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行業 >

        春節紅包大戰哪個最戳你心?云閃付或成今年最大贏家

        2018-02-13 09:05:28 來源: 新浪綜合

        隨著移動支付的興起,每逢春節必有紅包大戰。往年微信和支付寶的二人轉,讓人感覺有些老套,而今年市場上終于迎來重磅的挑戰者——銀聯云閃

        隨著移動支付的興起,每逢春節必有紅包大戰。往年微信和支付寶的二人轉,讓人感覺有些老套,而今年市場上終于迎來重磅的挑戰者——銀聯云閃付。近日云閃付高調地推出了“紅包到 福才到”活動,簡單明了的玩法、實實在在的現金紅包,一經推出就受到了消費者的歡迎,成為今年紅包大戰的新主角。

        33

        成績:推出僅兩個多月即迎來爆發性增長

        2月6日,中國銀聯發布最新交易數據顯示,2017年銀聯網絡轉接交易金額93.9萬億元,同比增長28.8%。在支付寶和財付通的沖擊下,這個成績單顯得非常亮麗,稱之為傳統銀行業在網絡支付市場的翻身仗也不為過。

        對于這張不俗的成績單,中國銀聯方面相關負責人認為其中最大的功臣是移動支付產品,他明確表示:“增長背后的主要驅動力在于銀聯手機閃付、銀聯二維碼支付等移動支付方式迅速普及不無關系。‘云閃付’APP發布,助力銀聯移動支付系列產品全面推進,伴隨著銀聯便民支付場景建設與行業合作步伐加快,銀聯品牌影響力在日益擴大。”

        去年12月,中國銀聯借雙12大促季之機順勢推出了全新移動支付產品——云閃付。首次正式亮相,云閃付便通過與眾多線下廠商和部分線上商家進行合作,通過社交宣傳+優惠推廣的方式一炮打響了自己的品牌。

        從2017年的全年數據來看,銀聯手機閃付交易的筆數月環比增幅不斷提速,這一業務增長趨勢非常亮眼。而“云閃付”APP的發布上線,更是大幅帶動了銀聯手機閃付、銀聯二維碼支付等移動端交易的迅速提升。

        數據顯示,2017全年,銀聯手機閃付的交易筆數顯現出月環比增幅不斷增長的跡象。其中,在12月份銀聯二維碼交易筆數較6月大幅提升超4倍。“云閃付”APP的用戶群體也在不斷擴大。用戶數較6月(原“銀聯錢包”APP)增長近7成,日均活躍用戶增長約150.8%,日均交易量增長近2倍。用戶和交易數量的同步增長,推動著云閃付進入了良性循環的發展狀態。

        實際上,云閃付是中國銀聯2017年年底才推出的移動支付獨立APP,到現在也才兩個多月的時間。

        爆發3

        云閃付能在短時間內實現爆發性的增長,總結下來有三個關鍵性的要素:

        1、產品全新升級,功能完善、操作簡便、體驗出色

        之前傳統銀行開發移動支付產品,其產品理念是對現有WEB端網絡支付的移動化改造。往往非常重視安全風險防范,但在交互設計、用戶體驗等方面有所欠缺,與主流的移動支付產品有一定的差距,不容易被消費者所接受。

        云閃付作為一款獨立的移動支付產品,圍繞著用戶為核心進行設計開發。在確保交易安全的前提下,無論功能還是操作都從用戶的角度出發,力求操作簡便、體驗舒適。云閃付產品在付款、轉賬、還款、充值繳費等基礎上,增加了快捷開戶、海外用卡等特色新功能。云閃付的支付方式多樣化,在線、掃碼、非接觸式等一應俱有,不但整合了中國銀聯旗下的銀行卡,還同時囊括了蘋果、華為、小米、三星等手機廠商移動支付產品,統一管理更加便利,功能更加齊全強大。云閃付在產品上整體上絲毫不遜于其他對手,極大地降低了用戶轉換的學習成本,還擁有一些獨特的特色功能,顯示出一定的差異化優勢,有利于吸引消費者。

        2、全場景覆蓋,涉及用戶生活服務的方方面面

        移動支付產品能成大器者,要么像微信那樣有著龐大的用戶基礎,要么像支付寶那樣有著消費場景。對于眾多后來者而言,豐富齊全的消費場景有可能比用戶基礎還重要,畢竟產品再好也得靠消費場景實現落地才有機會去爭取用戶。

        基于銀行卡支付時代積累的豐富資源,云閃付快速出擊,為用戶開拓了眾多的消費場景,涵蓋線下零售、社區便利、交通出行等人們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2017年,云閃付600余個銀聯移動支付示范街區落成,廣州、杭州、福州、上海等多個城市的地鐵公交相繼開通。此外,云閃付還積極打入校園、出國旅游等新興場景。云閃付入場移動支付的時間較晚,但在消費場景的覆蓋上基本與支付寶、財付通相當,涵括交通、醫院、學校、餐飲、超市、菜場、公共繳費等消費者生活服務的方方面面。

        3、主動營銷接地氣,客戶轉化率高,粘性強

        傳統企業多有重產品輕營銷的傾向,這在當年賣方市場的年代或許是有效率的。但如今市場競爭激烈,消費者有很多選擇,只重視產品而忽略營銷是很難從眾多對手中突圍,引起消費者的關注和認可。云閃付推出之后,我們看到了中國銀聯在經營策略上的主動求變,以順應市場競爭新態勢。最明顯的轉變就是重視品牌推廣,在積極爭取商家渠道拓展消費場景的同時,還針對消費者展開主動營銷。

        去年雙12新推出的云閃付牛刀小試,聯合線下線上近10萬商家展開了一波聲勢浩大的活動。而這次春節紅包活動,則是又一場重磅推廣。與其他平臺復雜多變的規則相比,云閃付紅包活動要簡單實在得多:玩法不燒腦,注冊、簽到、分享、轉賬就能獲得隨機的紅包,而且上不封底;紅包可直接抵現金使用,沒有任何門檻。

        不過簡單規則之下,暗藏著云閃付的心機。比如天天簽到隨機搶紅包,就是希望通過多次打開使用APP來強化用戶的潛意識,培育使用習慣;分享用戶注冊獲得8-2018元不等的大額紅包,則是通過社交推廣來快速獲取用戶。事實證明,云閃付的營銷策略非常有效,客戶轉化率高,而且粘性較強。據中國銀聯透露,在去年推出的當月其二維碼交易筆數較6月份大幅提升了超過四倍。去年12月中旬銀聯聯手商業銀行推出銀行業統一APP”云閃付”,一個月實現日均活躍用戶增長大約150.8%,日均交易量增長大約179.3%。

        未來移動支付有望形成三強鼎立的局面

        當支付寶和微信分別憑借自身優勢擠壓崛起之后,國內移動支付一度成為二者的天下。眾多 其他第三方支付企業的生長空間受到擠壓,像原來一度占據較高份額的卡拉卡基本已經淡出江湖,連傳統銀行也受到了強烈沖擊。

        央行2017年7月份發布的人民幣信貸收支表顯示:過去半年,個人活期存款和流通中貨幣(現金)合計大幅減少3萬多億元人民幣,其中個人活期存款月減少1.17萬億,現金余額降幅更大,環比今年1月減少了1.95萬億。存款的一大流向第三方支付企業,同是去年7月支付寶對外宣布余額寶規模達到了1.43萬億元,體量超過了招商銀行。

        傳統銀行的商業模式和盈利模式都建立在存、貸、匯三項業務之上,三者環環相扣,其中存款作為低成本資金的來源更是其中的核心。第三方支付等互聯網金融企業崛起,不但切入了貸款、匯款市場,還對對存款形成了截流危及根基。銀行對此并非沒有什么作出反應,然而簡單地在產品形式上的移動化,卻不足以支持與支付寶、財付通等強大的對手同場競爭。

        中國銀聯的云閃付就是在這種情形之下推出的,坦白說云閃付的推出有點晚,但好在還不算太遲。與各家銀行推出的移動支付產品相比,中國銀聯的云閃付具有它們所沒有的優勢:

        1、統合整個行業的資源優勢,實現了規模經濟。在支付市場上,規模經濟的門檻極高,單個銀行的體量很難和現有的兩大巨頭抗衡。中國銀聯統合了銀行業而建立起了個體不具備的規模優勢,無論是產品開發還市場營銷都大大降低了成本。

        2、中國銀聯和各家銀行是利益共同體,可以獲得各家銀行的積極配合和支持。云閃付發展越好,對各家銀行的幫助越大。比如說通過云閃付,各家銀行都可以從支付寶和財付通的手中獲得更多的資金回流,鞏固現有存貸匯的核心業務。因此,在云閃付APP上,我們可以看到各家銀行都愿意把自己的優質產品開放給全網的消費者,這讓云閃付的資源更加豐富,消費者有了更多更好的選擇。

        3、在經營機制上中國銀聯是獨立的企業法人,具有相對獨立的自主經營權。這樣保證了云閃付產品開發、營銷的系統性和連貫性,能夠針對市場變化更精準地應對,保持著較高的市場競爭力。去年雙12和春節紅包活動就是自主經營權提升競爭力的最好例證。

        這些都成為了云閃付的爆發基礎,加上前面提到的爆發3要素,讓中國銀聯云閃付的表現令人眼前一亮。與其他第三方企業不同,中國銀聯擁有廣泛的消費場景和龐大的潛在用戶群體(銀行卡用戶),具有非常雄厚的實力。只要云閃付能保持著這種競爭力,努力培養起用戶的使用習慣,就有希望成為新的一極。

        屆時,移動支付市場將漸漸確立起支付寶、財付通、云閃付三強鼎立的格局,避免形成雙寡頭壟斷。無論是消費者還是企業來說,有競爭的市場都最為有利。

        關鍵詞: 紅包 大戰

        精選 導讀

        募資55億港元萬物云啟動招股 預計9月29日登陸港交所主板

        萬科9月19日早間公告,萬物云當日啟動招股,預計發行價介乎每股47 1港元至52 7港元,預計9月29日登陸港交所主板。按發行1 167億股計算,萬

        發布時間: 2022-09-20 10:39
        管理   2022-09-20

        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況曝光 隱形重倉股多為高端制造業

        隨著半年報披露收官,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況曝光。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公募基金全市場基金總數為9794只,資產凈值為269454 75億元,同比上

        發布時間: 2022-09-02 10:45
        資訊   2022-09-02

        又有上市公司宣布變賣房產 上市公司粉飾財報動作不斷

        再有上市公司宣布變賣房產。四川長虹25日稱,擬以1 66億元的轉讓底價掛牌出售31套房產。今年以來,A股公司出售房產不斷。根據記者不完全統

        發布時間: 2022-08-26 09:44
        資訊   2022-08-26

        16天12連板大港股份回復深交所關注函 股份繼續沖高

        回復交易所關注函后,大港股份繼續沖高。8月11日大港股份高開,隨后震蕩走高,接近收盤時觸及漲停,報20 2元 股。值得一提的是,在7月21日

        發布時間: 2022-08-12 09:56
        資訊   2022-08-12

        萬家基金再添第二大股東 中泰證券擬受讓11%基金股權

        7月13日,中泰證券發布公告,擬受讓齊河眾鑫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齊河眾鑫)所持有的萬家基金11%的股權,交易雙方共同確定本次交易的標的資

        發布時間: 2022-07-14 09:39
        管理   2022-07-14

        央行連續7日每天30億元逆回購 對債市影響如何?

        央行12日再次開展了30億元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2 10%。這已是央行連續7日每天僅進行30億元的逆回購縮量投放,創下去年1月以來的最低操作規

        發布時間: 2022-07-13 09:38
        資訊   2022-07-13

        美元指數創近20年新高 黃金期貨創出逾9個月新低

        由于對美聯儲激進加息的擔憂,美元指數11日大漲近1%創出近20年新高。受此影響,歐美股市、大宗商品均走弱,而黃金期貨創出逾9個月新低。美

        發布時間: 2022-07-13 09:36
        資訊   2022-07-13

        美股三大股指全線下跌 納斯達克跌幅創下記錄以來最大跌幅

        今年上半年,美股持續回落。數據顯示,道瓊斯指數上半年下跌15 3%,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29 5%,標普500指數下跌20 6%。其中,納斯達克連續

        發布時間: 2022-07-04 09:51
        推薦   2022-07-04

        融資客熱情回升 兩市融資余額月內增加超344億元

        近期A股走強,滬指6月以來上漲4%,融資客熱情明顯回升。數據顯示,截至6月16日,兩市融資余額1 479萬億元,月內增加344 67億元,最近一個半

        發布時間: 2022-06-20 09:41
        資訊   2022-06-20

        4個交易日凈買入超百億元 北向資金持續流入A股市場

        北向資金凈流入態勢延續。繼6月15日凈買入133 59億元后,北向資金6月16日凈買入44 52億元。自5月27日至今,除6月13日以外,北向資金累計凈

        發布時間: 2022-06-17 09:37
        推薦   2022-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