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G20國家首腦會議的臨近,成員國一直在討論如何執行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FATF)等政府間組織制定的標準。盡管在遵守這些標準方面可能存在
隨著G20國家首腦會議的臨近,成員國一直在討論如何執行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FATF)等政府間組織制定的標準。盡管在遵守這些標準方面可能存在一些挑戰,但歐洲央行表示,加密資產對歐元區金融穩定構成的風險是可控的。
G20實施全球標準
G20國家重申支持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FATF)作為反洗錢等領域的全球標準制定機構,他們還同意遵守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FATF的建議,包括那些關于加密資產的建議。
本月早些時候, FATF在奧地利舉行了其年度私營機構協商論壇,其成員的300多名私營機構代表參加了會議。FATF成員包括36個國家和兩個國際組織,包括歐洲委員會。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FATF解釋說:
“討論的重點是虛擬資產服務和業務模型的映射……以及具體的FATF實施建議。”
在4月份提交給G20的報告中,FATF概述了其在加密資產標準方面的工作,并承諾更新其指導意見,“繼續協助司法管部門和私營機構,實施基于風險的方法,以規范虛擬資產服務提供商,包括對其進行督導和監測,”該報告描述說,“這將有助于各國對該領域實施監督。”在強調洗錢等各種風險的同時, FATF還認識到:
“技術創新,包括那些潛在的虛擬資產……可能給金融系統和更廣泛的經濟帶來重大利益。”
俄羅斯有問題要解決
在已宣布計劃實施《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FATF》所制定標準的國家中,俄羅斯是其中之一。俄羅斯尚未最終確定加密貨幣的監管框架,普京總統最初表示,該框架必須在去年7月前完成。由于沒有引入加密貨幣法規,俄羅斯總統簽署了另一項命令,要求其國家的加密貨幣法規在今年7月前實施。
然而,另一個拖延也可能是由于國家杜馬金融市場委員會主席阿納托利·阿克薩科夫(Anatoly Aksakov)在5月21日的報告中指出,“由于FATF的要求,數字金融資產法的通過被卡住”。在2019年俄羅斯股票市場會議上,他解釋說,這些要求要么在數字金融資產法中實施,要么在單獨的法案中實施,并詳述到:
“數字金融資產法已經被暫停……FATF的決定要求我們解決比特幣等相關問題。”
該新聞機構還報道了俄羅斯銀行第一副主席Olga Skorobogatova,表明數字金融資產法可以在春季會議上通過。她告訴國家杜馬:“關于數字金融資產、眾籌等的法律,所有這些法案都處于相當高度的準備狀態。”“國家杜馬委員會的同事們非常樂于助人,我們希望這些法律能夠在春季會議期間通過。”她進一步強調,這些法律“對國家來說非常重要,將為實施新項目提供機會。”
日本與其它G20國家合作
作為6月G20首腦會議的東道主,日本一直在積極致力于實施加密資產的全球標準。上周,該國眾議院通過了一項加密法案,其中包括一些必要的決議。根據Impress的發布,其中一份內容是:
“我們充分把握G20的監管趨勢,與各國合作,實現國際和諧。”
4月份,當地媒體報道說,日本政府正準備向G20國家提供一本手冊,幫助他們制定自己的加密法規。這一問題將在6月首腦會議上討論,同時還將討論與加密資產有關的廣泛監管措施。去年12月,日本最高金融監管機構金融服務機構(FSA)發布了一份報告指出:
“為了管理和減輕虛擬資產產生的風險,各國應確保對虛擬資產服務提供商進行AML/CFT監管。”
它們還需要“獲得許可或注冊,并遵守有效的監管措施,確保遵守《FATF建議》中要求的相關措施。”
韓國希望監管的一致性
韓國多次宣布將遵守統一的加密監管標準。在4月份的金融穩定委員會FSB全體會議上,討論了即將在日本舉行的20國集團會議上提交的進度報告、全球金融體系的脆弱性以及全球加密監管標準。援引金融服務委員會FSC主席崔鐘庫的話說:“監管虛擬貨幣需要跨國合作。”他強調每個國家都必須堅持執行FATF制定的國際標準,以“盡量減少監管不一致”。
未來可能面臨的挑戰
區塊鏈分析公司Chainalysis在4月份就其加密資產指導向FATF提供了反饋。該公司寫道:“目前正在起草的《FATF指南》將對加密貨幣行業產生深遠影響。”
Chainalysis詳細說明,
“有明顯的技術障礙,阻止加密貨幣業務能夠遵守這些標準。”該公司援引“加密貨幣最初被設計成一個沒有中央權威和中介機構的對等金融系統”,聲稱在大多數情況下,加密貨幣交易所“無法分辨受益人是否在使用另一個交易所或個人錢包”,并補充說:“在技術上,要求傳輸識別各方的信息是不可行的。”
該公司繼續討論“技術機會”,建議為了達到FATF的目標,“加密貨幣交易所可以利用共享分類賬的透明度來形成一種有效的基于風險的方法。”他們解釋說,交易所應該負責收集/存儲相關客戶的信息KYC,每筆交易的發起人,并澄清“雖然交易本身是公開的,但交易所也應將其客戶與特定交易關聯起來,因為這些信息在公共分類賬上不可用。”
該公司強調的另一點,他們稱之為“意想不到的后果”,是“目前沒有基礎設施在加密貨幣業務之間傳輸信息,也沒有人能夠改變加密貨幣區塊鏈的工作方式。”該公司詳細闡述:
“強制對監管企業進行繁重的投資和摩擦,這些企業是執法部門的重要盟友,可能會降低它們的普及率,推動活動向分散和對等交換,并導致金融機構降低風險。”
Chainalysis指出,“這些措施將降低目前執法部門可獲得的透明度。”
可管理的金融穩定風險
歐洲中央銀行(ECB)監控加密資產,分析了對貨幣政策的潛在影響及可能對市場基礎設施、支付和金融系統穩定性造成的風險。本月早些時候發表的題為“加密資產:對金融穩定、貨幣政策、支付和市場基礎設施的影響”的報告總結了其加密資產工作組的分析結果,并指出:
“目前,加密資產對歐元區金融穩定、貨幣政策、支付和市場基礎設施的影響和風險有限或可控。”
注意到加密資產不能用于在歐盟重要金融市場基礎設施中進行貨幣結算,該行表示,“它們不具備證券資格……[和]中央證券存管機構(CSD)不能進行加密資產結算。”
即使基于加密的產品將由中央交易對手進行清算,它們也需要得到授權并滿足現有的監管要求,該行澄清說,“即使在2018年初達到峰值,加密資產的未償價值也太小,無法對歐盟金融體系和經濟產生影響。”并強調“加密資產市場的發展是動態的,與金融部門和未來經濟的聯系可能會增加,” ECB聲稱:
“因此,歐洲央行與其他有關當局合作,繼續監測加密資產現象,提高認識,并為任何不利情況做好準備,這一點非常重要。”
ECB總結道,“直接或間接投資于加密資產的金融機構應實施相關的治理安排,也應符合許可標準,并與加密資產或加密資產相關活動投資的重要性相稱。”并補充說,從市場發展到加密監管的“非預期 ‘合法化’的影響”等許多因素都可導致加密資產的更大風險暴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