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harma的去中心化是個偽命題,系統沒有自動清算功能,需要人工結算,借貸由中心化的機構批準,幣價信息來源、利率的信息以及平臺開發和更新
Dharma的去中心化是個偽命題,系統沒有自動清算功能,需要人工結算,借貸由中心化的機構批準,幣價信息來源、利率的信息以及平臺開發和更新都是中心化控制的。
去中心化借貸平臺Dharma的鏈上鎖倉資產數量在持續下滑,據DAppTotal數據顯示,Dharma的鏈上鎖倉資產數量在30天內減少近75%,截至8月5日,僅剩533萬美元。
從Dharma平臺借貸量數據來看,7月18日至7月19日在Dharma上的DAI的借款量從153萬枚減少到約4萬枚,減少了97%。DAI的貸款發放量從7月18日約166萬枚,下降至7月20日的6074枚,減少了99%。
7月25日,Dharma的管理員在其Telegram社區中表示,自7月25日起將關閉Dharma平臺的借貸功能,再接下來的幾周內會有一系列的利好消息,團隊正在全面升級Dharma平臺,如果用戶有尚未匹配的待解決的貸款請求,可隨時提款。但提前放出來的利好預告并未改善Dharma的借貸銷量,相反地,用戶提幣延遲、合約閉源等消息使得用戶持續往外提幣,平臺目前處于資產不斷流出的狀態。
今年4月,Dharma宣布正式對外開放90天固定利率的加密借貸服務,支持的加密資產包括ETH和Dai。一個月的時間,Dharma鎖倉資產激增至1000萬枚。5月,Dharma推出針對穩定幣USDC的借貸業務,允許用戶以1.5倍的抵押率借出USDC,或將持有的USDC以8%的利率借給其他用戶。Dharma表示,希望通過USDC借貸業務吸引更多的主流用戶使用其產品。截至7月初,Dharma平臺的鎖倉量逾2500萬枚。
然而,據The Block報道,從Dharma發布的5月份的借貸數據來看,Dharma的借貸較4月下降了60%。分析稱,用戶對于去中心化金融(DeFi)產品的信心正在下降。Dharma平臺借貸量下降的原因可能與5月初停止補貼貸款,網站出現漏洞使其系統失靈近一周、貸款訂單等待時間長且期限選項不靈活等因素相關,這些因素促使Dharma的用戶加速流失。
除此之外,Dharma的合約閉源引起社區的關注。對此,其管理員7月20日在Telegram中回復到:“Dharma的合約已經閉源處理,我們所有的核心合約都通過了ZK Labs、Trails of Bits、Zeppelin等機構的審計。我們收到了一些用戶關于清算的要求。我們第一個版本的系統沒有自動清算功能,所以我們需要人工結算。對于那些已經清償貸款的用戶,我們會個別跟進。”
據悉,Dharma是近期熱炒的DeFi(DecentralizedFinance,去中心化金融)生態借貸產品。在Dharma中智能合約充當“擔保方”角色,評估借方的資產價格和風險。債權人根據“擔保方”提供的評估結果決定是否貸款給借款人,同時當借款人無法按時還款時,“擔保方”自動執行清算程序。Dharma平臺的借款期限最長為90天,貸款利息是固定的。貸款人在放貸期間資金被鎖定,只有在與借款人匹配后才開始賺取利息。
但是,目前看來,Dharma的去中心化是個偽命題,系統沒有自動清算功能,需要人工結算,借貸由中心化的機構批準,幣價信息來源、利率的信息以及平臺開發和更新都是中心化控制的。(作者:Lorn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