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鏈平臺打通了開票方、受票方、稅務部門等各方的鏈接節點,使發票數據全場景流通成為現實。納稅人可實現區塊鏈電子發票全程可查、可驗、可
“稅鏈”平臺
打通了開票方、受票方、稅務部門等各方的鏈接節點,使發票數據全場景流通成為現實。納稅人可實現區塊鏈電子發票全程可查、可驗、可信、可追溯;稅務部門可實現對納稅人發票申領、流轉、報稅等全過程全方位監管。
近日,全國首個電子發票區塊鏈平臺“稅鏈”在黃埔區、廣州開發區上線。據悉,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已建設區塊鏈4大平臺、確立6大發展方向,2018年區塊鏈行業產值力爭突破百億元,助力廣州打造國際軟件名城。
燃氣集團飲“頭啖湯”
6月22日,2018區塊鏈優化營商環境高峰論壇暨“稅鏈”電子發票區塊鏈平臺(以下簡稱“稅鏈”平臺)項目介紹會在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召開。據介紹,“稅鏈”平臺打通了開票方、受票方、稅務部門等各方的鏈接節點,使發票數據全場景流通成為現實。納稅人可實現區塊鏈電子發票全程可查、可驗、可信、可追溯,切實保護納稅人合法權益;稅務部門可實現對納稅人發票申領、流轉、報稅等全過程全方位監管,有效降低了以票控稅的成本,解決了憑證電子化帶來的信任問題,提升了管理效能,促進了納稅遵從。
6月14日,廣州燃氣集團有限公司由稅務機關授權加入區塊鏈網絡,在“稅鏈”平臺上成功開出全國第一張區塊鏈電子發票,飲“頭啖湯”。目前,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已有11家企業正在鏈上試點。廣州市稅務部門也計劃7月份在全市進行大規模推廣“稅鏈”平臺。
“我們每個月開具的電子發票超700萬份,需要安排專人跟蹤發票的流向,工作量極大。接入‘稅鏈’平臺后,平臺可實時監控發票去向,自動提醒受票方接收情況,同時實現發票數據自動備份,將省去大量人力、設備成本。”廣州燃氣財務部副總經理李先生表示。
確保數據“永不丟失”
據了解,由于存在多個開票服務第三方平臺和企業開票自建平臺,傳統電子發票還存在數據泄露、信息孤島、真假難驗、數據篡改、重復報銷、監管難度大等問題。
而區塊鏈具有去中心化、可信任、可追溯性等優勢。廣州市稅務部門主動順應區塊鏈技術發展趨勢,基于阿里云服務,將區塊鏈技術引入電子發票領域,在全國率先推出“稅鏈”平臺,建立去中心化的電子發票系統,構建起發票全生命周期的新生態。
“通過區塊鏈的密鑰、加解密算法,納稅人身份具有唯一性,確保了發票數據內容不被泄露和非法利用;區塊鏈數據不可篡改,確保了發票數據的真實性、完整性。區塊鏈上文件的分布式存儲,確保數據‘永不丟失’。”“稅鏈”平臺技術提供方方欣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徐正軍介紹。
新聞背景
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布局區塊鏈產業高地
打造區塊鏈“黃埔軍校”
項目落地最高獎勵300萬元
去年以來,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已搶灘布局區塊鏈產業高地,重點建設區塊鏈通用開發平臺、區塊鏈雙創平臺(眾創空間和孵化器)、區塊鏈技術創新平臺(新型研發機構)、區塊鏈公共服務平臺4大平臺,圈定了“區塊鏈+”金融服務、社會管理、醫療健康、物聯網、供應鏈管理、知識產權6大優先發展的應用方向。
2017年7月,全省首家區塊鏈協會———廣州市區塊鏈產業協會在該區宣告成立。截止到今年5月,協會會員已超過100家,新設立區塊鏈企業66家。廣州區塊鏈國際創新中心、區塊鏈未來空間、蟻米孵化器、中關村e谷區塊鏈產業園等一批“專業化、市場化”的區塊鏈產業載體陸續投入運營。去年年底,黃埔區、廣州開發區率先出臺省內首個區塊鏈產業扶持政策———“區塊鏈10條”,每年重點支持10個區塊鏈應用場景建設,每個項目最高獎勵300萬元。此外,今年該區率先在全國設立廣州黃埔區塊鏈培訓學院,定向培養區塊鏈人才。2018黃埔一期區塊鏈總裁研修班已于6月中正式開課,今年將相繼開設培養30名COO、100名CTO的課程。