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去醫院看病,醫生開了處方以后患者要排隊交費取藥,耗時又耗力,同時還面臨著交叉感染的危險。現在,一些地方的患者有了另一種選擇:處
以往去醫院看病,醫生開了處方以后患者要排隊交費取藥,耗時又耗力,同時還面臨著交叉感染的危險。
現在,一些地方的患者有了另一種選擇:處方可以直接通過電子處方流轉平臺傳到到中心藥房,患者可以從App上選擇藥房,在家等藥物送上門。
不止如此,借助平臺,你還能使用金融分期減輕資金壓力。
上藥云健康就是這樣一家處方藥新零售平臺,公司通過獲取醫藥電子處方,為患者提供藥物配送、患者管理等服務。
“醫藥行業最大的痛點是醫療資源與患者的需求不匹配,隨著新醫改的深入,醫藥分家成為趨勢,用新的銷售與服務模式來承接醫院外流處方,就成了新的市場機會。”上藥云健康創始人兼CEO季軍說。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上藥云健康找到了用武之地。
醫藥分家政策契機
上藥云健康是上海醫藥集團旗下企業,業務覆蓋醫藥處方獲取與管理、藥品配送、患者增值服務,通過搭建電子處方平臺協助政府、醫院落實醫藥分家。
據季軍介紹,新醫改后國家推行醫藥分家、藥品零差價,醫院藥房工作面臨收益減少、成本上升的挑戰,上藥云健康作為能夠重新整合社會資源、提高運營效率的處方藥銷售與服務商應運而生,通過“互聯網+”創新模式讓醫院回歸其最核心的醫療服務。
上藥云健康所設立的電子處方平臺“益藥·電子處方”,借助上海醫藥集團的產業資源優勢,將各類醫療機構的處方安全、有序地流轉出來,同時公司提供線下藥品銷售實現配送以及患者增值服務,形成處方藥新零售價值鏈閉環。
在團隊方面,上藥云健康的創始人兼CEO季軍,上海醫科大學藥學畢業,曾任職于上海食藥監局和葛蘭素史克,并一手創辦了國內排名第一的dtp藥房--“益藥·藥房”的前身上藥眾協,在醫藥行業擁有超過20年的經驗;CFO劉斌,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及上海國家會計學院EMBA,曾任上藥控股財務副總,在醫藥行業及財務、投融資方面擁有超過10年的經驗。
上藥云健康在資本層面頗受巨頭認可。2015年8公司獲得京東、IDG等的11.12億元A輪融資,2016年3月獲得軟銀中國、盛太投資的1.35億元A+輪融資。2017年6月,上藥云健康與騰訊達成戰略合作,就醫保在線支付和醫療金融創新支付模式方面展開探索。
在中國醫療健康領域已投資包括華大基因、迪安診斷等在內的一系列醫療企業的軟銀中國資本表示,十分看好上藥云健康的處方藥互聯網+的商業模式與優秀管理團隊,資本與產業的結合。
打造處方藥零售服務閉環
上藥云健康推出的開放式電子處方流轉平臺,功能涵蓋電子處方管理、患者數據管理與分析、藥品數據管理與配送、PBM控費、醫保/商報支付等。
電子處方流轉是公司業務的核心,通過對接各醫療機構,打破醫院間信息孤島的現狀,實現處方信息互聯互通,從技術上推進處方的有序外流。在此基礎上,公司累積了大量的處方信息,數據脫敏處理后,可作為包括慢病管理、患者服務、藥品研發等應用,擁有較高價值。
在處方實現與配送方面,上藥云健康以長期、慢性病用藥為依托,提供電子處方的送藥到家服務。各級醫療機構的差異化處方信息通過云平臺接入處理后,形成標準化電子處方,再經由位于上海的第一家中央藥房——“益藥·云藥房”——實現二次審方、配方、配送。該模式為患者特別是慢病人群,帶來了便利。
配送方面,冷鏈物流由上藥云健康專業人員負責,常規藥品配送則是通過與京東、順豐合作來實現。
“益藥·藥房”,上藥云健康電子處方的另一線下實現端,前身是中國排名第一的DTP(Direct-to-Patient,即直接面對患者的營銷模式)藥房,相當于一個特大型新特藥服務網絡。目前,公司自有藥房近40家,分布于全國13個省,為國內排名第一。
加上大股東上海醫藥已經收購康德樂中國業務的30家DTP藥房,完成整合后,“益藥·藥房”的特大型新特藥服務網絡版圖將進一步延伸,增強國際新特藥進入中國選擇合作伙伴時的競爭力。
“益藥·會員”,提供以患者為中心的“一站式”增值服務及中國的創新醫療支付。面向患者,上藥云健康以微信/APP為手段,提供會員管理服務。同時公司推出金融與保險服務,投資設立了鎂信健康、與阿斯利康合作推出泰瑞沙金融分期方案、與百時美施貴寶聯合落地了國內首個“按療效付費”創新療效保險項目,以減輕患者家庭的短期現金支付壓力。
依托互聯網+真正實現醫藥分家
“在中國現行政策下,處方的合規獲取和有效管理是處方藥新零售關鍵輸入環節。”上藥云健康董事長李永忠表示。
上藥云健康的核心優勢在于所獲取的醫院電子處方,這既是公司的用戶來源,也是其它業務得以運轉的根本。能夠取得醫院信任,源自于上藥云健康的天然藥物供應優勢——上藥云健康的第一大股東上海醫藥集團,是中國為數不多的在醫藥產品和分銷市場方面均居領先地位的醫藥上市公司,能為上藥云健康提供優質充足的藥品。這是很多輕資產公司難以比擬的。
而對于醫院來說,處方外流首要考慮的正是藥品能不能安全快捷地滿足患者的用藥需求。上藥云健康的藥物供應優勢足以成為其拓展醫院業務的“法寶”。
“我們推出的是一個公共、開放式的電子處方平臺,患者可以自主選擇藥房,但事實上,更多患者選擇我們的藥房,其它很多藥房藥品的庫存、品種與處方不一定匹配,我們把選擇權給了病人,不過我們的優勢和匹配度使得更多人選擇了我們”,季軍提到。
在盈利模式上,上藥云健康的收入主要來自藥品差價、 藥企服務費。未來還會增加金融機構、外部藥店、患者服務費等收入。
截止2017年底,上藥云健康對接了包括上海仁濟醫院、第十人民醫院等及上海70%的社區醫院在內的200多家醫療機構,覆蓋國內超10個主要城市,累計電子處方數超過兩百萬張。
但就目前來看,這個行業仍然面臨醫藥分家的改革阻力:由于醫院充分自我改革動力不足,慣性較大,醫改的速度和實際改革速度不一致。因而基于醫藥分家的醫療服務模式的推進步伐相對較慢。
盡管如此,上藥云健康作為目前行業少有的專注于處方藥新零售的公司,憑借其已經搭建完成的線上線下閉環,加上較大的藥品供應和線下門店優勢,業務拓展空間較大。
據季軍介紹,未來,公司會繼續根據政府、醫院、患者的需求,不斷嘗試在藥品流通價值鏈上延伸,依托“益藥·電子處方”、“益藥·云藥房”、“益藥·會員”、醫保在線支付等業務的開拓,進一步深化“互聯網+”模式創新,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醫藥分家。
(新京報 唐亞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