商均已30%的標準進行下調。從目前的效果來看可以說幾年以來,降費提速的目標基本實現。
2015年國內流量普遍的均價為100元/GB,而在2017年就已經實現了26元/GB,年降幅就已經達到了36%。因此在今年提出降費30%的目標還是符合市場規律的。
而在去年的時候,工信部取消了國內移動電話的漫游通話費后,得到了廣大市民的普遍支持。但在如今的互聯網時代,通話已經不在是大家的剛需。
盡管流量費在這兩年有了大幅度下降,但仍有許多用戶表示,就是本地流量多到用不完,一旦出省全白費。也因此就出現了手捧幾個G的本地流量卻還要單獨購買流量包的尷尬局面。
在此規劃出臺之前,三大運營商也推出過各家的無限流量套餐,就拿中國聯通為例,去年推出了冰淇淋套餐和騰訊大王卡等,也確確實實起到了降低消費者支出的作用,但畢竟遠水解不了近渴,用戶需要舍棄原有的手機號,這就面臨另一個問題,攜號轉網。
取消流量漫游費為何如此難
在探討這個問題之前首先要弄明白什么是流量漫游,通俗的將流量漫游就是指,本地的流量外地不能用。如果想要在全國范圍內使用流量套餐,那就必須要購買全國流量包,而這個價格可是要比本地流量貴得多,就好比過去的長途漫游費一樣。
而之所以要將流量分成本地和外地,三大運營商的說法也是各自不同。通過對運營商相關負責人和專業人士的解釋簡單歸納以下幾點:
各地區網絡資源分配不
在一二線城市這種情況可能并不多見,但對于偏遠地區來說這種現象就很嚴重,尤其是網絡資源各有差異,對于流量的而需求也不一樣,也因此運營商會根據該地區的使用情況來推出相應的套餐,為用戶提供更多的選擇。
運營商內部考核制度不同,
由于各個省份對流量的需求不一樣,也因此就不能實現全國統一的內部考核制度。
當出現用戶在不同省份流動時,就會出現設備資源分配到不同省份中間,這樣就會影響到當地提供服務的運營商收入分配結算,而在一般套餐之外,通過漫游費來解決收入,確實是一個簡單粗暴的辦法。
服務于不同的人群,
對于經常在本地工作或學習的人來說,如果向他們多征收流量漫游費明顯是不妥。而當地運營商只推出適用于本地的套餐也是針對那些在省內不經常出差的人群。
總之,無論是什么理由,站的角度不同自然結論也不同。但在筆者看來,從廣大用戶的角度來講,這無非是運營商內部的管理模式滯后罷了,并沒有從用戶的角度來思考問題。
再加之大家都知道的運營商的壟斷地位,因此就算上述的問題確實存在,但這并不能成為高昂的漫游費存在的理由,總之至少從筆者這里就無法得到認可。
從去年9月份起施行的國內長途通話漫游費以后,雖然得到了網友們的認可,但正面的評論卻少得可憐,反而廣大用戶卻強烈的發出了與其取消通話漫游費不如取消流量漫游費的呼聲。
降低流量資費30%將節省移動支出至少162.2元
對于用戶來說取消全國流量漫游費畢竟不是重點,而大家最關心的莫過于流量資費的降低。在今年2月2日,工信部發布了《2017年通信業統計公告》中顯示,2017年全國的移動上網流量達到了235億GB,比去年增長了179%,人均每月流量使用達到了1775M,相當于每個人一年都使用了20.8GB的流量。
2018年依然按照全年人均20.8GB并且降低資費30%,1GB流量為18.2元來計算,全年的資費將從去年的540.8元降低到378.6元,用戶平均減少了162.2元的支出。此外再加之取消了流量漫游費,相信最終的資費還會更低。
而根據數據顯示,此次取消流量漫游費之后,還有一個受益者就是旅游業。從去年9月份取消國內長途漫游費后,在今年春節期間全國接待游客達3.86億人次,同比增長了12.1%。
再加之今年取消流量漫游費之后,會更進一步的直接降低人們出行時的通訊成本,以此為拉動國內旅游也會帶來相當大的貢獻。
三大運營商這回要哭了
俗話說幾家歡喜幾家愁,就當全國人民為再次迎來降低流量資費和取消流量漫游費歡慶的時候,相信有那么“幾位”的神情一定很凝重。此番政策勢必會給三大移動運營商帶來巨大的挑戰。
眾所周知,長期以來三大運營商一直處于壟斷的地位,而在中國如此巨大的市場中,移動網絡通訊的占比可想而知。
根據工信部《2017年通信統計公報》的數據,僅在2017一年的時間,移動數據及互聯網業務的收入就高達5489億元,同比去年增長了26.7%。
從目前的數據來看,中國移動僅在去年上半年,移動數據業務收入就達到了2502億元,其中移動上網流量就增長了將近107.5%。
中國聯通的手機上網方面的收入也達到了429億元,占全年移動收入的56%。而在中國電信方面,手機上網也相較于2016年增長了35.2%。
在今年1月份三大運營商公布的運營數據來看,中國移動的4G用戶達到了6.55億戶,中國電信4G用戶累計達到了2.5502億戶,中國聯通4G用戶累計達到了1.8777億戶。
按照之前推算過的實施新政后人均年支出為378.6元移動資費來計算,擁有龐大4G用戶的三大運營商,將在此方面直接損失利益高達1659億元。之所以一直遲遲取消流量漫游費和降費,恐怕這才是真正原因。
全國流量免漫游還需再等等
目前工信部副部長陳肇雄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強調了要在今年7月1日前力爭完成取消流量漫游費的工作,這里細心的小伙伴一經發現,陳部長只是利用了“力爭”一詞,也就此表明目前三大運營商正在努力推動后續工作。
當然從技術角度上來分析,取消流量漫游費確實也需要一些時間,也能理解大家對于取消流量漫游費的喜悅心情。當然至于具體什么時候能實現,應該還是要聽三家運營商老大的。
不過可以推測預計將會在今年7月-10月左右即可完成全部運營商的流量漫游費取消工作。
目前面臨的問題是三大運營商需要完成流量計費系統的升級和改造,并調整各省之間的內部考核制度。雖然可以百分百確定今年肯定可以取消流量漫游費,但大家還需要等上一小陣,畢竟好飯不怕晚。
寫在最后
目前分散在全國各省的運營商都是獨立運營的,也就是說三大運營商旗下都有各自在各省的分公司,每個省都有自己的本地流量套餐,對于一線城市相對要貴些,相反中等城市相對較低。
此次一旦取消了流量漫游費后,用戶就可以自行選擇較低的資費區域來進行入網,因此也將會拉低整體的全國流量資費水平,這無疑對廣大用戶來說是件好事情。
總之取消流量漫游費和新一輪的提速降費對于運營商來說確實會對他們對現有運營模式的考驗,但對于用戶來說這樣的好消息我們等的太久了。
最后其實只希望三大運營商可以徹徹底底的為用戶考慮,而不是一股腦的往“錢”鉆,作為用戶來說我們沒得選,我們不用也得用。
而新政策的出臺希望可以真的為用戶帶來實惠,而不是取消了流量漫游費后,又推出其他條條框框來限制用戶,那樣的話就真的沒有意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