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各取所需 寶馬長城聯姻正式落地)新能源車在國內的井噴式發展,不僅使自主品牌紛紛入局,國外品牌也期望尋找合適的方式在中國市
(原標題:各取所需 寶馬長城“聯姻”正式落地)
新能源車在國內的井噴式發展,不僅使自主品牌紛紛入局,國外品牌也期望尋找合適的方式在中國市場“落地”。2月23日,寶馬與長城汽車發布公告稱,雙方已簽署“合作意向書”,擬建立合資公司以實現MINI純電動車型的本土化生產。業內認為,寶馬和長城汽車合資生產新能源車是各取所需,寶馬能夠加快在華新能源車布局速度,長城能夠解決新能源車技術缺失和“雙積分”政策帶來的壓力。
MINI純電動車將國產
寶馬與長城汽車雙方公布的公告顯示,寶馬集團與長城汽車將以合資公司的形式合作。其中,長城汽車或其關聯方將成為合資公司多數股東,寶馬或其關聯方則為少數股東。未來,合資公司主要聚焦于新能源車開發、采購與生產及其他相關活動。接下來,雙方將對合資公司的具體細節以及合作模式進行協商,并就相關事務如生產地點的選擇和具體投資額度等進行商談。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寶馬在華的合資公司為華晨寶馬,負責生產和銷售部分寶馬品牌車型。雙方發布的公告中顯示,未來寶馬集團不會在中國現有的網絡體系之外興建新的銷售和服務渠道,這無疑也讓華晨寶馬方面吃下一顆“定心丸”。
據了解,寶馬與長城汽車合資后,將生產寶馬旗下的MINI品牌新能源車,該合資項目僅限于MINI品牌。目前,中國已經成為MINI品牌的全球第四大市場。數據顯示,去年,MINI品牌在華銷量為3.5萬輛,約占全球總銷量的1%。按照MINI方面的規劃,明年MINI品牌將推出一款全新的純電動緊湊級車型。
業內普遍猜測,寶馬與長城汽車的合資工廠將落戶常熟。而本次寶馬與長城汽車簽署的“合作意向書”中提到,接下來雙方將就相關事務如生產地點的選擇和具體投資額度等進行商談。不過,寶馬并未對是否在常熟建廠進行回應。
寶馬為何選中長城
寶馬與長城汽車雙雙發出的公告,使得從去年便傳出的兩家車企的合資傳聞被坐實。業內普遍認為,與北汽、上汽、廣汽等集團化車企相比,近年來在SUV車型上嚴重“偏科”的長城汽車并非國外車企首選。對此,全國乘用車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相比與國營企業,寶馬與民營企業的長城汽車合作效率更高。
按照我國合資公司管理辦法規定,每個國外品牌在國內可以有兩個合資伙伴。目前,多數車企均充分利用該規定,在國內擁有兩個甚至更多的合資伙伴。而寶馬在華只有華晨寶馬一家合資公司,手中握有的另一個合資名額卻始終未用。
但是,北京商報記者通過對國內合資車企進行梳理發現,除長城汽車外,目前可供寶馬選擇的“落地”伙伴已經不多。大眾早已在華以合資形式布局上汽大眾和一汽-大眾,并且開始與江淮汽車合作開發新能源車型。奔馳在華也與北汽集團合資成立北京奔馳,還與比亞迪合作推出騰勢品牌。因此,留給寶馬的選擇并不多,而長城汽車近年來在銷量上的良好表現,使得長城汽車成為不錯的選擇。
長城“雙積分”壓力待解
值得一提的是,對于長城汽車來說,引入寶馬對于提升品牌形象、獲得技術支持及緩解“雙積分”壓力等,均是最佳選擇。
對于部分以燃油車作為主打車型的車企來說,“雙積分”政策無疑是難以逾越的一道坎。以主打油耗相對較高SUV車型的長城汽車為例,2017年長城汽車銷量為107萬輛,雖然同比下滑0.4%,但年銷量依然站在百萬輛之上。而在旗下新能源車型稀缺的情況下,長城汽車的積分壓力可見一斑。
據測算,今年長城汽車的新能源車積分缺口可能將達到16.1萬分。去年,長城汽車入股河北御捷,但河北御捷主要生產低速電動車,并不能徹底解決長城汽車的新能源車積分壓力,而引入寶馬則能加快長城汽車的積分達標速度。
與此同時,長城汽車與寶馬進行合作,也能彌補自身新能源車技術上的缺失。目前,自主品牌集中布局新能源車產品,長城汽車在新能源車領域卻一直處于缺位狀態。此前,長城汽車曾對外展示新能源車技術,但量產車型遲遲未上市。
而近年來深耕新能源車技術的寶馬,早已將旗下產品實現電動化。根據寶馬的規劃,到2025年,寶馬新能源車型將擴展至25款,其中包括12款純電動車型、13款插電混合車型。同時,新能源車銷量將占整體銷量的15%-25%。
業內人士表示,與寶馬合資,長城汽車除能夠獲得新能源車積分外,同樣看中寶馬在電動車領域的技術實力,在能夠找到新增長點的同時,也能夠幫助長城汽車在新能源車領域補齊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