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在火星財經主辦的POW’ER 2019全球開發(fā)者大會上,比原鏈首席技術官朗豫以《區(qū)塊鏈未來:Bystack一主多側架構》為題進行了分
8月21日,在火星財經主辦的POW’ER 2019全球開發(fā)者大會上,比原鏈首席技術官朗豫以《區(qū)塊鏈未來:Bystack一主多側架構》為題進行了分享。他對比了2018年以來的三種公鏈技術路線,表示“擴展多鏈”存在自有鏈和其他鏈的利益博弈問題,而“狀態(tài)通道”的局限性很大,“側鏈”或許是不可能三角問題最好的解決方案。朗豫還介紹了Bystack關于“聯邦“設計的最新進展,并透露OFMF完整架構將于近期公布。
以下是朗豫演講內容的精編,由巴比特整理。
比原鏈是為數不多基于POW的項目,跟今天POW'ER的主題非常契合。Bystack是比原鏈主鏈和側鏈集合的區(qū)塊鏈服務平臺,它具有“一主多側“的架構。
歷史發(fā)展就是在公平和效率之間的交替選擇中前進,大到社會制度,小到商業(yè)模式,都是如此。傳統互聯網巨頭,壟斷了我們的數據,以此構建它自己的商業(yè)閉環(huán)。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效率達到了最高值,卻難以保證自己的隱私與安全,找到利益的平衡點。區(qū)塊鏈的誕生源于我們追求極致效率之后,對于公平越來越強烈的渴求。與此同時,區(qū)塊鏈帶來了一種新商業(yè)“范式”的變革。
所有區(qū)塊鏈項目的白皮書都是為了解決“不可能三角”問題,即安全性、去中心化與可擴展性,相信大家對此已經非常熟悉了。下面這張圖是區(qū)塊鏈發(fā)展的三個階段。
我們可以看到,第一階段以比特幣為代表,它追求的是極致的安全和去中心化,但不具有很高的可擴展性,10分鐘才能確認一個區(qū)塊。因此在第二階段,大家進行了優(yōu)化,延伸出兩種方式,一種是以太坊為代表,改進了共識算法,提高了TPS,并使用了更高級的智能合約。另一種是聯盟鏈,完全放棄了去中心化,追求效率的極致。
但從2018年到現在,我們發(fā)現不管共識算法如何改進,都難以滿足實際應用的需求,特別是商業(yè)化應用的需求。所以第三階段的思路之一是將“多種鏈”和“更多鏈”結合起來,提高擴展性,這就是“擴展多鏈”的形式,代表項目是Cosmos和Polkadot。這種方案存在一個矛盾,就是自有鏈和其他鏈的利益博弈問題,這是多鏈形式的難點。
另一種方式是“狀態(tài)通道”,它是在主鏈上搭了一層應用,也就是說它沒有自己的鏈,沒有任何一種Token的機制運行,人們將其視為一種工具。如果脫離了主鏈,狀態(tài)通道也不會存在。這種情況的局限性就非常大,在主鏈上做任何改動都會變得很難,而狀態(tài)通道又要基于主鏈的特點去做相應開發(fā),必然也會受制于主鏈的特征。
最后,我們認為“側鏈”是比較優(yōu)秀的解決方案,也是最有可能大規(guī)模使用的商業(yè)化手段。“側鏈”是什么?我認為應該明確這樣幾個特征:一是不發(fā)新幣,不創(chuàng)造價值,只傳遞價值;二是工具性,更好的擴展性,更高效的處理能力,更好的落地商業(yè)應用;三是網關性,需要鏈接“同質”和“異質”的不同鏈,這是設計時需要考慮的;四是區(qū)域性透明,因為主側鏈架構設計無法脫離中間的公證人或者城邦來解決跨鏈的問題,我們可以通過更開放的設計,讓更多參與方加入到這個城邦,讓業(yè)務邏輯更加透明,資金更加安全,讓參與方相互信任。
我們提出“一主多側”的解決方案,主鏈POW機制追求去中心化,側鏈基于BFT改進的BBFT算法追求高擴展性?;谶@樣一個模式,使我們的區(qū)塊鏈變成一個“有可能的三角”,這是我們尋求到的解決方案。
為什么是“一主多側”呢?我要具體介紹下Bystack的架構特點。
首先是“主側隔離”,主鏈創(chuàng)造價值,側鏈高TPS,主鏈不關心側鏈,做風險隔離。因為區(qū)塊鏈上再多隱私保護的措施,用戶還是可以通過旁路發(fā)現交易的變化和特征,還是存在隱私泄漏的問題,唯一解決的方案就是物理隔離,讓你完全接觸不到我的信息,只在自己的生態(tài)圈內完成。而兩個側鏈如果要進行通信,只能通過主鏈來進行。對于商戶來說,就有了選擇權,哪些可以上鏈,哪些不能上鏈。
其次是“側側隔離”,多業(yè)務分離,進行隱私保護,可異步實現。也就是說,我可以根據不同的商業(yè)邏輯,不同的商業(yè)應用,去改造側鏈的實現,得到業(yè)務隔離的狀態(tài)。同時可以在側鏈上選擇更多共識算法。
最后是“聯邦管理”,即權責統一、合規(guī)合法,去除單點風險,自定義管理模式。如何讓聯邦更加開放?如何讓參與方權責統一?這對于一主多側架構是非常重要的。聯邦必然由多方組成,就需要通過安全的多方計算來實現聯邦管理。關于這部分我重點介紹一下。
聯邦的設計是一主多側架構的重點,在設計時有2個主要考慮。一是更“強大的功能”,讓我可以非常輕松的去設置和管理。比如有五個人,兩個人有超級權限,三個人有普通權限,如何處理每個人的不同權責?還有一種情況,我可以處理一個資金通道,另外兩個人可能權限只有100BTC或者200BTM,如果通道中有超過這個數值的Token,他可能就沒有權利處理。對于這些情況我們需要做相應架構的設計,讓更多人以不同角色參與到其中。
第二個是更“分散的權利”,我們如何通過私鑰,或者其他密碼學技術,讓不同參與方即使把私鑰泄露了,也無法讓黑客將資金完全轉移,以及無法將這個系統破壞了。我們提出Open Federation Management Framework,簡稱OFMF,特點是1.共同管理,不存在單點風險;2.快速接入,不同鏈遵循同樣規(guī)則可接入,無需許可;3.成本低廉,無須維護所有鏈的狀態(tài),只需負責自身關心的;4.商業(yè)模式,我們要創(chuàng)造相應的商業(yè)模式,通過增值服務和交易手續(xù)費持續(xù)營收,讓更多人加入到我們開放的計劃中來。
OFMF現在正處在草案階段,最近幾個星期內我們會把完整的架構實現,并對外公布,請持續(xù)關注我們的開發(fā)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