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過絕望,也看到了希望。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查爾斯·狄更斯《雙城記》2018年,區塊鏈的轉折之年,處處充斥著未知。
遇到過絕望,也看到了希望。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
——查爾斯·狄更斯《雙城記》
2018年,區塊鏈的轉折之年,處處充斥著未知。
這一年,
有人一夜財富自由,有人霎那傾家蕩產。
上一秒,EOS備受追捧;下一刻,BCH成功聚焦。
閉眼時,仍是盛夏;睜眼,已然寒冬。
從鶯歌燕舞到血流成河,區塊鏈走過的2018,不同尋常。
零壹財經·Binary回首區塊鏈的2018,帶您盤點已經或正在影響行業進程的十大事件。
01
BTC暴跌,信仰崩塌
2017年年底,BTC價格沖上19000美元的歷史新高之后,開始回落。
進入2018年之后,2017年的狂歡走到了終點。年初再次沖上17000美元之后,開了漫長的下跌之路。
△圖1 2018年BTC價格趨勢趨勢;來源:CoinMarketCap
這一年,比特幣價格從最高的17000美元,下滑到如今僅剩3000多美元,跌幅超過80%。
沖上頂峰后,或許大家都已明白,下跌,不可阻擋。只是沒料到,這輪下跌會一次次跌破投資者的心理預期支撐位。當人們認為7500美元是關鍵的支撐水平時,這個點位被證明并不牢固,迅速被突破;當5000美元被視為最重要的支撐位時,現實再一次打臉,不僅沒有維持,4000美元都沒有穩住。現在來看,3000美元都有可能被跌破。
BTC占據了整個加密貨幣市場半壁江山。它的暴跌,也正是整個市場今年的縮影。加密貨幣市場總市值年初超8000億美元,到如今僅為1000億左右。
2018年,其他主流加密貨幣也均出現巨幅下滑。迄今為止,ETH下跌93.69%, XRP下跌86.66%、EOS下跌78.43%、LTC下跌89.42%、DASH下跌93.45%、XMR下跌87.52%、ETC下跌85.52%、ZEC下跌88.99%。
BTC,加密貨幣世界的信仰所在。這一年的暴跌,讓不少人信仰崩塌。但近日劍橋另類金融中心(Cambridge Centre for Alternative Finance)的一項研究顯示,今年前三個季度,加密貨幣的認證用戶數量幾乎翻了一番,從1800萬攀升到3500萬。
這,就是希望。加密貨幣需要共識。人在,共識就在。
02
BCH分叉,硝煙彌漫
一群人,因目標相同而聚,因路徑不同而散。
BCH這輪分叉早在5月份就已掀起波瀾。各路大V,通過社交媒體唇槍舌戰,寸土不讓。
分叉雙方ABC和SV的分歧主要集中在擴容方案上。以吳忌寒為首的ABC陣營,希望順應市場發展,將BCH發展成與以太坊類似的基礎公鏈,現在無需繼續擴容;而以澳本聰為首的SV陣營則希望BCH回歸比特幣白皮書的路線,并擴容至128M。
雙方互不妥協,為了爭奪BCH“正統”,“算力為王”的時代最終還是要以算力決勝負。澳本聰放言“用錢摧毀比特大陸”,而吳忌寒的比特大陸則緊急部署礦機,甚至分叉時從BTC上切換算力至BCH網絡。
分叉如期而至。北京時間2018年11月16日1時56分,BCH最后一個公共區塊被挖出后,正式分叉成BCH ABC和BCH SV兩條鏈,從此分道揚鑣。
分叉之后,雙方區塊高度交替領先。雙方事前都表示不會設置重放保護,吃瓜群眾都期待著分叉后戰火連天的“算力戰”。但之后ABC連續更新版本,并宣布增加檢查點,設置重組保護,使得51%算力攻擊理論上已不可能實現。
反觀ABC的防守姿態,SV則顯得咄咄逼人。分叉后第21天,SV的價格和市值一度超越ABC,躍居全球第五大加密貨幣,但隨后又被ABC反超。
熊市漫漫,BCH分叉彷佛成為新的“導火索”,數字貨幣市場迎來又一輪暴跌,BTC價格跌破3500美元,ETH、EOS等其他主流貨幣無一幸免。底部,尚不可見;信仰,仍被解構。
這個冬天,又冷了幾分。
03
ICO狂瀉,STO遇阻
受各國監管影響,曾風靡一時的ICO逐漸成為過去式。有關報告顯示,今年2月份,ICO規模總額為26億美元,而到11月份,僅剩6500萬美元,下降97.5%。
ICO涼了,STO正好趁機上位。STO,全名security token offering,通過證券化的通證進行融資。17年底開始流傳,直到18年底才成為焦點。
10月份開始,最先在海外興起的STO引起了國內的關注,被視為救市良方,更是有人將其稱為“受監管的ICO”和“區塊鏈行業的IPO”。
10 月底,tZERO 的 STO 項目通過 SEC 審核之后,更是讓區塊鏈投資者看到了希望。一時間,STO培訓、STO項目等如雨后春筍。
然而,STO進入國內之后,迅速被監管部門盯上,并被判處“死刑”。
12月4日,北京市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發布《關于防范以STO名義實施違法犯罪活動的風險提示》,稱STO涉嫌非法金融活動。
△圖2 關于防范STO名義實施違法犯罪活動的風險提示;來源:北京互聯網金融協會官網
12月8日,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公開表示,“STO本質上仍是一種非法金融活動”。
STO,來也匆匆,去也匆匆。至少在國內,STO目前已經走到了死胡同。
04
超級節點,席卷全球
EOS,一度被認為是區塊鏈3.0版本,被區塊鏈世界寄予厚望。
EOS采用不同于傳統POW和POS的DPOS(委托權益證明),更加快速、安全且能耗更小。用戶收益不是通過挖礦獲得,而是根據個人持有的“股份”獲得收益。但DPOS算法的正常運作需要依賴大型機構運營節點,即超級節點。
2018年3月,EOS靈魂人物BM宣布發起超級節點競選,通過一幣一選票的方式(后改為一幣30票),選出21個參與區塊鏈記賬的“超級節點”。贏得主節點將獲得 EOS 每年增發 5% 收益中的大部分,每年每個節點大約能得到 238 萬個 EOS的獎勵。
國內加入EOS超級節點競爭的競選者包括:區塊鏈引力區、EOS老貓、暴走恭親王、硬幣資本、EOS深圳、歐鏈、HelloEOS、EOS Union、ONO以及薛蠻子投資的EOS聯盟等。
超級節點競選讓EOS聲名鵲起,但賄選、大戶操縱、過于中心化、違背區塊鏈精神等質疑聲在競選過程中同樣不絕于耳,最終歸于平靜。
交易所、其他公鏈項目甚至媒體,緊隨EOS步伐推出了類似“玩法”,“超級節點”的旋風迅速席卷行業。只是,EOS之后,再無EOS。
05
USDT暴跌,穩定幣大熱
11月15日,原本漫漫熊市中的普通一天,卻因一件事,撥動了那些早已緊繃的心弦。
下午13時開始,穩定幣龍頭USDT的價格大幅下滑。原本應與美元1:1錨定的USDT,15日最低報價僅為0.925美元,失去了與美元的錨定關系。
USDT暴跌,一度引起市場恐慌,持幣者大量拋售USDT并購入其他主流加密貨幣,導致其他加密貨幣出現了短暫的上漲行情。
USDT歷史上初次出現暴跌,但唯獨這次引起的風波最大。究竟原因,在于熊市使得投資者心理出現了變化,開始尋求穩定。這種熊市帶來的連鎖反應,也使得之前一直不被關注的“穩定幣概念”火了一把。
引燃穩定幣概念的另一個原因,是9月10日美國紐約州金融服務部(NYDFS)授權批準Gemini數字貨幣交易所和區塊鏈初創企業Paxos Trust發行掛鉤美元的穩定幣GUSD和PAX,這也是唯二被監管部門批準的穩定幣項目。
此后,各種穩定幣開始涌現。雖然短時間還沒有能威脅到USDT的存在,但穩定幣花園依然“繁花似錦”。
06
三大礦商,赴港上市
比特大陸、嘉楠耘智和億邦國際,是全球排名前三的礦機生產商。艾瑞咨詢報告顯示,三家廠商的市場占有率超過九成。三家企業還曾作為區塊鏈行業代表攜手上榜《2018年第二季度胡潤大中華區獨角獸指數》。
搭著牛市的順風車,三大廠商迅速躥紅,賺得盆滿缽滿。但他們顯然不滿于此。在腰包鼓起來后,或是預見熊市來臨的征兆,他們紛紛將目光轉向港股市場,渴望進入傳統金融市場,就此開啟了各自漫長的IPO之路。
2018年5月15日,嘉楠耘智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億邦國際于6月24日緊隨其后。9月26日,三大礦機廠商中僅剩的比特大陸,也在一片喧囂中邁出了相同的一步。
然而,上市之路一波三折。港交所網站顯示,嘉楠耘智的IPO申請在提交6個月之后已經失效。由于涉及參與非法金融行為,億邦國際的公開上市程序已經停止,招股書也將失效。比特大陸也是麻煩不斷,采礦收入下滑,礦機銷售受挫,并在接受港交所和證監會的問詢。
如今,礦圈的凜冬已至,多種礦機到達關機價,大量礦工清盤出場。作為礦機廠商,這個時候更需要勒緊褲腰帶過日子,上市之旅只能未完待續了。
07
神奇FCoin,攪動風云
2018年,要問哪家交易所的故事最值得一說,FCoin當之無愧。
在OKEx、幣安和火幣鼎立格局已定的市場中,FCoin硬是憑借“交易即挖礦,持幣即分紅”的運營模式逆勢而上。
上線15天,FCoin的24小時交易量達到288億人民幣,不僅位居全球榜首,而且超過了排名第二到第七的OKEx、幣安和火幣等6所交易所的總和,被稱為“宇宙第一所”。
然而,事實證明,交易挖礦的運營機制不能長久。平臺幣FT自6月13日創下1.2567美元的高點后開始連續暴跌,FCoin的規模也持續萎縮。
為了保持競爭力,FCoin在創始人張健的帶領下,聯合通證派元道、孟巖設立幣改試驗區,開始推動幣改。所謂幣改,即推動已有的成熟產品或企業,通過通證化改造,完成“幣改”及上幣交易。
一月之內,FCoin連發數十條相關公告,不斷更新規則。首個參與幣改的項目Bizkey最終退出的理由就是,“公告太頻繁影響團隊睡眠”。
QOS,作為唯一登上FCoin幣改試驗區的項目,除了首日上漲外,連續破發、跌停,幣價幾乎歸零。投資者的維權、輿論的壓力,使得FCoin不得不將QOS停牌并對投資者進行補償。
QOS的失敗,宣告著FCoin幣改的落幕。雖然之后市場上出現鏈改、票改等類似概念,但均未像FCoin幣改一樣引起關注。
之后,FCoin暫停“交易挖礦”,宣布進入2.0時代,并逐漸淡出視野。
FCoin的輝煌,前后不過百余天,如煙火,雖短暫,但也足夠絢爛。
08
比特幣ETF,一拖再拖
比特幣ETF自出現之日起,一直是備受關注也是最受爭議的問題之一。
支持者希望ETF能增加加密貨幣市場流動性,成為扭轉熊市的“神奇藥丸”。而美國證監會(SEC)以比特幣市場不受監管、存在市場操縱等理由,一再拒絕或推遲比特幣ETF提案。
今年1月,SEC要求所有提交了比特幣ETF申請的人撤回他們的申請。
7月,Winklevoss兄弟再次提交的比特幣ETF提案被拒絕。8月22日,出于對欺詐和操縱的擔憂,ProShares、GraniteShares和Direxion提出的9項ETF提議,被SEC駁回。
最新的ETF提案在今年6月份首次提交。8月7日,SEC首次宣布延遲決定,理由是需要進一步審查。9月又發布了另一個延遲。12月6日,SEC宣布將最后一次推遲其決定。接受或拒絕ETF提案的最后期限為2019年2月27日。
歷經漫長的等待和期許,EFT這場大戲的結局,或許就將在未來兩個多月,呈現在世人眼前。
09
期貨合約,冷暖自知
2018年下半年以來,在加密貨幣現貨市場一片慘淡,比特幣ETF遲遲未獲批準的情況下,投資者開始把目光拋向期貨市場。
以2018年12月全球最大期貨交易所——美國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推出的比特幣期貨合約為例,今年第三季度,CME的比特幣期貨日均成交達5053份,較第二季度增長41%,較第一季度更是增長了170%。
此外,全球第二大證券交易所——納斯達克官方已證實,將于2019年上半年推出比特幣期貨合約,目前正在等待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的批準。
而總交易額全球第三的火幣也于新加坡時間12月10日在火幣全球站正式上線火幣合約Huobi DM。這不是火幣第一次涉足期貨合約,此前它曾推出子品牌BitVC,專做合約交易,但此番舉動還是備受矚目。
期貨市場是現貨市場的強力補充。熊市中,它不僅可以提供雙向操作機會,以小博大,主流金融市場交易所的加入,更能增加流動性,讓更多投資者有機會了解和投資加密貨幣。
但由于存在杠桿,收益大,風險也隨之增大。OKEx今年就因期貨合約交易爆倉等問題而陷入被維權的漩渦,無法自拔。
期貨,就像定時炸彈,能助你卻也能害你。關鍵在于,你是否做好了準備,能否駕馭得了。
10
監管新規,還看香港
11月1日,香港證監會發布虛擬資產監管新規,即《有關針對虛擬資產投資組合的管理公司、基金分銷商及交易平臺營運者的監管框架的聲明》。新規旨在將虛擬資產投資管理公司及虛擬資產基金分銷商納入證監會的監管范圍,也提出了有關可能規管虛擬資產交易平臺的概念性框架。
此前,對不屬于“證券”和“期貨合約”定義范圍的虛擬資產,香港證監會不會將其納入監管范圍。但新規表示,只要以虛擬資產作為投資標的,不論是何種屬性,都要被監管。而交易所,將會被納入監管沙盒,香港證監會將根據沙盒情況決定是否向交易所發出相關牌照。
此次香港監管新規是加密貨幣市場合規路上的關鍵一步,是對香港此前虛擬資產監管政策的重要補充和完善,為其他國家和地區未來將區塊鏈納入長效監管機制提供了參考。
結語
“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凜冬已至,加密貨幣市值大幅縮水,暴跌已成常態,底部仍不可見;多款礦機觸及關機價,低價拋售尚不得出,生產廠商遭受重挫;分叉不斷解構信仰,殺手級應用仍不見影蹤。
“這也是一個最好的時代”。投機者不斷逃竄,信仰者仍在堅守;幣價漲跌成為常態,市場回歸技術,資本趨于理性;監管部門不斷發聲,合規之路逐漸清晰,與現實世界的聯系愈加緊密;銀行等金融機構、大型企業不斷入場,深耕行業,探索真正的場景應用。這一切都在宣告:區塊鏈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