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區塊鏈 >

        代寫區塊鏈項目書年賺20萬 揭秘鏈圈的造富神話

        2018-08-06 09:05:36 來源: 財經網

        編者按 在加州的內華達山脈里淘金盛行的時候,近在咫尺的中央谷地再肥沃也沒有人會去安心耕種了。談及當下火熱的區塊鏈行業,一位互聯網投

        編者按/ “在加州的內華達山脈里淘金盛行的時候,近在咫尺的中央谷地再肥沃也沒有人會去安心耕種了。”談及當下火熱的區塊鏈行業,一位互聯網投資人這樣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說道。

        即使有新華社等權威媒體、工信部等部門和部分業內人士一再強調,區塊鏈仍處于早期發展階段,但比特幣等數字貨幣的造富神話,使這個新興的技術領域仍吸引了大批懷著暴富夢想的玩家。

        《中國經營報》記者從區塊鏈的產業和當前熱度較高的應用場景入手,帶來專題報道,深入分析區塊鏈追捧者的“道”與“術”。

        7月23日下午,北京東四十三條的四合院內,一場區塊鏈項目的路演正在進行。按照組織方JRR(一家主要從區塊鏈項目孵化、投資的機構)的負責人張璐介紹,這是一個“圈子內”的活動。

        PPT里,所有項目和公司的名稱都是英文,公司注冊地亦是海外,創始人團隊、高管也幾乎是清一色的外國人。除此之外,現場還有4家專門投資區塊鏈項目的投資機構代表、以及十余家區塊鏈媒體。不過這些項目方負責人幾乎大部分是中國人。

        據悉,這些項目所處領域分別是在線音樂平臺、芯片、移動支付等。

        路演結束后,《中國經營報》記者上前分別詢問這些剛剛贏得滿堂喝彩的項目方負責人:“在中國大陸地區落地業務,你們的競爭對手有哪些?”回答分別是騰訊音樂、網易云音樂、阿里系的蝦米音樂,此外,還有聯發科、微信支付、支付寶、銀聯、美團、VISA……

        有趣的是,當記者對這些項目落地產生疑問時,在場的人士未直接回答,卻反問道:“本是區塊鏈圈內人士的活動,為何會有傳統媒體參與進來?”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這場略顯神秘的“圈內聚會“,實質上是一場吸引入局者的“密謀活動”。

        幣圈與鏈圈

        “這個圈子是有點封閉的,常見的就那幾個。”張璐說,“幣圈的人常常會在國內外的幾個城市飛來飛去。我們經常不約而同地出現在同一個航班里,甚至座位都連在一起。今天在座的人幾乎大部分是熟悉面孔。”

        在張璐所說的幣圈是區塊鏈業內的一大群體,與之睥睨的是鏈圈。

        “鏈圈和幣圈是區塊鏈早期的一種劃分,鏈圈的人被認為主要是研究技術以及商用開發的,幣圈的人則專注于投資。”某區塊鏈媒體創始人王鑫這樣告訴本報記者:“早期的幣圈人士大多還是投資公司和項目,后來隨著項目落地嘗試、數字貨幣種類增加,幣圈和鏈圈就慢慢混在一起了。”

        混在一起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區塊鏈與數字貨幣間密切的關系。

        從路演現場情況看,每一個企業都提到了已經、或準備發行數字貨幣。就區塊鏈的基本屬性,特別是目前熱度最高的公有鏈(區塊鏈中的一種形態)的特性來看,要讓普通用戶使用開發者設計的公有鏈,并深度挖掘內在價值,勢必要給予用戶相應的激勵,這些激勵只以token的形式交到用戶手上,即所謂的數字貨幣。

        而token的價值,也在某種程度上體現了這個區塊鏈網絡的價值。

        目前,國內已經有迅雷等企業做出了一系列嘗試。在今年5月,本報記者對迅雷CEO陳磊的采訪中,對方表達了建立起迅雷區塊鏈生態的藍圖:“需要打造一個迅雷的區塊鏈閉環生態,其中要有足夠多的、優秀的上層區塊鏈應用。”

        在迅雷的區塊鏈生態中,鏈克為該網絡中的token,可購買上層應用的服務。

        “應用場景越豐富,品類越多,token的流通就越順暢,token和鏈的價值就越高。如果流通場景少甚至沒有,那么token的價值就是零,就是空氣幣。”一位鏈克持有者呂淳(化名)這樣表達了token的價值。

        而在當日的路演現場,某區塊鏈項目咨詢公司的運營負責人張鵬告訴記者,token需要流通在一個可消化的場景中(即能夠流通,可換取某些服務或物品),如此一來,token乃至區塊鏈才會擁有現實資產的支撐與背書,即使流入二級市場,有現實價值參考,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泡沫。

        圈內的故事

        “但現有的區塊鏈項目中,有90%都無法落地。所以你看到的大部分數字貨幣都是空氣幣。”張鵬說,“這是我們在過去幾年觀察到的結果,具體原因有很多,包括用戶使用習慣、商用不成熟、機制設計漏洞、監管政策等。”

        但現場的每一個項目方或已經發幣,或準備進行ICO(首次幣發行),或即將登陸數字貨幣交易所。

        移動支付項目Bizkey的負責人Scarlett Zhang便向本報記者透露,在去年完成A輪融資后,未有其他融資,也不再計劃進行融資,公司正尋求登陸數字貨幣交易所。

        工信部信息中心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于佳寧表示,區塊鏈項目的通證權益投資邏輯與傳統股權融資邏輯完全不同,區塊鏈項目即使進行股權融資,也會止步于天使輪或A輪。

        王鑫等多位業內人士這樣向本報記者解釋“登陸數字貨幣交易所”這一行為:這是類似于傳統互聯網企業的融資路徑,互聯網企業往往需要進行多輪融資后,最后申請IPO。但區塊鏈項目企業在完成至多兩輪融資后,傳統的融資方式就此停止,隨即開啟類似于IPO的行動,通過ICO,獲得資金,投資者獲得token,而后登陸數字貨幣交易所,token流通性增加并獲得溢價,ICO時的投資者可趁機獲利出逃。

        于是,ICO與登陸數字貨幣交易所的兩個關鍵步驟,成為了區塊鏈項目公司、投資者眼中的“IPO”。

        但在各種因素的制約下,一個區塊鏈項目從提出,到機制設計、網絡搭建、ICO,再到登陸數字貨幣交易所,需要贏得投資人的認可,著實不易。

        “你的這種擔心可以說有些多余。實際上,已經有一條成熟的產業鏈了,他們游離于傳統企業和互聯網公司圈子以外,所以你們圈外人不知道。”某區塊鏈媒體火球財經的一位作者說。

        區塊鏈項目、區塊鏈媒體、社群、數字貨幣錢包、數字貨幣交易所,這是所謂產業鏈的雛形。

        原快的創始人、區塊鏈投資人陳偉星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通過介紹投資經歷,也證實了這條產業鏈的存在。

        “我投資前把整個區塊鏈生態需要有哪些角色想明白了,比如需要有交易所、芯片、行情媒體、錢包、評級機構、分析管理數據的,然后每一個環節去投最好的。”陳偉星說。

        “現在的項目,能落地的只有極少數,而且大部分還是在美國,所以國內的項目要想獲得資金,就必須要與后面的每一環合作,媒體和社群幫助宣傳,然后找人代寫ICO的白皮書,再想方設法將token塞進錢包,最后是讓交易所的審核評估人員信服。”上述區塊鏈媒體作者說,“講好生態故事是每一個區塊鏈項目必須要做的事情,讓對區塊鏈未來價值深信不疑的人或投機者掏錢,這是國內的產業鏈常做的事。”

        路演結束后,張鵬向本報記者透露了該活動的主要目的:“現場的項目有不少已經被現場的機構投資了,所以這場路演,應該更多是給在座媒體和社群看的,將故事借此講出來,因此他們更希望被圈子里的有影響的媒體、錢包看到。所以當圈外人,一個圈外媒體出現在現場,他們都會驚訝,讀者群體與他們的定位不符合,甚至會被排斥在外。”

        ICO暴利

        2017年夏天大學畢業的小金(化名)在同學眼中,已經是一位贏在起跑線上的人。剛畢業時,已經自食其力賺到約20萬元。

        小金向本報記者透露,20萬元均來自為區塊鏈項目方代寫ICO白皮書,每次的報酬是2萬~3萬元。2017年至2018年上半年,9次代筆的勞務費成了小金的第一桶金。

        “剛開始寫白皮書很費勁,因為太專業,很生澀,后來會借鑒其他項目的白皮書,因為都是大同小異的。至于里面寫的什么,我也沒完全搞懂,但是一般有套路,那就是模式不能寫的太清晰,也得稍微讓人看懂一些,但技術細節要很專業。”小金說,其中不乏有的項目重復發幣,多次發布白皮書。

        在2017年年中,被譽為“區塊鏈網紅”“比特幣首富”的李笑來也曾說過類似的話。彼時,在ICO還未被國內監管機構叫停之前,通過得到APP平臺累計了大量社群粉絲的李笑來,通過多次ICO成為了輿論當中區塊鏈創業明星,但每一次發布的白皮書均顯晦澀,到后來ICO時,李笑來表示不再發布白皮書,理由是:“反正你們也看不懂。”

        “現在整個行業中普遍是比較扭曲的,這是財富效應在激勵,而并不是創造價值。絕大部分創業者可能連中本聰的白皮書也沒看,自己的白皮書也沒好好寫,代碼也沒好好看過,后面怎么發展也沒好好想,只想怎樣才能拿到更多錢。”陳偉星如是說。

        陳偉星向本報記者表達了對當前眾多區塊鏈項目的看法:“現在整個市場有資本紅利,財富效應明顯,泡沫就起來了。”

        毫無疑問,從ICO開始,到登陸數字貨幣交易所,這是一個使資產獲得翻倍的大好時機。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以太坊早期投資者向本報記者介紹了財富爆發的過程:“我在2014年年初時,在美國一次偶然經歷,得知了以太坊這個項目,那時ETH(以太幣)不到10塊錢,現在已經漲到近2000塊,我拿到了200多倍的收益。”

        “區塊鏈的真正獲利者,都是2016年以前進入的,如今都拿到了百倍以上,甚至萬倍的回報,此后往往都非常低調。但他們曾經獲取的回報率非常讓人垂涎。”張鵬說。

        追風的“冒險游戲”

        相比于以太坊、瑞波、EOS等已經成熟、且在業內外聞名的區塊鏈項目,國內尚未出現與之睥睨的區塊鏈應用和平臺。

        但資本市場的熱情至今未減,從2017年末在全球股市飆漲的區塊鏈概念股開始,再到遍地的區塊鏈會議,去中心化、建立信任機制的愿景是諸多從業者長掛在嘴邊的信條。

        本報記者注意到,除了7月23日的路演活動外,在全國各地的主要一二線城市,幾乎每天都有類似的活動舉行,查閱公司背景時,往往都注明注冊地、服務器、高管團隊均在海外。

        Scarlett Zhang在向本報記者介紹項目落地時表示:“我們的業務核心是中國大陸,現在圍繞海外市場展開。”

        記者質疑其中的矛盾性,她解釋稱:“國內的政策環境比較嚴苛,所以我們會選擇在海外進行業務拓展,靜觀時變,一旦成熟就回來。”

        至于如何驗證項目的可靠性,數字貨幣交易所火幣方面向本報記者介紹了一套名為smartchain區塊鏈資產的評估模型。團隊可信度、技術先進性、市場活躍度、項目管理和戰略定位是火幣主要考察的類別。

        火幣方面坦言,區塊鏈資產對應項目大多屬于早期階段,項目運營產生風險,由于流動性高,且價格變化快,波動性大,容易被過度炒作產生風險,此外,交易的匿名性可能涉及洗錢風險,世界各國也普遍缺乏相對完善的監管制度。

        “目前大部分發幣項目從本質上并沒有真正利用區塊鏈技術,只是打著區塊鏈的旗號,獲得了與實際價值完全不相符的估值。有的項目的所謂創新根本不去與實體經濟融合,脫離了實體經濟的需求,完全是投機甚至是欺詐的行為。” 陽光七星投資集團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吳征近日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達了自己對行業熱度的看法,“區塊鏈和AI等技術的意義是賦能,而不是顛覆。”

        關鍵詞: 區塊鏈

        精選 導讀

        募資55億港元萬物云啟動招股 預計9月29日登陸港交所主板

        萬科9月19日早間公告,萬物云當日啟動招股,預計發行價介乎每股47 1港元至52 7港元,預計9月29日登陸港交所主板。按發行1 167億股計算,萬

        發布時間: 2022-09-20 10:39
        管理   2022-09-20

        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況曝光 隱形重倉股多為高端制造業

        隨著半年報披露收官,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況曝光。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公募基金全市場基金總數為9794只,資產凈值為269454 75億元,同比上

        發布時間: 2022-09-02 10:45
        資訊   2022-09-02

        又有上市公司宣布變賣房產 上市公司粉飾財報動作不斷

        再有上市公司宣布變賣房產。四川長虹25日稱,擬以1 66億元的轉讓底價掛牌出售31套房產。今年以來,A股公司出售房產不斷。根據記者不完全統

        發布時間: 2022-08-26 09:44
        資訊   2022-08-26

        16天12連板大港股份回復深交所關注函 股份繼續沖高

        回復交易所關注函后,大港股份繼續沖高。8月11日大港股份高開,隨后震蕩走高,接近收盤時觸及漲停,報20 2元 股。值得一提的是,在7月21日

        發布時間: 2022-08-12 09:56
        資訊   2022-08-12

        萬家基金再添第二大股東 中泰證券擬受讓11%基金股權

        7月13日,中泰證券發布公告,擬受讓齊河眾鑫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齊河眾鑫)所持有的萬家基金11%的股權,交易雙方共同確定本次交易的標的資

        發布時間: 2022-07-14 09:39
        管理   2022-07-14

        央行連續7日每天30億元逆回購 對債市影響如何?

        央行12日再次開展了30億元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2 10%。這已是央行連續7日每天僅進行30億元的逆回購縮量投放,創下去年1月以來的最低操作規

        發布時間: 2022-07-13 09:38
        資訊   2022-07-13

        美元指數創近20年新高 黃金期貨創出逾9個月新低

        由于對美聯儲激進加息的擔憂,美元指數11日大漲近1%創出近20年新高。受此影響,歐美股市、大宗商品均走弱,而黃金期貨創出逾9個月新低。美

        發布時間: 2022-07-13 09:36
        資訊   2022-07-13

        美股三大股指全線下跌 納斯達克跌幅創下記錄以來最大跌幅

        今年上半年,美股持續回落。數據顯示,道瓊斯指數上半年下跌15 3%,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29 5%,標普500指數下跌20 6%。其中,納斯達克連續

        發布時間: 2022-07-04 09:51
        推薦   2022-07-04

        融資客熱情回升 兩市融資余額月內增加超344億元

        近期A股走強,滬指6月以來上漲4%,融資客熱情明顯回升。數據顯示,截至6月16日,兩市融資余額1 479萬億元,月內增加344 67億元,最近一個半

        發布時間: 2022-06-20 09:41
        資訊   2022-06-20

        4個交易日凈買入超百億元 北向資金持續流入A股市場

        北向資金凈流入態勢延續。繼6月15日凈買入133 59億元后,北向資金6月16日凈買入44 52億元。自5月27日至今,除6月13日以外,北向資金累計凈

        發布時間: 2022-06-17 09:37
        推薦   2022-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